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45409000000017

第17章 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始末(2)

当时新疆反苏、反共政治集团根据政治目标、民族构成和实力地位主要有三派:一是以省府主席麦斯武德、省府秘书长艾沙为首的政客官员,他们虽曾表示归附国民党政府,并被蒋介石委以要职,但奉行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企图建立独立的“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教国”,在维吾尔族青年和知识分子中,尤其在南疆有一定势力和影响。由于其没有经济实力和军事武装,必须依赖宿主,伺机实现政治目标。二是以乌斯满、贾尼木汗为首的哈萨克族封建首领,他们没有明确清晰的国家观念和政治理想,思想意识浸渍浓厚的神化英雄主义色彩,实则仅代表本民族少数部落封建上层和狭隘宗教利益,曾武力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省府参与三区革命,又分离投靠国民党,活动充满机会主义和流寇行为,富有冒险精神,武装活动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机动性和战斗力,因政治不成熟,易于被笼络、收买和利用。三是以骑一师师长马呈祥、七十八师师长叶成、一七九旅旅长罗恕人为首的国民党军主战派。他们分别受西北军阀马步芳、中央军胡宗南和国民党军统遥控,马呈祥骑兵一师在封建的、家长式的、宗教的统治下,十分顽固,仇视革命,作战肯于用命,有一定战斗力。他们政治上拥护国民党中央政府,反对新疆分裂独立,打着爱国靖边、保境安民的旗号以激励凝聚军心,但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时局动荡,普遍感到前途迷茫,惶恐不安。此外,哈密专员、东疆警备司令尧乐博斯、省府副主席穆罕默德·伊敏及一些旧官员、政客、党(团)棍等也各成派系,然而各自集团利益、政治目标、思想信仰、社会基础却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当国民党政府在内战中节节惨败,无暇西顾之际,新疆各势力集团都在寻觅抉择出路。美国领事馆作为国际冷战西方势力的代表,凭借其实力地位和二战后的影响,便一步步地从渗透勾结拉拢,到组织策划独立,最终成为各派反共集团的政治核心和行动指挥部。

早在1947年,美国领事馆就开始策划新疆“独立”,出面联络麦斯武德、艾沙、穆罕默德·伊敏等人,多次开会密谋。12月下旬在艾沙家开会,艾沙提出要向蒋介石要求给新疆“自治以上,独立以下”的权力,实质是脱离中央政府领导,向分裂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美国领事鲍懋勋清楚地认识这些分裂分子既无经济实力,又无军权,闹独立只能依靠西方势力,变为美国的附庸,故立即拍手称好,并居心险恶地鼓励说:“艾秘书长真是了不起,令人佩服。”当时美国策动分裂活动暂时还定位在承认国民党中央政府,争取“高度自治”范围。

1948年国民党在内战战场上屡尝败绩,统治地位开始动摇,美国策划的分裂活动也随之升级,提出完全独立的政治要求。1948年6月中旬,在迪化南公园(俗称夹河子,今新华南路南端西侧)伊敏家中秘密会议上,伊敏提出要依靠美国支持,实现新疆“独立”,鲍懋勋当即表示,他将竭尽全力帮助实现这一主张。同时,马克南策动乌斯满组织了“保卫宗教反苏反共反三区委员会”,由乌斯满任副委员长,在迪化三角地左公祠(今人民广场天山大厦以南)附近设指挥部,二道桥皇城(今团结路)一带驻骑兵,由美国和国民党军提供经费和枪支弹药。并组织哈族大队驻守阿山和中蒙边界一带,刺探情报,伺机进攻三区。乌斯满奉命回到三台,组成三个哈萨克大队,自任总指挥,建立了军事营地。当年7月底,美国领事参加在昌吉苗圃(今汇林生态发展公司一带)集会商讨“独立”阴谋和行动步骤,不仅确定了“独立”目标,而且研究了组织实施行动方案。鲍懋勋认为“独立”时机已成熟,会后交给艾沙3000元美金作活动经费。

1949年春,解放军席卷关内各地,国民党统治摇摇欲坠、濒于崩溃。美国为维护其长期经营的在华利益,扼制苏联势力东扩,一方面组织拼凑西北马步芳、马鸿逵等回族地方军阀,阴谋建立“伊斯兰教国”,利用其顽抗解放军。另一方面加紧汇聚新疆各派反共势力,实施独立阴谋。当年5月在美领事馆开会决定反对新疆解放的几种行动方案:(1)派艾沙到南疆各地活动,散布言论,制造独立气氛,全力宣传分裂,争取扩大社会基础。(2)派穆罕默德·伊敏到和田秘密筹备成立“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积极争取国际各伊斯兰国家的同情支援,造成国际舆论和国家承认。(3)送麦斯武德到南疆活动,必要时在当地成立政府,对抗迪化省府,以天山分野,形成南北疆对峙,隔山划分美苏势力范围,徐图再进。(4)密切监视国民党省府和军队战和两派动向,如主和派陶峙岳与主战派叶成开战,支援叶成掌握全部军权,然后由麦斯武德、伊敏夺取政权,军政联合在迪化宣布成立“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并武装抗击解放军进疆,拉拢回族独立团和哈族独立团卫戍“首都”迪化。继之,马克南数次到三台(今吉木萨尔),令乌斯满扩展势力,准备抵抗解放军,镇压“投降派”。此后鲍懋勋也来到三台,指示乌斯满与艾沙、穆罕默德·伊敏、尧乐博斯、麦斯武德、贾尼木汗等密切联系。巴说:“我希望你们之间要团结,不要闹意见,好好使用美国给你们的援助,以此反对共产党、反对三区。”在美国支持下,乌斯满等气焰更加嚣张,积极在迪化、昌吉、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各地组织武装,煽动叛乱。

当年6月,解放军胜利打过长江之后,国民党残余势力狼狈逃窜,战局急转直下,中共在全国胜局已定。此时,苏联决定放弃在国共之间观望的态度,转而公开支持中共,其原因是据可靠情报,美国企图将西北“五马”军阀撤到新疆,与当地反共势力结合,组织“大伊斯兰教共和国”。此计划如果得逞,不仅在苏联脆弱的中亚腹地楔入反苏敌对前沿,形成第二个西柏林,而且不断影响和支持苏境内穆斯林民族反俄分离势力,严重阻碍苏联推行的俄罗斯化和社会主义化进程。因此,苏方紧急要求解放军加速向新疆进军,于是中共代表与斯大林商量,决定将进军新疆日期提前到1949年底。苏联表示积极提供空运和后勤支援。与此同时,鉴于时局骤变,新疆军政主战派和主和派斗争激化,8月初美领馆在迪化东郊水磨沟开会制定独立“建国”行动预案,决定:(1)如叶成、马呈祥、罗恕人死守新疆发生战争,则在迪化成立国家政府,由麦斯武德任主席,伊敏和尧乐博斯任副主席,叶成和乌斯满分任国防军正副总司令。(2)如果叶成态度动摇,迪化情况不许可时,则在和田成立政府,由伊敏任主席,尧乐博斯和艾沙任副主席,乌斯满任国防军总司令。(3)独立国家国旗定为白底配14条红色彩条,代表新疆14个民族,中间嵌星月伊斯兰教国标志。(4)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尧乐博斯都必须坚守哈密和乌斯满合力抗击解放军西进。此时,西北战场解放军连获大捷,在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先后歼灭国民党胡宗南、马步芳主力,解放了青海西宁,向河西走廊挺进。美国策划的西北“五马”伊斯兰教国阴谋流产,便转而妄图凭借大漠戈壁,冰山险峰阻挡解放军西进,利用极端民族主义集团分裂新疆,在边远西陲建立反共基地。于是加紧汇聚各股反共势力合流,扶持反共实力派扩张势力,死心塌地抵抗解放军。

8月15日美领事鲍懋勋回国述职,副领事马克南主持领馆工作。此时在苏联总领事的协调联络下,省府军政界主和派陶峙岳、包尔汉联合,并与中共和三区伊方取得联系。新疆政坛斗争向主和派倾斜,马克南急忙拉拢主战派,交给叶成200两黄金作活动经费,资助叶武装暴动,但叶权衡利弊后,不想参与这一旨在分裂祖国又无胜利希望的行动,决定出走。马克南听后暴跳如雷,大骂:“这样胆小的东西,竟然还能当将军。”随即开会决定退守南疆,作最后抵抗。

9月中旬,新疆军政主和派已占上风,马克南见主战派迟迟不敢动手,并将分崩离析,飞鸟各投林。于是在美领馆召集会议,决定通知乌斯满让其集合所属骑兵部队,乘中秋夜突袭迪化,将陶峙岳等起义力量一网打尽,造成混乱局面。然后由麦斯武德出面收拾残局,掌握政权。同时发动哈密武装暴动,由尧乐博斯回哈密煽动驻军抢劫当地中央银行金库,纵火焚城,以阻止、困厄解放军进疆。伊敏则去南疆发动莎车、和田武装暴动。然而此时解放军已兵临新疆,各派反共集团大势已去。陶峙岳不仅制止了主战派的暴乱阴谋,而且说服马呈祥离新出国朝觐,叶成、罗恕人也被迫撤离,穆罕默德·伊敏、艾沙决定率邵分亲信出走巴基斯坦。马克南的阴谋再次破产。

9月25-26日,新疆省军政先后宣布和平起义。美领馆不甘心在新疆彻底覆灭,此时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乌斯满身上。9月27日马克南冒险秘密潜入巴里坤山区,给乌斯满部送去金银、武器、弹药,承诺将继续给其大量援助,并密谋在各地暴动,打游击,阻挠新疆解放。还亲自组织白俄军百余人,专门刺探苏联及三区情报。部署完毕后经西藏、印度回国。

新疆和平解放后,公安部门曾破获多起美国组织的潜伏人员进行煽动暴动、阴谋独立、搜集情报、颠覆破坏等活动,无疑是美国领事馆活动的余续,也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一缕挽歌,宣告新疆旧时代的终结。

从1943年4月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开馆到1949年9月马克南撤离,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历经6年零5个月退出历史舞台。美领馆是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代表机构。抗日战争时期它曾为援华抗战作积极努力,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推行国际冷战和在华援蒋反共政策。美国为实现其国际争霸目标,又秘密支持扶植中国西北回族军阀、新疆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分子、西藏噶厦政府的分裂主义分子的分裂、割据、独立活动,留下一串未能得逞的纪录。回顾半个世纪前美国领事在新疆那段历史,留下了值得人们深思的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