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
45188000000011

第11章 心系疾病(5)

神机受累引起元神失控,意识丧失,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二便失禁,或发则怪叫,移时苏醒,除疲乏无力外,一如常人。

【诊断】

1)起病多骤急,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叹息等先兆症状。

2)突然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除疲乏无力外,一如常人。

3)多有先天因素或家族史。尤其病发于幼年者与此关系密切。

4)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饮食不节或不洁、或头部外伤、或劳欲过度等诱发。

5)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必要时做颅脑CT、MIR检查有助于诊断。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情轻重:判断本病之轻重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短则病轻;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即间隔时间久则病轻,短暂则病重。

2)辨征候虚实:痫病之风痰闭阻、痰火扰神属实,而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属虚。发作期多实或实中挟虚,休止期多虚或虚中挟实。阳痫发作多实,阴痫发作多虚。

2.治疗原则

病发即急,以开窍醒神豁痰治其标;平时病缓则去邪补虚以治其本,是谓治本之法。临证时前者多以豁痰熄风、开窍定痫法,后者宜健脾化痰,补益肝肾、养心安神法治之。而调养精神、注意饮食、劳逸适度实属重要。

3.分证论治

(1)发作期

[阳痫]

症状:病发前多有眩晕,头痛而胀,胸闷乏力,喜伸欠等先兆症状,或无明显症状,旋即仆倒,不省人事,面色潮红,紫红,继之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青紫,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或发怪叫,甚则二便自遗。发作后除感到疲乏、头痛外,一如常人,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熄风。

方药:黄连解毒汤送服定痫丸。

急以针刺人中、十宣、合谷等穴以醒神开窍。灌服黄连解毒汤,方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上中下三焦之火,并以此汤送服定痫丸,有豁痰开窍,熄风止痉之功。

本型可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清热化痰开窍。

[阴痫]

症状:发痫则面色晦暗青灰而黄,手足清冷,双眼半开半合,昏聩,偃卧拘急,或抽搐时作,口吐涎沫,一般口不啼叫,或声音微小。醒后周身疲乏,或如常人,舌质淡,苔白腻,脉多沉细或沉迟。

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温化痰涎。

方药:五生饮。

急以针刺人中、十宣穴开窍醒神。灌服五生饮,方以生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辛温祛痰,半夏又能降逆散结,川乌大辛大热,散寒除积滞,黑豆补肾利湿。可合二陈汤健脾除痰,以截生痰之源。

本型可配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2)休止期

[痰火扰神]

症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甚则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多沉弦滑而数。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二方合用,清火豁痰之力甚强。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导火下行;当归、生地凉血养血;半夏、胆南星、陈皮豁痰开窍;竹茹降气而有助于化痰;石菖蒲、茯神醒神定志。

[风痰闭阻]

症状:发病前多有眩晕,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舌质淡,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治法:涤痰熄风镇痛。

方药:定痫丸。

方中竹沥善能清热滑痰,镇惊利窍,配姜汁用其温以助化痰利窍;胆南星清火化痰,镇惊定痫;半夏、陈皮、贝母、茯苓、麦冬祛痰降逆,兼防伤阴;丹参、石菖蒲开淤利窍;全蝎、僵蚕熄风止痉;天麻化痰熄风;朱砂、琥珀、远志、灯芯草、茯神镇惊宁神;甘草调和诸药。

[气虚血淤]

症状:头部刺痛,精神恍惚,心中烦急,头晕气短,唇舌紫暗或舌有淤点、淤斑,脉弦而涩。

治法:补气化淤,定风止痫。

方药:黄芪赤风汤送服龙马自来丹。

黄芪赤风汤方中以黄芪补气;赤芍活血化淤;防风配黄芪补而不滞,配赤芍搜肝泄风活血,三者合用补气化淤定痫。龙马自来丹方中马钱子通经络止疼痛,散结消肿;地龙通络熄风。两方合用补气化淤,定风止痫。但要注意马钱子有剧毒,其炮制必须如法,并严格控制剂量。

[心脾两虚]

症状:反复发作不愈,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治法:补益心脾为主,辅以理气化痰。

方药:归脾汤合温胆汤。

方以归脾汤补养心脾;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归脾汤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心血;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神;远志定志宁神;木香行气令补而不滞,温胆汤中二陈汤燥湿化痰,再加枳实行气、竹茹清热。两方合用既治疗心脾两虚之本,又兼治气虚生痰,痰浊为患之标。

[肝肾阴虚]

症状:痫病频作,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不泽,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而数。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大补元煎。

方以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杜仲补益肝肾;人参、炙甘草、山药、当归补益气血。可加鹿角胶、龟板胶养阴益髓,牡蛎、鳖甲滋阴潜阳。

上述各证的处方中,加入适量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以熄风解毒、活络解痉,可提高疗效。一般研粉,每服1g~1.5g,每日2次为宜,小儿量酌减。再者本病的发生与气血淤滞有关,尤其久病和外伤者,应适当加活血化淤之品,如川芎、丹参、郁金等。

【转归预后】

本病证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病程一般较长,少则一二年,多数患者终生难愈。若频繁发作,少数年幼患者智力发育受到影响,出现智力减退,甚至成为痴呆。发作期痰涎壅盛、痰阻气道,易造成痰阻窒息等危证,必须及时进行抢救。初发或病程在半年以内者,尤应重视休止期的治疗和精神、饮食的调理。如能防止痫病的频繁发作,一般预后较好;如调治不当或常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诱因触动,可致频繁发作,病情由轻转重。

【西医治疗】

癫痫是可治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癫痫的治疗不仅要完全控制发作,还要使患者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最近20年来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的进步、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深入、新型AEDs的问世和外科手术方法的改进都为实现这一目标准备了条件。

1.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1)临床上癫痫的诊断确立,还应确定其发作类型,并及时服用AEDs控制发作。首次发作者病因明确前,不宜过早用药。用药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长期性、药物毒副作用及生活注意事项。根据所用AEDs的毒副作用,确定用药和预后。

(2)病因明确者应进行病因治疗:如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紊乱需要加以调整;颅内占位性病变首选手术治疗,但术后残余病灶或手术瘢痕仍可使约半数患者继续发作,故还需要药物治疗。

(3)根据发作类型选择AEDs:因癫痫类型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密切。是选药的重要依据。

(4)常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用药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儿童需按体重(kg)计算药量,幼儿由于代谢较快,用量应比年长儿童相对较大。进行药物监测(TDM),可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食时服药可减少恶心反应,将较大的一次剂量于睡前可减少镇静作用。严重的特异反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肝功能衰竭等可威胁生命,几乎所有AEDs都有此可能;特异反应与剂量无关,也难以预测。

(5)坚持单药治疗原则:单药小剂量开始治疗不良反应较小,应提倡单药治疗,切勿滥用多种药物。

(6)联合治疗:若一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或仍不能控制发作,则换用第二种AEDs,如失神或肌阵挛发作无法用单药控制者,可合用乙琥胺和丙戊酸钠,或其一加用苯二氮草类可有效。但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不宜联合使用。合用两种或多种AEDs常使药效降低,易致慢性中毒而使发作加频。

(7)长期坚持:AEDs控制发作后必须坚持长期服用,除非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减量或停药,以免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8)增减药物、停药及换药原则:①增减药物:增药可适当的快,减药一定要慢,必须逐一增减,以利于确切评估疗效和毒副作用;②停药:应遵循缓慢和逐渐减量的原则,一般应在完全控制发作四至五年后,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减量,减量1年左右时间内无发作者方可停药,一般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才能停用,以免停药所致的发作;③换药:应在第1种药逐渐减量时逐渐增加第2种药的剂量至控制发作或出现不良反应,并应监控血药浓度。

2.传统AEDs治疗

均经肝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复杂,肝脏或全身疾病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1)苯妥英(PHT):对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和部分性发作有效,可加重失神和肌阵挛发作。达到稳态后成人可日服1次,儿童日服2次。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不适于新生儿和婴儿。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反应,如皮疹、齿龈增厚、毛发增生和面容粗糙,干扰叶酸代谢可发生巨红细胞性贫血,建议同时服用叶酸。

(2)卡马西平(CBZ):适应证同苯妥英,是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疗效优于其他AEDs。

(3)苯巴比妥(PS):适应证同苯妥英。临床常作为小儿癫痫的首选药物,对GTCS疗效好,也可用于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对少数失神发作或肌阵挛发作也有效,对热性惊厥有预防作用。不良反应常见,但较安全,但可致儿童兴奋多动和认知障碍。

(4)扑痫酮(PMD):适应证主要是GTCS,对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效。经肝代谢成为具抗痫作用的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

(5)丙戊酸钠(VPA):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2岁以下婴儿有内科疾病时不要用此药治疗,因有引起致死性肝病的危险。可使90%失神发作和GTCS得到良好控制,也用于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及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可作为GTCS合并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物。

(6)乙琥胺(ESX):仅用于单纯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吸收快,与其他AEDs很少相互作用。

3.新型AEDs治疗

相当一部分经肾排泄,肾功能损害应调整剂量;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物间相互作用少。

(1)加巴喷丁(GBP):不经肝代谢,以原型由肾排泄。可作为部分性发作和GTCS的添加治疗。

(2)拉莫三嗪(LTG):对部分性发作、GTCS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有效。

(3)非氨酯(FBM):对部分性发作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有效,可用作单药治疗。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肝毒性,AEDs无效时才考虑试用。

(4)氨己烯酸(VGB):用于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尤对婴儿痉挛症有效,也可用作单药治疗。有精神病史的病人不宜应用。

(5)托吡酯(TPM):亦称妥泰。为天然单糖基右旋果糖硫代物,可作为丙戊酸的替代药物。对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婴儿痉挛症等有效。远期疗效好,无明显耐受性,大剂量也可用作单药治疗。卡马西平和苯妥英可降低托吡酯血药浓度,托吡酯也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疗效及增加苯妥英的血药浓度。

(第五节)痰饮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饮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狭义的痰饮即指水饮停积于肠胃,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痰于饮之分一般而言,黏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西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某些阶段,可参照本篇进行论治。

【病因病机】

痰饮的病因为寒湿侵渍、饮食不节、劳欲所伤,以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失调,三焦水道不利,水液失于正常运化、输布,停积而为痰饮。痰饮之病机性质总属阳盛阴虚,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气化失调,阳气不足实为痰饮发生的病机基础。虽然间有因时邪与内饮相搏,或饮邪久郁化热,表现为饮热错杂之证。

【诊断】

痰饮病证的诊断,应综合临床特征,痰饮停积的部位来确定。

(1)饮流胃肠者为痰饮,主要表现为心下痞满,胃中有震水声,肠间辘辘有声,呕吐清水痰涎。

(2)饮留胸胁者为悬饮,主要表现为咳嗽,气急,胁肋胀痛。

(3)饮浸肺者为支饮,主要表现为咳逆喘息,痰白量多。

(4)饮溢四肢者为溢饮,主要表现为身痛困重,肢体浮肿。

【辨证论治】

1.辩证要点

1)辨痰饮停积的部位:饮停胃肠者为痰饮,饮流胁下者为悬饮,饮溢四肢者为溢饮,饮停胸肺者为支饮。

2)辨寒热:一般而言,痰饮总属阳虚寒凝,水饮停聚。若饮邪郁久化热、饮热互结者,则表现饮渐黏稠、身热、口苦、苔黄、脉数等热象。临床寒热相兼之候也常有之。

3)辨虚实:痰饮病虽以实证居多,但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证,其本属脾肾阳气亏虚,不能运化水湿,其标则为水饮停聚或停饮郁久化热,但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或表现以本虚为主,或表现为标实为主。应从起病之新久、饮邪之盛衰、禀赋之强弱来权衡虚实,如新病饮盛为实,久病正虚饮微为虚。

2.治疗原则

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故其治疗当“病痰饮者,以温药和之”,以温阳化饮为基本治疗原则,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同时还应当分别标本缓急、表里虚实之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若饮邪壅盛,其证属实,当祛邪治标,可根据其饮停部位,分别采用发汗、攻逐和分利等法;阳微气虚而饮邪不盛者,则温补脾肾阳气以治本;邪实而正虚者,治当攻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清并用。即使实证,当饮邪已基本消除,也须继用健脾温肾以固其本,始能以巩固疗效。临床辨治痰饮的要领:凡饮邪壅实者,当因势利导以祛除饮邪;阳虚饮微者,当以健脾温肾为主,阳气通则饮自化。

3.分证论治

(1)痰饮

[饮停于胃]

症状:心下坚满或疼痛,胃脘部有振水声。恶心或呕吐,呕吐清水痰涎,口不渴或口渴不欲饮,或饮入即吐,背冷如掌大,头晕目眩,小便不利,食少,身体逐渐消瘦。苔白滑,脉沉弦或滑。

治法:和中蠲饮。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本方和胃降逆,化饮止吐,为治痰饮呕吐的基础方。方中半夏、生姜辛开,和胃化饮止呕,茯苓健脾利水渗湿。饮邪盛者可加桂枝、白术通阳化饮,以祛饮邪。若饮困脾阳,症见纳呆泛酸者,加吴茱萸、川椒以温中散寒化饮;心下坚满疼痛甚者,加枳实以行气开结;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茯苓皮以利水渗湿;纳呆食少者加焦三仙、砂仁以和胃消食。

[饮邪化热]

症状:脘腹坚满或灼痛,烦躁,口干口苦,舌燥,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质红,苔薄黄腻,或黄腻,或偏燥;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