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论①
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②,斋而受璧③,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④,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相如于市⑤,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⑥,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⑦,柔廉颇⑧,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①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人。完:保全。璧:美玉,即和氏璧。赵惠文王有一块楚国出产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愿拿出十五座城池来和赵国交换。秦强赵弱,赵国想不给,又怕;给了,又耽心秦国的欺骗。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在献璧时,蔺相如看出秦王无意割城,便私下把璧派人送回了赵国,然后以正义和勇气同秦王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从而维护了赵国的利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作者对此却另有看法,于是写了这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的翻案文章,认为蔺相如在这个问题上是大大失策的,是做了不利于赵国的事情;而和氏璧之所以能归赵,赵国之所以能得保全,那是出于天意,是一种侥幸罢了。文字简练,辩沦清晰,就本文作者立论的角度,是富于逻辑说服力的。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背景及其过程,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详细的描述。②九宾:指九个接待宾客的人,为宾主之间传言,这是朝会大典的隆重礼仪。③斋: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隆重典礼前,要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恭敬、虔诚。④绐(dài怠):欺骗。⑤N2:杀戮,通“戮”。⑥武安君:战国时秦将白起,功封武安君。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⑦渑(miǎn免)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七八年),秦昭襄王邀请赵惠文王在渑池会盟,秦国君臣企图侮辱、要挟赵王,都遭到了蔺相如针锋相对的还击,使强秦不能得逞。⑧廉颇:赵国大将。在和强秦的斗争中,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几次都立了大功,被拜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不服,扬言要侮辱蔺相如。而蔺相如考虑到赵国的利益,采取了回避退让的态度,终于感动了廉颇,负荆向蔺相如请罪。
【译文】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们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认为这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秦国拿了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骗赵国,并且用威胁的态度企图攫取它的和氏璧。这时说秦国想要得到璧是实情,但不是要趁此机会窥伺赵国的呀。赵国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真实的情况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惧怕秦国就给它,知道这个真实情况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啊,为什么既惧怕它而又要去挑起它的怒火呢!
况且说到秦国想要得到这块璧,赵国不肯给它,双方是无所谓是非曲直的。赵国送去了璧而秦国不交割城池,那错在秦国。
秦国交出了城池而赵国反把璧拿回去了,这错在赵国。要想使这错在秦国,就不如舍弃这块璧;害怕丢掉这块璧,就不如不送去了。那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去交割城池,又准备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沐浴了才来接受这块璧,照这形势已是不得不给城池的了。如果璧拿去了而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去恭敬地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那璧不是赵国的璧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珍宝啊。如今使大王为了这块璧的缘故,而失去了十五座城池;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都会深深地怨恨大王把他们抛弃了如同草芥一般。大王不给城池,却骗取了赵国的璧,就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竟在天下人的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就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怀藏着璧逃回去,把这有理的一方给了秦国呢!那时秦国的意思还不打算和赵国断绝关系啊。假如秦王发怒而在大街上杀掉相如,派武安君统领十万大军兵临邯郸,责问那块璧的去向以及为何失信,一次胜仗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胜仗那块璧就终于送到秦国了。
我所以说,蔺相如能够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啊。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所表示的强硬态度,温和忍让地对待廉颇,那办法是越做越神妙的了。所以能够保全赵国,这实在是上天袒护着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