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①,击马陉②。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③,“不可,则听客之所为。④”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⑤,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
“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⑥!
“四王之王也⑦,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⑧,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⑨;畏君之震,师徒挠败⑩。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注释】①丘舆:齐国城邑,在今山东青州西南。②马陉(xínɡ):齐国城邑,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③宾媚人:齐国上卿,即国佐。纪:古国名,姜姓,为齐所灭。甗(yǎn):玉甑。磬(qìnɡ):乐器。都是纪国之物。④客:指晋国。⑤萧同叔子:萧,国名。同叔,萧国君主的字。子,女儿。萧国国君之女嫁齐,为齐顷公母亲,晋人不便说以顷公母为质,所以这样称呼她。⑥阙:失。⑦四王:指夏禹、商汤、周文正和周武王。⑧五伯:一说指夏的昆吾,商的大彭、豕韦、周的齐桓公、晋文公。一说指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伯,通“霸”。⑨腆:厚。赋:兵,古代按田赋出兵,所以用赋指兵。⑩挠:挫折。余烬: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比喻战败的残兵。
【译文】晋国军队追赶齐国军队。从丘舆进兵,攻打马陉。齐顷公派宾媚人把灭纪所得的玉甑、玉磐以及侵略鲁、卫二国所得到的土地作为礼物送给晋国,说:“如果他们不肯讲和,就听凭他们怎么办吧!”
宾媚人送去礼物,晋国人果然不肯,说:“一定要把萧同叔的女儿送到晋国来做人质,同时使齐国境内的田亩全部改成东西向,我们才撤军。”
宾媚人答道:“萧同叔的女儿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国君的母亲,若把齐晋两国相并比,也就是你们晋侯的母亲。您向诸侯宣布代天子讨伐齐国的重大命令,却说定要拿齐侯的母亲做人质以取信,这怎么符合天子的命令呢?这简直是叫人们做不孝的事情!《诗》上有句话:‘孝子之心没有穷尽,长久施予感化你的同类。’如果以不孝号令诸侯,这恐怕不是有德之举吧?
“先王划分天下疆界,分别地理,一定要因地制宜,规定有利的分布。
所以《诗》上说:‘我划分疆界,分别地理,使垄亩沟渠有的东西向,有的南北向。’现在您给诸侯划分疆界,分别地理,却说‘田垄全部东西向’。你只顾有利于自己的兵车长驱直入,不管人家的自然条件是否相宜,这恐怕不是先王的命令吧?违背先王就是不义,又怎么能成为诸侯的盟主?晋国的做法实在是有失妥当啊!
“四位先王之所以统一天下,是因为他们树立德行,满足诸侯共同的愿望。五位霸主之所以能够成为诸侯盟主。是因为他们劳苦地按抚诸侯,以贯彻执行天子的命令。现在您却希望会合诸侯来满足无限的欲望。《诗》上说:‘执行政事宽大舒徐,各种福禄都将归聚。’您实在不宽和,抛弃各种福禄,这对诸侯有什么害处呢!
“你如果不答应讲和,那么我们国君吩咐我的时候,还有另外几句话。附带说:‘你率领晋侯的军队屈尊驾临敝国,我国的军事力量很单薄,只不过用来慰问一下您的部下。只因害怕晋君的威力,我国军队挫败了。如果您能给予恩惠,赐福给齐国,不灭掉我国,使我们能继续过去的友好关系,那么,我不敢吝惜祖先的一点破旧器物和土地。您要是仍然不答应,那就请让我们收集残兵,和你们背城一战,我国就是有幸战胜,也当依从于晋;何况不幸而打败,还敢不听从晋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