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家安全
45255100000001

第1章 序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空军上将 刘亚洲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主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描绘了一幅重振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67年的沧桑历程,新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世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中国的进步和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巨大影响与贡献。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达到1.33万亿美元。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世界见证了“中国奇迹”、钦佩“中国力量”、关注“中国提案”。现在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称谓,而且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名词。

67年来,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如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托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巨轮已经启航。

1894年,我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其出版的《盛世危言》一书中就引用《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直言社会落后导致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呼吁当政者要在多方面推进改革,以实现真正的富强,否则,盛世可能毁于一旦。有人把此书进呈光绪皇帝。光绪下旨“饬总署刷印二千,分送臣工阅看”。但此举已无法挽回晚清举国上下沉迷于盛世、强大的幻觉。而日本却不稍懈怠,厉行改革,整军经武,决心强掳中国,崛起于东亚。《盛世危言》面世不久,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灭,陆路军队亦遭惨败,日军直逼京畿要害。清廷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又赔偿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成为一段令国人屈辱又难以忘怀的痛史。

历史可鉴,盛世之毁,诚转瞬间之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世事扑朔迷离,驳杂纷乱,西方势力竭力遏制中国的复兴,中国和平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维护国家安全应有的基本思维。李大光同志的《国家安全》一书从全球视域看国家总体安全形势,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阐述了当今中国面临的安全隐患,期望国民在盛世之时能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警世。

当今时代,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国家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容不得出现半点偏差和任何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李大光同志长期关注国家安全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国家安全》一书就是李大光同志多年跟踪研究成果的呈现。

2016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