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45133700000002

第2章

不迁怒者,求诸己;不贰过者,见不善之端而止之也。

——宋·王安石《礼乐论》

不迁怒别人的人,是检查要求自己;不再次犯错的人,是发现不好的迹象能及时制止。

高风所洎,薄俗以敦。

——宋·王安石《贺留守侍郎启》

高尚的风气所到之处,不厚道的民风也变得厚道了。

公义不亏于上,私行不失于下。

——宋·王安石《辞集贤校理状》

在上做事不损公义,在下做事不谋私利。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宋·王安石《洪范传》

修身养性,然后才可以管理国家。

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地位高不骄横,地位低不奉承。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

——宋·王安石《寓言》

不悲叹道路的艰难,只悲叹自身修养不好。

自奉之费与所为之事相称,则鼾鼻熟寐;或不然,则终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前集》

自己拿到的俸禄与所做的事情相称,就鼾声大作睡得很香;如果不是这样,就整夜睡不好觉,第二天必须多做相称的事。

求名莫如子修,善誊不能掩恶也。

——宋·欧阳修《唐王重荣德政碑》

追求名誉不如修养自身,好的名誉不能掩盖丑恶。

圣人不忽细微,不侮鳏寡;奢言无验不必用,质言当理不必违。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陆贽传》

品德高尚的人不疏忽小事,不欺侮孤苦的人;没有根据的大话不采纳,有道理的质朴的话不违背。

君子之为言也,度可行于己,然后可责于人。

——宋·欧阳修《濮议卷第二》

有德行之人所说的话,估计自己可以做到,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

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

——宋·欧阳修《答李诩第二书》

不修养自己的身心,虽然是君子也会成为小人。

圣贤非虚名,惟善为可勉。

——宋·欧阳修《感兴五首》

大人物反对虚名,一心勉励自己追求高尚的品行。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辨左氏》

有德行的人修养自己的身心,内在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外在要端正自己的仪容。

言行着,立身之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言行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础。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

离职或任职都符合正理,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品德胜过才能,可称为君子;才能高而品德低,可称为小人。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从古到今,国家的乱臣,家中的逆子,都是才能有余而德行不足。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知己之短,不掩人之长。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

知道自己的短处,不掩盖他人的长处。

小人治迹,君子治心。

——宋·司马光《治心》

小人治理自己的形为,君子修养自己的身心。

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有德行之人遇到艰难险阻之时,一定检查检讨自己,从而加强自身修养。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风云变态中。

——宋·程颢《秋日偶成》

道德直通有形的天地之外,思想直入变幻多端的风云之中。

赴汤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克己自胜,非君子之大勇,不可能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赴汤蹈火凭着武士的勇敢就可以做到;克服自己的私心,没有君子的德行,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德矣,动无不利,为无不成。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说》

有了德行,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的。

无道而富贵,其为可耻。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

没有好德行而获得金钱、权贵,这是可耻的。

染习深者,难得净洁。

——宋·陆九渊《陆象山先生语录》

沾染坏习惯很深的人,就很难变得洁净。

人莫先于自知,不在大纲上,须是细腻求。

——宋·陆九渊《陆象山先生语录》

人一定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能是大概知道,必须从细微处着手。(喻指人应该在细微之处了解自己的不足。)

才而无德谓之奸,勇而无德谓之暴,辩而无德谓之诞,智而无德谓之谲。

——宋·崔敦礼《刍言》

有才能没有品德叫做邪恶,有胆量没有品德叫做粗暴,能辩解没有品德叫做荒诞,有智慧没有品德叫做诡诈。

欲齐家则正身,省端则家可理。

——宋·林逋《省心录》

要想治理家就要端正自身,自身端正了家世也就可以治理好。

立身之道,非求备于人也。

——宋·林逋《省心录》

立身处事的原则,不是对别人求全责备。

明是非者检人,思忧患者检身。

——宋·林逋《省心录》

明辨是非的人检查别人,思虑忧患的人检查自己。

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宋·林逋《省心录》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好要求别人。

声色者,败德之具。

——宋·林逋《省心录》

歌舞女色,是使道德败坏的东西。

昼之所为,夜必思之,有善则乐,有过则惧,君子哉!

——宋·林逋《省心录》

白天所做的事,晚上必定思考一番,有好的行为就高兴,有过错就戒惧,这才是有德行之人。

不为十分人,不责十分事;既为十分人,须责十分事。

——宋·邵雍《责己吟》

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就不要求十全十美的事;既然是完美的人,就必须要求完美的事。

尚德树恩,尚力树敌。

——宋·邵雍《君子吟》

崇尚道德就会使别人同自己友好,崇尚暴力就会使别人同自己为敌。

栉,所以去乱发;浴,所以濯肤垢。

——宋·宋祁《杂说》

梳篦,是用来去掉杂乱的头发的;洗澡,是用来清除皮肤上的污垢的。(喻指修养自身。)

不肖之人,己不能忠而忌人之纳忠,己不为善而能败人之为善。

——宋·宋祁《直言对》

品德不好的人,自己不能忠诚反而嫉妒他人献出忠诚,自己不做好事反而破坏别人做好事。

民劳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恶心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劳作思考可修养身心,贪图安逸则使人道德败坏。

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修养品德每天都美好,做好事最快乐。

良玉不琢,谓其不借美于外也。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

美玉不用雕琢,这是因为它用不着凭借外形的美观。(喻指内心美善则不必用外表装饰。)

畏于己者,不制于彼。

——宋·吕本中《官箴》

能够严于律己的人,不会被别人牵制。

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

——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多积财产不如教育子女,躲避灾祸不如反省自己的过失。

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以清白的品行留给子孙后代,不也是很丰厚的么!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宋·陈文蔚《送周希颜序》

品德修养没有固定的老师,主张行善就是老师。

后生当先学做人,却学作文章。

——宋·龚昱《乐庵语录》

年轻人应当先学怎样做人,而不能先学作文章。

小人惟虑智之巧不章,君子惟忧德善之不著。

——宋·刘炎《迩言》

小人只顾虑自己的智术和技巧显现不出来,君子只担心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好。

自家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了,则天下之人安得不归于我?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自己如果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天下的人怎能不归服于我?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以修养身心作为根本。

此一个心,须每日提撕,令常醒觉;顷刻放宽,便随物流转,无复收拾。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这一个内心,必须每天提醒,使其经常警觉;如一下放松要求,并随着世事的变化而变化,就没有办法收拾。

为衣食之谋造次颠沛,未始忘也;至于心之不治,有没世不知虑,岂爱心不若口体哉!

——宋·李侗《上罗仲素书》

为衣食而颠沛流离,从来没有忘记;至于思想不得治理,有到死都不知道思考的,难道爱惜思想比不上嘴巴和身体么!

君子惟能立身,而后可以佐国。

——元·欧阳玄等《宋史·任中正周起程琳等传》君子只有能够先立身于世,然后才可能辅佐国家。

自律不严,何以服众。

——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拿什么来使众人信服?

士当求进于己,而不可求进于人也。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人应当要求自己进步,而不能去依赖他人取得进步。

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晋升能安于其位以实现自己的志向,退隐能安心修养自己的不足,这样进退都会有作为。

人心未易知,灯台不自照。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

人心不容易知悉,像灯台只照别人而不照自己。

操守欲正,器局欲大,识见欲远。

——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德行》

立身处事应正直,胸襟要宽广,见识要深远。

表壮不如里壮。

——元·施耐庵《水浒传》

身体强健不如思想健康。

篱牢犬不入。

——元·施耐庵《水浒传》

篱笆如果牢固,狗就钻不进来。喻指人应该经受得住各种诱惑。

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不义之财不要取,没道理的事不要做。

言吾美者,不足为喜;道吾恶者,不足为怒。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听到赞美我的话,不足为喜;听到诽谤我的话,不足为怒。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权势不可以用到尽头,幸福不可以享受尽,便宜不可以全占尽,聪明不可以使用完。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钱如粪土,高尚的品德值千金。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明·吴承恩《西游记》

公修养身心公就会得到正果,婆修养身心婆就会得到正果,不修养身心就得不到正果。喻指谁努力修养身心,谁就会得到想得到的东西。

为善日胜,则不善者自退。

——明·吴承恩《郑郡伯左愚邵公擢山东宪副序》做好事一天甚过一天,不好的事物自然就消退了。

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众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不能识别贤愚,是眼睛污浊;不读《诗经》、《尚书》,是口污浊;不能采纳大家的意见,是耳朵污浊;不通晓古今,是身体污浊;不能容纳诸侯,是肚腹污浊;常想判逆当皇帝,是心污浊。

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

——明·吕坤《呻吟语摘·省察》

人在喜、怒、怠惰、放肆的时候,要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

恣纵既成,不惟礼法所不能制,虽自家悔恨,亦制自家不得。

——明·吕坤《呻吟语摘·修身》

放纵与任性的性格一旦形成,不用礼法则无法约束他,虽然自己感到痛恨后悔,也约束不了自己。

善爱人者,无使恣纵;善自爱者,亦无使恣纵。

——明·吕坤《呻吟语摘·修身》

善于爱护别人的人,不要使他放纵任性;善于爱护自己的人,也不要使自己放纵任性。

为宇宙完人,甚难。自初生,以至属纩,彻头彻尾无些子破绽,尤难。

——明·吕坤《呻吟语摘·圣贤》

要做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很难。从生到临死,自始自终没有一点儿差错,更是困难。

人不难于违众,而难于违己。

——明·吕坤《呻吟语摘·修身》

人反对多数人不困难,却难于反对自己。

寻丈之谬,实始毫厘;君子畜德,无忍细微。

——明·方孝孺《尺度》

一丈长的误差,其实开始于毫厘的错误;君子培养品德,不要容忍细微的过失。

纵肆忽怠,人喜其佚;孰知佚者,祸所自出。

——明·方孝孺《家人箴》

放纵恣肆,不受约束,一般人都喜欢,但哪里知道,这样做正会产生灾祸。

言恒患不能信,行恒患不能善。

——明·方孝孺《家人箴》

对自己说的话总是害怕不能兑现,对自己的做的事经常害怕没有做好。

物有可好,汝勿好之;德有可好,汝则效之。

——明·方孝孺《好》

物品有值得喜爱的,但不要喜爱;品德有值得爱好的,而应当去学习。

服不美,人不汝尤;德不美,乃汝之羞。

——明·方孝孺《杂铭·衣》

穿着不漂亮,人们不会见怪;如果品德不好,则应引以为耻。

学者先当理会身心,此是万事之根本。

——明·胡居仁《居业录》

学习之人首先应当修养身心,这是做任何事之根本。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听到别人的批评,应当检讨自己;听到别人的赞扬,应当感到不安。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

种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培养美德的人必须修养身心。

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称赞别人的优点,而责备自己的过失。

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

——明·薛应旂《薛方山纪述》

一个不好的念头都不能自我宽恕,这就叫做修养身心。

德进则言自简。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慎言》

德行有长进言语自然就简明。

贤人处末流,德器务广大。

——明·查慎行《水城县陈太秋祠》

贤人处于落后的境况,更应该广泛地修养自己的品德。

士清其心源,而后可以修身而致用。

——明·章懋《枫山章先生语录》

人首先要清洁心灵,然后才可以提高修养以报效祖国。

日念善而恶境不见,夜念善而恶梦不生。

——明·冯时可《雨航杂录》

白天想着行善,险恶的情境就不会出现;夜晚想着行善,就不会做恶梦。

内省既不愧己,焚香何用告天?

——明·徐渭《廉》

检查自己内心,既然没有什么愧对自己的,何必焚香秉烛祷告上天保佑?

善观人者索其终,善修己者履其始。

——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善于观察人的人,看这个人最后的表现;善于修养自己的人,从开始就认真做起。

发有垢,尚假尔治,心有垢,人胡不思?

——明·宋濂《发栉铭》

头发有污垢,尚且凭借你来洗梳它。内心有污秽,人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喻指人应该经常自省。

人有三成人:知恐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

——明·宋濂《元史抄思传附别的因传》

人具备了下列三种因素就成为有道德之人:一是知恐惧,一是知羞耻,一是知艰难。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清·魏源《默觚·治篇》

君子在细微的行为上严于律己,但不在细微的地方苛求别人。

不自反,则终日见人之尤也;诚反己,则终日见己之尤也。

——清·魏源《默觚·学篇》

不能自我反省,就会每天看到别人的过失;如果能自我反省,就会每天看到自己的过失。

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可以信。

——清·魏源《默觚·学篇》

自身缺失品德,虽然言语都是引经据典,但也不可相信。

作伪之事千万端,皆从不自反而生乎!作德之事千万端,皆从自反而起乎!

——清·魏源《默觚·学篇》

做虚伪的事千万条,都是由不能检查自己的言行开始的;做有道德的事千万条,都是由能检查自己的言行开始的。

不尤人则德益弘,能克己则学益进。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

不责怪他人自己的品德就会越来越完善,能严于律己学问就会日益有长进。

正身以俟时,守己而律物。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端正自身以待时机,严于律己而对待事物。

君子以果行育德。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君子以果断的行为培养美德。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清·龚自珍《丁亥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不能战胜自己的内心,怎能战胜苍穹?

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放纵淫乐,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稍知自省,便觉一己克治不尽。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稍微知道自我反省,便觉得自己永远修养不完。

宁为君子讥其偏,勿为世人喜其圆。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宁可让有品行的人讥笑自己偏激,也不要让庸俗的人喜欢自己圆滑。喻指要修养身心,做一个正直的人。

只一自反,天下没有不可了之事。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只要自我反省,世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宁可让庸俗的人讥笑自己笨拙,也不要让有德行的人批评自己伪诈。喻指要修养自己,做个诚实正直之人。

学问涵养人,虽当盛怒时,毕竟无过激之言,暴厉之色。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有学问和涵养的人,虽然在非常愤怒的时候,也没有过激的言语和暴厉的脸色。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