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45307300000059

第59章 佯见马子之察诚信

子之是战国时燕王哙的相国,一度受禅让为国君,引起国人怨叛,被齐国所攻杀。《韩非子·内储说上》讲述说,子之为相国时,曾坐在朝中佯言道:“刚才走出门的是什么?是匹白马吧?”身边的侍从都说没有看见。其中有一个人跑着追出去观看,回报说:“有的子之以这种方式了解到了侍从中不老实的人。

门中事实上并未走出白马,子之故意无中生有,佯言有马,撒了一个与事实正相违背的谎,但由于子之居处权尊势重的相国之位,总有一些人会出于对权势的崇拜而投其所好。子之通过身边侍臣的不同回答,区分出了两类人物,即哪些人是尊重事实的老实人,哪些又是一味投己所好的不诚实之人。他大概是要根据两类侍从的不同品格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许多权势人物希望身边的人能对自己顺从不逆,同时又希望能对自己忠诚老实,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要求。子之故意做出一个违背事实的谎言,迫使侍从们在两个不同的要求中做出一种选择,忠诚老实的人尊重了事实,但却逆了相国之言;逢迎讨好的人顺了相国之言,却表现了一种不忠诚老实的态度。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对一个当权人物,前一种人比后一种人会更为有用。然而,我们尚不能知道子之做这一测试的目的所在,不知道子之本人会更喜欢哪一类人物,因为对于意欲做君的燕相子之来说,两类人物都有他们的用处,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后一类人对他会有更好的作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资治通鉴·秦纪三》载,秦二世执政时,意欲篡位的秦相赵高为了考察群臣对自己的态度,在朝中故意做了一次指鹿为马的测试。他喜欢群臣对自己绝对顺从,凡是尊重事实的诚实之人事后都被迫害。赵高是和韩非同时代的人物,这位宦官出身的人即使不学无术,难以读懂在当时影响很大的《韩非子》,恐怕也不会没有听说过该书中上述子之佯言见马的故事。他的指鹿为马与子之佯言见马非常相似,很难说没有受到后者的影响,只是他的测试目的极为单一,也极为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