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卦山
45338000000014

第14章 卦山题怀——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悲剧人生

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813—858年)咏卦山诗《过故府忠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见于《全唐诗》卷541.清代两种《交城县志》(康熙四十八年版、光绪八年版)也有收录。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著名诗人李商隐来到卦山,他在卦山凭吊了岳父王茂元(?-843年)的旧庄和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733—794年)的功德碑《华严九会之碑》,联系自己的坎坷人生,感慨万端,写下了著名诗篇《过故府忠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见第77页)。要读懂这首诗的寓意,不得不谈到李商隐的悲剧人生。他在卦山看到岳父王茂元的旧庄和“喜招天下贤隽”的李抱真的功德碑,以双关语气“信陵”追感岳父的知遇之恩,这是本诗的用意所在。诗人把关怀识拔自己的岳父王茂元与喜好招贤纳士的昭义军(领泽潞邢怀磁卫六州)节度使李抱真比作战国时的信陵君,通过对他们的怀念,抒发自己在党争旋涡中遭受歧视,难展抱负的苦闷心情。李商隐在诗中以委婉曲折的词语典故来倾吐隐微无尽的愁思,正是他诗作具有鲜明时代色彩、个性特征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体现。

王茂元又称太原公,历官右神策将军、检校工部尚书、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泾源节度使、陈许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河阳节度使等。王茂元虽然是河南人,但不忘“天下王氏出太原”,在靠近北都太原的“郊畿”交城县卦山风景区里建座别墅。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是很赏识的,除聘为幕僚外,还将女儿嫁给李商隐为妻。但是不知不觉中,李商隐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旋涡。唐朝后期朝廷中有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李商隐在青少年时代受“牛党”成员河东节度使令狐楚(765—837年)的培植,陪其子令狐绹读书,并在文牍章奏的写作上指导他。后来李商隐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幕僚和女婿,被令狐父子认为是忘恩负义,从而形成牛李两派都鄙视他的尴尬处境,形成了李商隐一生穷愁潦倒、怀才不遇悲剧的根本原因。

李商隐面对《华严九会之碑》这通“黄绢碑”和岳父王茂元的“旧庄”,使其联想到战国时的信陵君,他用“大树将军”“堕泪碑”等典故,以“委婉曲折的词语倾吐心中隐微无尽的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