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安康历代名人录
45429400000014

第14章 明(3)

安徽桐城人,由进士官陕西巡茶御史。嘉靖二十六(1547)巡视金州一地,至汉阴,谒视庙学,见庙圮坏,不可言状,为之恻然。乃出茶法银六十两,命知县罗元重修复饰。关南道分守道刘世用,分巡陈定闻知皆解囊助之。罗元即抡材估料,鸠匠分工,夙夜不懈,于二十七年八月始获兴工,第二年四月厥工告成。规模宏丽。加于往昔。于是遣人至户部郎中康浩处求记。事关义举,浩欣然命笔。遂撰文立石于汉阴县。(纂乾隆《汉阴县志》、康浩《汉阴重修文庙碑记》)

丁銮

四川宜宾县人。嘉靖二十七年(1548)以贡生任紫阳县教谕,品端学正,念紫阳新县,地僻万山,文风未振,乃随材教谕,使邑风俗化醇。未几,因丁忧离去,民思之不置云。(纂康熙《紫阳县志》)

李三

蜀人,嘉靖间流亡紫阳,三十年(1555)聚众千余人,立数十营,据洞河高峰寨起义,关内震动。朝廷遣关南道副使孙铨,会同守道吴乾提大兵,发汉羌,由金州抵紫阳,据守半载,屡战不胜,阵亡益多。复调金州勇手龚进举,赵廷美等百余人,兼程卷甲而来,冲突大战,李三不敌,始遁,孙铨即遣兵搜斩李三父子,始得平息。(纂道光《紫阳县志》、魏学曾《三河平贼记》)

马鸿图

字挺玉,白河县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岁贡生,授河南卢氏训导,修葺庙学、捐置图书,喜奖掖后进,亲和乐善,诲人不倦,人称良师。迁灵宝县丞,膺任甫一岁,病卒。(纂白邑柴澄《挺玉先生传》)

丁大宁

紫阳县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贡生,选授山西省兴县知县,关心民间疾苦,兴利除弊,百废俱兴。以卓异升北直隶真定府同知。以忧归,服阕,补卫辉府同知。(纂康熙《紫阳县志》)

魏学曾

字惟贯,号确庵。紫阳县籍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督饷宣府。适敌骑攻城,守者不知所出,学曾遽着戎衣,督授方略,敌遁去。擢光禄寺少卿,寻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擒叛军头目黄勇。晋俸两级。旋又晋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寻以疾告退。起为兵部右侍郎,改吏部。时新郑高公以阁臣摄部事,一切悉委之。会敌扰西北,诏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学曾抵固原,敌拥众数万掩至,三战三北,俘馘不可胜计。晋太子少保。边事方以次举,而宁夏哱拜父子杀抚道,据城以叛,学曾设计,先去其外援,后进兵攻城。哱拜援绝,尚思背城一战。学曾复使反间计,敌内乱,自相残杀,居民内应,门启大军入,哮氏自焚而死,宁夏平。先是言官急欲攻城,有议学曾逗留。诏逮问,学曾既行而城破,缙绅上书白冤,奏章满车,学曾终不一言自明,而上感悟,还学曾官归里居。父母丧,先后六载不酒肉,不足涉中门。周恤乡邻不稍吝,而自处甚约。所学以诚信不欺为主。后归原籍,卒谥“恭襄”,祀紫阳乡贤祠。(纂《明史·魏学曾传》)

陈大道

四川南充县人。旧志载进士,查《登科录》并无其名,恐是乡贡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任旬阳县知县,正婚葬,禁浮屠,宽和明断,士人怀服。常念庠序乃本源之地,旬邑儒学成化间圯于水,迁至县治左拓修之,至弘治间邑侯蒋爵续修后,已逾五十年未修葺,殿庑颓圯,垣缭弗饰,慨然有兴起斯文之思,于是捐资以为倡,重加修葺,焕然一新。(纂《陕西通志》、光绪《旬阳县志》)

孔朝相

紫阳县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甲寅贡生,授四川临水县主簿。勤勉从事,协合僚属,人称贤者,以丁忧告归。(纂康熙《紫阳县志》)

郭纶

山西长治人。嘉靖三十三年(1554)以举人知金州,亲民爱士,人敬畏之。尝与守道李天麟捐资增建儒学中门、左右角门及学正、训导住宅,廓其规制,焕然一新。(纂《兴安州志》)

温如春

字仁和,河南洛阳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进士,任陕西分巡副使,迁分守关南道。累官至吏部侍郎。博涉经史、善诗文,潇洒飘逸,有魏晋之风。在金州日,尝捐俸修葺天圣寺。行迹所至,辄有题咏。(纂《仁和先生诗集》、《兴安州志》)

屠安民

金州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举人,历官山西大同同知,贵州思州知州。以循良著称。致仕归,热心于地方公益,尝捐资重修州城隍庙。(纂道光《安康县志》)

屠济之

亦日屠济,金州人,嘉靖三十四年举人,安民之子,同榜中式。授山西长子县知县,笃志苦学,居官秋毫不取。寒冬着敞靴无袜,民有以毛袜进者,正色曰:“若墨我”。叱去。宦归,亲识至,以囊镪问。公捧腹大噱曰:“官归,不问官问镪,吾岂以镪官耶?”问者愧服。每游乡里,衣百结,怡然也。(录《兴安州志》)

李应禧

字元善,号宾山。陕西旬阳县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岁贡分发四川蓬溪教谕,时年五十。品端学粹、留心文教。时蓬士慢游无度,乃裁酌条款,旬日小试,月终大试,校阅不怠。士风稍振。才闻当道,迭加奖异。第二年门下王生果取高第,蓬邑之人无不称道。遂动故里之思,弃官如脱,虽当道恳留,仍然解组归来。邑进士文林郎四川成都知县沈本泗赞曰:“居家之道,俗之所难,公之所易也;居官厚积,俗之所哗,公之所忌也。向使显庸于时,则当与古人同侪,岂止于今博士体貌而已哉。”并撰墓志铭。(纂光绪《旬阳县志》、《李宾山墓志铭》)

唐朝相

湖南湘潭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由举人任紫阳县典史,事治民怀,修葺庙学,董理经营,竭力尽心,士林怀之。升巡司去。(纂康熙《紫阳县志》)

李字

号黄源,河南杞县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以举人筮仕青州,惠施于民,已有遗思。丁内艰后,于万历十八年(1590)补汉阴县令。公天性方正,政崇大体,其所建置必系风教,关名节,垂永赖者,则修之。如新饬学宫,表扬节义及垦草莱,辟荒芜之类。凡见之疏请中所称述者,不可殚记。一切沾煦欢娱之事,厌薄不为,而独留心民瘼。邑最苦徭役,民惮其捐,常业以避征缮。李字调停参酌,定为画一,上之当道,遂为汉南一路倡。诸逋负流移者,各各归乡里,清占田以实编户,而邑户口岁增焉。申罢站役,改拆站银,为民请命,极力担当。去任之日,民思之不置,为立去思碑。(纂康熙《汉阴县志》《陕西通志》、《邑侯李公去思碑》)

郭衡

山西蒲州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任金州知州,精明干练,遇事果断。有奸滑吏,侵蚀垄畔,强占民田,三年不得白。衡为询访诸邻,悉得其情,判归原主,笞吏无少贷,郡人士誉为“好官”。(纂《东轩笔记》、《兴安州志》)

张亨甫

北直隶内黄县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以举人任紫阳县知县。紫阳设县乃正德五年(1510),八年,首任知县张琴莅任,庶事草创,依山阻水,垣墉未暇创设。享甫履任,始建白当道,派给六县(石、汉、旬、平、白、紫)丁夫,鼎建新城,广袤六百四十丈,设卫学宫,政务一新,士民怀服。有遗爱碑(今佚)。(纂《陕西通志》、康熙《紫阳县志》)

侯大化

金州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授四川新津县知县。醇厚恂恂,不为崖异,衷实严毅,不少假借。士大夫中有以私嘱者,皆惮公不敢以私干,其为人推服如此。死之日,棺襚不周,清操卓品,士论重之。(录《兴安州志》、道光《安康县志》)

牛玄聪

陕西临潼张百里舅奉乡阿姑村人,嘉靖年间,紫阳县莲花寺住持僧。客民张刚虚钱实契,买寺周围土地,私相贸迁,渐次侵占,寺遂被张刚吞并。牛玄聪在任河里民李登科协助下,赴诉于郧阳府御史康朗。康委汉中同知陈辂代为审理,判归复沙门。康朗批复如次:“张刚积滑逃民。情似赫,本当重究,姑重责三十,与李登科各照发落执行。实收领状缴依。蒙追究各犯纸赎银两,实收领状另缴外,拟合给贴。仰本依照帖事理,即将详允,断令僧人牛玄聪常住地土与李登科各照原界领种为业。再不许张刚一概混行告扰,执帖赴官。告理施行,毋得违错未便,须至帖者。右帖给付僧人牛玄聪,准此。”(纂《光复莲花寺碑》、《饕吏诈财隐匿军案照》)

汪腾鲲

安康人,嘉靖四十年(1561)廪膳生员,工属文,为郡名士。紫阳长滩响水沟莲花寺乏守成之僧,客民张刚侵占寺址,虚钱实契,寺宇佛事倾颓,殿宇荒芜,遂为张刚吞并。僧人牛玄聪力微莫伸,紫阳民李登科协力赴诉抚治郧阳御史康朗(时金州隶郧阳治),朗委汉中府同知陈辂代为审理,陈洞见民隐,发奸摘伏,判归沙门。时新任紫阳知县罗琪请鲲作记。鲲为撰《光复莲花寺碑》文记录这次诉讼经过。此为安康首份诉讼定谳文字。(纂《光复莲花寺碑》)

刘腾

紫阳人。原籍泾阳。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贡生出任山东聊城县县丞。邑人有聂姓者,嚣诉夺田,不与辨曲直,人服其量。子刘四科,明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腾以子贵,赠兵部尚书。(纂《陕西通志》、康熙《紫阳县志》)

刘四科

字健庵,刘腾之子。紫阳人,原籍泾阳。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隆庆四年(1571)进士,授长治县知县,晋俗以丁坐役,多欺售。四科廉其奸状,贫富称平。升吏部主事。寻升考功郎。时进退之权在政府,一切迁除更不关白,以故时宰恚恨,拟旨夺俸者再。转太常卿,养疾家居,疾愈升太仆卿,历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抚蓟。蓟州为九边重地,公日讨军实而申儆之,为屹然巨镇。房山煤税众且乱,公飞檄定之,极谏而罢;有言搜牧马场,可岁得二万金,公三疏力止。时畿辅水灾,请上发帑金数万赈济,并宽缓旧逋,缓併征,改折屯粮,煮粥赈饥。而公竟劳瘁不起,卒年七十岁。文武属吏,若军民皆哭失声,相与作木主祀之。得赠太子少保。论者谓:“公德隆望重,才堪济世,真社稷臣也。”赐谕祭葬,入乡贤祠。著有《干沟平贼记)、《紫阳邑侯邓公去恩碑记》等载于《紫阳县志》。(纂《明史》、康熙《紫阳县志》)

曾如春

字景默,江西临川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由翰林院修撰改陕西按察司副使。万历十九年(1591)任分守关南道镇兴安。时大水之后,新城虽立,市肆仍在旧城。如春至则询瘼问俗,棘廉水状,临流四顾,谓署郡别驾张海曰:“子亦察于水乎,牧竖之藉石而寝也,先虑风雨。今城广千寻,计万家,偃卧于水浒而不闲于桑土之术,其何免于危乎。”于是下令筑堤,西由龙窝,东止惠壑,积石封土,连亘160丈,高广二丈。南山涧溪环新城而东,汉水涨则合势上行,汪洋一片,旧筑长春堤(东堤)截之。因辟大窦(今叫喇叭洞)为闸,顺则泄,逆则阖,岁久而倾。如春又遣工伐石甏砌,累封三丈,延展八丈,险阻壮丽十倍于前。功成告竣,民庆安澜。二十六年(1588)升浙江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二十八年京畿潞河屡缺堤,所在震惊,诏责如春护卫,筹画机宜,幸际安澜。以工部侍郎总督河道,疏筑有法,人民赖之。(纂《明通鉴》、《中国人名大辞典》、刘卿《曾公筑堤记》)

杨作舟

湖广荆州人,隆庆元年(1567)以举人任旬阳县知县,有治剧才,善析狱,民无冤抑。升潞安府同知。(纂光绪光绪《旬阳县志》)

何勉

四川通江人,隆庆元年(1567)流亡入紫阳,聚众千余人,结寨干沟起义。占据星字山为营盘,悬崖险峻,无路可通,官军捕之,屡为所败。汉中通府朱公征之,死于劫火。朝廷震动,令调陨襄、川陕、汉羌各屯兵三千余进剿,逾年不胜,复调金州诸屯兵讨之,不胜,百夫长鲁卿死之。总制遣将扑剿,仍逾年不下,靡费粮饷以万计。隆庆二年秋七月,关南少参王文翰率兵攻伐,激战数日,未能撼动,王文翰在《述征绝句》中慨叹道:“擂石挡关不可支,神枪劲弩仰难施。风来只说乡兵怯,驰牍军门去请师。”最后调来边军助战。七日,王文翰遣边军王达以火炮猛击,何勉死之,余党悉平。(纂道光《紫阳县志》、刘四科《干沟平贼记》)

王文翰

山西汾州人。隆庆元年(1567)任关南道副使。蜀寇何勉盘踞星字山,劫掠商旅,流毒一方,屡剿不捷。文翰与任紫阳县令钟江灵遣力士王达,以火炮击灭之,民始更生。著有《述征绝句》三十首传世。(纂《兴安州志》、《重续兴安府志》、《鲁欢山墓志铭》)

鲁卿

号欢山,金州郡城人。以祖鲁得之功授陕西金州百户。幼直质有勇,故服官以来,擒大盗喻老人,夷酋田世爵,屡树奇功。隆庆三年(1569),何勉据紫阳星字山为寇,官兵捕之,屡为所败,调金州诸屯兵讨之,卿率队鏊战于星字山,众寡不敌,士卒奔北,卿独战不却,力竭而死。事闻,诏加千户世袭,以示优恤。万历十二年(1584),神宗皇帝追念公忠,锡之诰命,封武略将军。(纂道光《紫阳县志》、《明诰封武略将军鲁公欢山墓志铭》)

李时秀

山西孟县人,明隆庆四年(1570)以举人任汉阴县事,厚礼待士,表彰贞烈节孝,正风易俗,县得大治。越河水泛,城东西两厢倾为泽国,时秀志切为民,捐俸为倡,修城筑堤,民得实利。为立生祠以祀之。(纂《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杜珏

直隶人,明隆庆年间以举人任石泉县和县,果敢任事。见城为土垣,下雨辄圯,叹曰:“此岂可以为保障乎?”请于台司,捐俸鸠工,乃始以石为城。堞高二丈五尺,下石上砖,四门建楼各三层。时石泉尚隶属汉中府。工城报蒇,道府泛舟至,集宴于南楼,各赋诗,亦盛事也。(纂康熙《石泉县志》)

周宗懿

山西忻州人。万历二年(1574)以举人任紫阳县知县。廉明仁俭,劝民耕桑,教民礼义。崇实政,不侈虚文。一切除烦苛,勤抚恤,徐取邑务而调济之。治国如治家,爱民如爱子。悯恤夫马头之苦累,往往倾家逃窜,申允均派里甲,站价募夫。听讼摘伏如神,案牍亲裁,吏胥噤缩,老狱积疑,一讯得清,苟平反之。法难逭者,虽权贵人关说无所纵。遇旱涝祈祷辄应,至于修学礼士,宣谕化民、剔蠹赈饥,捐俸修城,招抚流移,不用行役,其良法美政难以殚述。三载考最,升临洮别驾,将西上,邑之人攀辕卧辙载道泣送,为立去思碑。(纂康熙《紫阳县志》、魏学曾《邑侯周公德政碑》)

史评

山西忻州人,万历三年(1575)由举人任汉阴县知县,爱士礼贤,剔弊除奸,莅任三年,邑风俗化淳,民乐其业。调任富平,人多念之。(纂康熙《汉阴县志》、《兴安府志》)

余大鉴

字德孚,湖广武冈州人。万历年间任旬阳县典史。上下和睦,狱讼无滞。常捐资修骆驼岭险路,行旅便之。知医施药,人赖以济,士民爱之。(录光绪《旬阳县志》)

南兆

山东濮州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八年授旬阳县知县。旬阳承凋弊之后,兆莅任即申饬法纪、调剂机宜,恪守官箴,稽查吏蠹,期年之内威惠大行,贤声四著。旬阳故无志书,兆尝手葺一编,创修旬阳首部志乘。虽考核无尽博洽,然于当日之赋重役烦,太息不已,则其轸念民艰具见梗概,况今日藉以考订,未必非其捃摭之力也。(纂光绪《旬阳县志》、《兴安府志》)

朱好谦

字云岩,四川人。万历八年(1580)以进士任金州知州。修葺文庙,捐俸置买学田30余亩,作士子膏火,其作兴学校,躬行化导,士信服之。以丁忧去,人多念之。(纂《兴安州志》、道光《安康县志》)

刘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