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安康历代名人录
45429400000005

第5章 南北朝

傅宏之

东晋末,随刘裕建义旗,讨灭桓玄之乱,镇压卢循起义。刘裕受封为相国、宋公。永初元年(420)拥戴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而自立为帝,建立刘宋政权。元嘉元年(424)文帝刘义隆即位,封傅为参军宁远将军,拜魏兴太守。在魏兴秉文帝意,减除杂税,提倡俭朴,实行“土断”,清理侨人户籍,卓有成效。未几,桓石绥号荆州刺史,王恩号梁州刺史,袭魏兴西城,宏之讨石绥等并斩之。(纂《宋书·傅宏之传》)

张约之

南朝宋时人,元嘉元年(424)出任吉阳令(平利)。《通鉴纲目》云:庐陵王(刘)义真见废,上疏救之。(纂《宋书》)

柳庆远

字文和,齐初,随武帝萧赜起兵,常居帷幄为主谋,选为黄门郎,授魏兴太守,有机变权宜。汉水溢,筑土塞门,遂不为患。累迁雍州刺史,颇励清节,士庶怀之。卒谥“忠惠”。(纂《齐书》、《兴安州志》)

王珍国

字德重,仕齐累官北徐州刺史。梁武帝起兵,珍国废杀齐东昏侯,归梁。授魏兴郡太守,政尚清简,遇事严明,吏民畏服。时有范缜作《神灭论》,从根本动摇佛教教义,佛教徒喧哗反对。梁武帝崇佛,下了一道《答臣下神灭论》的敕书,说范缜“违经背亲,言语可息。”僧徒法云拿着敕书,送给王公和州郡以上朝臣们看。王公朝臣六十二人写回信,跟着梁武帝骂范缜。魏兴太守王珍国是六十二人中的一员,亦撰写了《答释法云难范缜神灭论》。梁武帝甚为欣赏,迁丹阳尹,未几卒,谥“威”。(纂《中国人名大辞典》、《南北史捃华》)

曹琰之

南朝梁大将军曹景宗之弟,梁朝遣琰之为魏兴太守,至后,日夜修筑城版,以防西魏侵袭,后被魏梁州刺史寇侑攻之,魏兴僻远,无外援,遂被攻克并擒获。(纂《周书》卷三十七)

裴邃

河东闻喜(山西)人,梁天监中(503—519)迁北梁(侨置于安康)、秦二州刺史,开创屯田数千顷,仓廪盈实,支援边塞,人吏获安,相率馈赠裴邃绢千余匹。裴邃从容婉拒曰:“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受其绢二匹而已。(纂《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八十八)

杨乾运

字玄邈,傥城兴势人(今洋县)。少雄武,为乡间信服,仕魏为安康郡守。后武陵王萧纪称尊号,以乾运威服巴渝,拜梁州刺史镇潼州,封万春县公。后归西魏,文帝元宝炬秘赐铁券,授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梁州刺史,安康郡公。(纂《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寇儁

字祖儁,北魏永安二年(529)出为梁州刺史,人俗荒犷,多为盗贼,倘乃令郡县为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遣曹琰之镇魏兴,儁命长史杜林道攻克,并擒琰之,遂据魏兴,梁人知其得众心,不敢犯之。(纂《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

李迁哲

字孝彦,安康人。世为山南豪族,少有识度,慷慨善谋,其父元真仕梁为衡州刺史,留迁哲监统部曲事,抚驭群下,甚得其情,累迁东梁州刺史。大统十七年(551),周文帝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迁哲被执。周文帝闻其信著山南,令与贺若敦通往经略,遂平寇乱,巴濮之人降款相继,授中书、直州刺史。与田弘同讨信州,留镇白帝城,明帝初,授都督信州刺史。天河三年(568)进为大将军,镇襄阳,晋爵安康郡公。卒,谥壮武。(纂《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八十八)

贺若敦

代郡人。西魏废帝二年(553)为金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直州人(今石泉池河)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连接为乱,遣贺若敦、李迁哲荡平之。仍与迁哲南出徇地,围迫信州,敦战胜之,俘斩二千人。荆州蛮帅文子荣据沮漳为逆,复令敦讨之,擒子荣并掳其众。周保定二年(562),复为金州刺史,总管七州诸军事。(纂《北周书》、《中国人名大辞典》)

扶猛

字宗略,上甲黄土人(今旬阳蜀河),世为巴人酋帅。梁大同六年(540)以直后出为持节厉锋将军青州刺史,转上庸、新城二郡守兼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封宕渠县男。及侯景作乱,猛乃拥众自守,未有所从。西魏大统十七年(551),王雄拓定魏兴,猛率其众据险为堡。魏废帝元年(552)猛遂以众降。以其世据本乡,乃厚加抚纳,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复爵宕渠县男,割二郡为罗州,以猛为刺史,令所部千人从贺若敦南讨信州。敦令猛别道赴白帝城,所由之路,人迹不通,猛乃梯山扪葛,备极险阻,兼夜而行,遂破白帝,入城抚慰民夷,莫不悦附。复又击败谯淹所率舟师,以功进开府仪同三司。俄而信州蛮复反,猛从贺若敦复讨平之。又率水师破蛮师文子荣于汶阳,进爵临江县公,增邑一千户。保定三年(563)转绥州刺史,从魏公直援陈将华皎,时大军不利,唯猛所部独全。又从田宏破汉南诸蛮,前后十余战,每有功,进位大将军,后以疾卒。(纂《周书本传》、《旬阳县志·仕绩》)

王雄

字胡布头,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北魏、北周大将。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侯景起兵反梁,大统十七年(551年)八月,侯景废梁简文帝为晋安王,立豫章王萧栋为帝。九月进逼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梁湘东王萧绎向西魏求援,命梁、秦二刺史、宜丰侯萧循以南郑(今陕西汉中)割于西魏,召萧循还江陵,萧循拒不从命。于是西魏宇文泰遣大将军达奚武将兵9万取汉中(今陕西汉中东)。派王雄出子午谷。次年,王雄攻取上津(今湖北郧西县上津镇)、魏兴(今陕西安康西北),以其地为东梁州,不久,西魏安康人黄众宝反,进攻东梁州,王雄又出兵讨平之。(纂《周书》、《兴安州志》)

泉仲遵

一名恭,上洛丰阳(今山阳、郧西一带)人,少谨实,涉猎经史,年十三为郡主簿,十四为县令。及长,有武艺,以功封丰阳县伯,洛州刺史。大统十三年(547),大将军王雄南征上津、魏兴,仲遵从王雄讨平之。遂取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为刺史。仲遵留情抚绥,百姓安之。初,旬州蛮帅杜青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入附仲遵。朝廷因其所据而授巴州,仍隶东梁州(安康)都督。青和以仲遵善抚御,请隶仲遵,朝廷以山川非便,弗许之。青和遂结安康酋帅黄众宝等,举兵共围东梁州。复遣王雄讨平之。改巴州为旬州,隶于仲遵。先是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在职贪婪,人多背叛。仲遵以廉洁处之,群蛮帅服。仲遵虽出自巴夷,而有方雅之操,历官之处,皆以清白见称。朝廷乃令袭爵上洛郡公,出为都督、金州刺史,卒于官,赠大将军、三州(南洛州、旬州、金州)刺史,谥曰“庄”。(纂《北周书》、《中国人名大辞典》)

杜青和

旬阳人,西魏改旬阳置旬州,隶东梁州(西城)。青和为旬州蛮帅,改旬州为巴州,自号巴州刺史,朝廷因所据而授之,仍隶东梁州都督。青和以南洛州(今郧西北及山阳一带)刺史泉仲遵善于抚御,请隶仲遵,朝廷以山川非便弗许之。青和遂联接安康(汉阴、石泉一带)酋帅黄众宝等举兵围东梁州。遂据之。废帝元年(552)遣大将军王雄讨平之,复改巴州为旬州。废帝三年(554)改东梁州为金州(因其地产金),泉仲遵出为金州刺史。(纂《周书》令狐德菜撰,中华书局1971年)

黄众宝

安康(汉阴、石泉一带)人,地方酋帅。废帝元年(552)旬阳人杜青和自称巴州刺史,联络黄众宝举兵围攻东梁州(即西城,今安康城),东梁州刺史柳桧力守孤城,城陷,为黄众宝所执,劝桧归降,桧守节不变,遂杀之,弃尸汉水中。(纂《周书》令狐德棻撰,中华书局1971年)

柳桧

字季华,河东解(今山西)人。性刚简任气。大统中从大将军王雄讨上津、魏兴,平之。即除魏兴、华阳二郡守。安康人黄众宝谋反,连结党与攻围州城。乃相谓曰:“尝闻柳府君勇捍,其锋不可当。今既在外方,为吾徒腹心之疾。不如先击之。”遂围桧。郡城卑下,士众寡弱,又无守御之备。连战十余日,士卒仅有存者,力屈城陷,遂为贼所获。既而众宝等进围东梁州,乃缚桧置城下,欲令桧诱说城中。桧大呼曰:“群贼乌合,粮食已罄,行即退散,各宜勉之。”众宝大怒,乃临桧以兵刃,曰:“速更汝辞。”桧守节不变,遂害之,弃尸汉水中。城中人皆为之流涕。众宝解围之后,桧兄子止戈方收桧尸。还长安,赠东梁州刺史。西魏遣大将军王雄讨平之。众宝归朝,朝廷待以优礼。居数年,柳桧次子雄亮,趁众宝不备,白日手刃众宝于长安城中。(纂《周书本传》、《陕西通志》)

王杰

字文达,直城(石泉)人。少有壮志,以功名自许。善骑射,有臂力。周太祖奇其才,谓诸将曰“王文达,万人敌也”。累有战功。孝闵帝即位,晋爵张掖郡公,增邑一千户,出为和州刺史,后历并州、宜州刺史。杰少从军旅,从不习隶事,所历州郡,咸以忠恕为心,以是颇为百姓所慕。年六十五而卒。追封鄂国公,谥“威”。(节《周书》、卷二十九令狐德菜撰,中华书局1971年)

姚僧垣

字法卫,吴兴人。精医术,为当时所推重。初仕梁为太医正,梁元帝平侯景乱,召僧垣赴荆州,改授晋安王府咨议。梁元帝尝有心腹病,诸医皆用平药。僧垣曰:“脉洪实,宜用大黄。”元帝从之,进汤讫,果下宿食,因而疾愈。后归北周,武成元年(559),明帝宇文毓封僧垣金州总管。金州刺史伊娄穆以疾还京,请僧垣省疾。垣乃云:“自腰至脐,似有三缚,两脚缓纵,不复自持。”僧垣即为处汤三剂,穆初服一剂,上缚即解;次服一剂,中缚复解,又复一剂,三缚悉除,而两脚疼瘅,犹自挛弱,更为合散一剂。稍得屈伸。僧垣曰:“终持霜降,此患当愈。”及至九月,遂能起行。(纂《周书》、令狐德棻撰,中华书局1971年)

伊娄穆

字奴干,代郡人。善骑射,为周太祖(宇文觉)帐内亲信,以机辩见知,尝谓之曰:“若伊尹阿衡于殷,致主尧舜,卿既姓伊,庶卿不替前绪。”于是赐名尹焉。历中书舍人,通直散骑常侍,尝入白事,于是拜仪同三司,封安阳县伯。郎山之役,力战有功。魏废帝二年(553),穆使属部与潼关刺史叱罗协破逆贼赵雄杰。及周太祖孝闵践阼,授金州刺史,进位骠骑大将军,总管八州诸军事。(纂《周书》、《中国人名大辞典》)

崔彦穆

幼明悟,魏吏部尚书李神隽有识人之鉴,见而叹曰:“王佐才也”。周明帝二年(559),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俄拜安州刺史,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人为御正大夫。南朝陈请敦邻好,诏彦穆出使谈判,彦穆风韵闲旷,器度方雅,善玄言,解谈谑,甚为江表所称。转户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天和二年(568)授金州刺史,总管七州诸军事,进位大将军。(纂《周书》、《中国人名大辞典》)

王士良

字君明,仕魏入齐,以功为吏部尚书。高演秉政,分行郡国,但有一介之善,无不以闻。保定中、宇文护围豫州,士良举城降,封广昌郡公,四年(564)授金州总管七州军事,兼金州刺史。勤慎方正。金州濒水,堆土筑堤。民以赖之。以疾乞休。(纂《周书》、《中国人名大辞典》)

寇奉

寇隽之子,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旬州刺史,有政声,擢仪同大将军顺阳郡守,封昌国县公。人隋去爵位,以司马谪西城,未之任,遁于旬阳山中,号浮介居士,隐居不出。(纂光绪《旬阳县志》)

宇文虬

字乐仁,代郡武川人。骁悍有胆略。少从征讨,累有战功,封南安侯。(北魏)孝武帝元修西迁,以独孤信为行台,信引虬为帐内都督。大统三年(537)归西魏,进爵为公。擒窦秦、复弘农、及沙苑、河桥之战,皆有功于役。又从独孤信征讨南朝梁企定,破之。累迁南秦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虬每经行阵,必身先士卒,故上下同心,战无不克。后授金州刺史,大将军,卒于任。(纂《周书》、《中国人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