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是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义而忘利,一心为国;匡扶正义,惩治奸恶,救危扶困,一心为民。以才能竭诚天下,以美德光耀四海。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以天下为己任者,多如繁星,灿若繁星。
他们胸怀博大,高瞻远瞩,胸怀祖国,心忧天下;他们高风亮节,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下为公是孕育民族魂的精髓
远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传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历史名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言;一千七百多年前,曹操妻子——卞后“行俭日久,不能自变自奢”“不可以我故坏国法”,其尚节俭、识大体,其品德、见识,堪为后代妇女效仿的榜样;一千二百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一心为公,护法除驸马,在历史上广为流传;九百多年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为多少爱国者增添巨大的精神力量。
纵观中国古代史,天下为公者,无论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无不以国为家,公而忘私,赤胆忠心,以实现报国之志——构成民族魂的精髓。
天下为公是缔造两个文明的基础
明朝著名的英雄于谦,廉洁奉公,执法严明,勇敢坚定,“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朝康熙年间,张伯行为官30年,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对上敢于揭露权势,对下为民请命。深得百姓爱戴和尊敬,为他建生祠,不忘他的恩泽和德行。被百姓誉为“天下第一清官”;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以博大胸怀和聪明智慧,为人民解除洪旱灾祸之苦,为后人留下中国水利工程的杰作——都江堰。
天下为公者,不仅思想境界高远,道德品质高尚,而且以雄才大略,技艺超凡,为民造福,缔造了中华民族早期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天下为公是塑造民族形象的支柱
唐朝宰相魏征忠贞报国,正直无私,秉公直谏。为官时期,先后向唐太宗直言二百余次,被唐太宗视为一面“明镜”。为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唐玄宗统治前期,贤能的宰相宋璟,不仅劝谏唐玄宗在官吏任免上照顾民意,任人为贤,而且自己身体力行,从不徇私情——上奏皇帝不要为宰相树碑立传;唐朝宰相姚崇,为百姓着想,为朝廷大业,不顾某些大臣反对,不顾百姓“天命论”思想,坚决上奏唐玄宗“快速灭蝗”,结果平息各地蝗灾,扑灭蝗虫约十四万担。被世人称为“救时宰相”。
天下为公者,一心为国为民,思想深邃,形象高大,不愧中华民族光辉形象的脊梁。
天下为公是创造大同思想的精华
人们向往的大同世界不仅是物质极大丰富,而且在其基础上的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已进入超凡脱俗的境界,其思想核心就是人人为公,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为世界着想。世界就是个大家庭。
这种思想焕发出智慧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人们的生活会更富裕更美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天下为公的思想正是以仁爱宽容,以大地的胸怀,包容万物,万民都是同胞兄弟,万物是同伴朋友。这种博大的胸襟,这种集精神与物质为一体为公的思想体系,符合世界各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生存宗旨,正是大同思想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