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45408600000097

第97章 后记

本书是我多年来日夜劳作所留下的部分痕迹。我的一切理性思考都是从直觉感受中得到启示的;我对学术的粗浅认知也都缘自我的生命体验。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艺术与文化,由于艺术文化范畴的宽泛性以及我本人研究旨趣的综合性等原因,从而决定了本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面貌。由此,艺术文化学理念,人文精神与学术规范,美术史及艺术理论,文化传统与文艺现象,文化大家及美术家个案,以及革命文化史,等等,都进入了我的研究视野,而理性分析与感性描述也都成为我不断转换的表述方式。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始终遵循着一个基本原则:无功利写作。如果说在这种所谓“原则”中还可能残留着一点点“功利”因素的话,那么,这种功利也仅仅局限于理念范畴之中,它是一种非物质的追求与企盼和自由意志的必然表达,而绝非其他。在此前提下,一切非学术目的的“研究”与我渐行渐远;虚伪矫饰的“文采”亦与我无缘;直觉体验和人文关怀成为我写作的精神源泉。虽然我做的是如此笨拙。然而此种理念我却从未改变。

本书研究课题包括了我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北民族美术与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研究”之部分前期研究成果,以及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沈尹默艺术文化成就与陕西人文资源关系研究(05JK069)”的最终成果等。本书之出版得到了广东工业大学和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基金的资助,广东工业大学校长张湘伟教授为本书题签,在此我深表谢意。

作者谨识

2007年12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