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
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实的境界,根本不需要美妙音乐来调剂生活就会自然感到舒适愉快,同时也不需要焚香烹茶而就使满室飘散着清香之气。只要能使心中有真实感受,而且思想纯洁意境空灵就会忘却一切烦恼超脱形骸困扰之外,如此才能使自己优哉游哉地生活在乐趣中。
“解说”
佛教讲“境由心造”、“一切唯识”,又说“心静则佛土净”,都是告诉人们,这世界上,内心的境界和由此生发出的观念作用很大。如若内心有欲,便如万马奔腾,大江泄洪,不能自已,而内心清净,便月朗风清;闲云野鹤,自然界的一切自会清净芬芳。老庄说的清净无为,古人讲放浪形骸之外,就是要绝对断绝名利和物欲,使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例解”
意念清纯 心中自明
南伯子葵向女问道:“你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可是你的容颜却像孩童,这是什么缘故呢?”女回答:“我得‘道’了。”南伯子葵说:“‘道’可以学习吗?”女回答说:“不!怎么可以呢?你不是可以学习‘道’的人。卜梁倚有圣人明敏的才气却没有圣人虚淡的心境,我用圣人虚淡的心境来教诲他,恐怕他果真能成为圣哩!然而却不是这样,把圣人虚淡的心境传告具有圣人才气的人,应是很容易的,我还是持守着并告诉他,三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既已遗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七天之后能遗忘万物;既已遗忘存在的生命,而后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彻;能够心境如朝阳般清新明彻,而后就能够感受那绝无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后就能超越古今的时限,既已能够超越古今的时限,而后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没有死。留恋于生也就不存在死。作为事物,‘道’无不有所送,也无不有所迎;无不有所毁,也无不有所成,这就叫‘樱宁’。樱宁,意思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纷扰,而后保持心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