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平常的表现就非常焦虑,那么,这种焦虑也就会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出来。因此,当父母看到孩子有焦虑的表现时,先要检查一下自己,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焦虑的影子。如果父母的表现中有焦虑,那么,父母要做的首先就是要将内心的焦虑彻底甩掉,或是克制自己的焦虑,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来。要知道,如果孩子有焦虑的表现,这个时候,父母哪怕流露出一点点的焦虑,对孩子来说都无异于雪上加霜。
2.鼓励比批评更有效果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有些父母总是会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一顿,甚至还会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父母这样做就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或是让孩子焦虑的情绪更加严重。如果当孩子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或者是做错了什么事情的时候,父母轻声告诉他“没有关系”,“你是男子汉,胆子要大一些”,“再试一次,说不定你就会成功了”。如果父母多给孩子说一些这样的话,一段时间之后,说不定孩子就会摆脱焦虑的情绪,重新拾回自己的自信,并且可以乐观地对待一切。
3.耐心地倾听孩子
如果父母想要和孩子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孩子可以在父母面前不设防,自觉自愿地把内心的忧虑说给父母听。那么,就需要父母在平常听孩子多说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情,并且要对孩子所说的内容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孩子向父母说一些令自己痛苦的事情,父母要适当地对孩子表示同情,这样有助于孩子把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也有助于消除孩子的顾虑和紧张情绪。因此,对于父母来说,耐心地倾听孩子,是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最好的办法。
4.不要对孩子有太高的要求
作为父母,应当准确把握孩子的情绪,不要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要采取平和的态度。比如,当父母看到孩子为了准备考试已经投入了很多精力,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也不要埋怨孩子,因为孩子已经尽力了。如果孩子有些事情没有做得很好,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唠唠叨叨,嘲讽挖苦,或者板着脸不搭理,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压抑,或是出于逆反心理而对抗,加重孩子的焦虑。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帮助孩子摆脱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毫无疑问,自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会产生负面影响,更会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到消极作用。
自卑的孩子往往会有以下的表现:
1.情绪低落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孩子的自卑心理使然。孩子,特别是女孩略有怕羞纯属正常,如果过度怕羞,比如从来不敢在小朋友的面前做表演;做什么事情都不愿意抛头露面;或是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有可能是因为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自卑感。
2.拒绝交朋友
一般来说,孩子都喜欢和同龄的人玩耍,并且对彼此的友谊是十分看重的。如果说孩子拒绝交朋友,并且从来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块玩,只能说明孩子是自卑的,他们因为自卑而拒绝交朋友。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会因为自卑感强烈而把朋友当做是“洪水猛兽”。
3.疑神疑鬼
有着较强自卑感的孩子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做游戏的时候,他们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是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对于父母、老师,甚至是伙伴的评价,自卑的孩子都十分敏感,甚至会耿耿于怀。长期下去,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责怪自己。
4.贬低他人
自卑孩子的另一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比如,他可能会因为同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又或是因为别的同学挨了老师的批评而窃喜不已(哪怕是没有表扬他)。在和父母说起学校里的事情时,他往往会把别的同学贬得一文不值,借此来掩饰自己的自卑,却不知,这些正是他自卑的表现。
5.自暴自弃
大多数内心自卑的孩子往往会有自暴自弃的表现,这些孩子还会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再努力也是枉然,费那个劲干什么。甚至有的孩子还可能会有自虐的行为,比如,深夜不回家;生病不去看医生,还拒绝吃药和打针,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父母指责,便会以“反正我低人一等”做辩解。
6.回避竞争
有些孩子虽然自卑,但是他们也希望能够让自己不再自卑,可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但是,自卑的孩子往往是没有自信的,就算他们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要参加一些比赛,却往往会在最后一刻放弃。不仅如此,当自卑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像正常孩子那样能够承受挫折。只要经历失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失败,也会让他们的自卑感更加强烈。因此,当他们面对一些竞争的时候,就会想都不想地拒绝,根本不会挑战竞争。
严重的自卑感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想要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树立自尊和自信,父母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让孩子全面地看待自已
有些孩子自卑是因为他们总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主要是没有能够全面地看待自己,没有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全部而不是局部。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当然也不能够忽略自己擅长的一面,更不可以因为自己某些地方不如别人就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如果孩子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在发现自己缺点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那么,孩子自卑的心理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2.让孩子正确地解释失败
如果孩子经历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是觉得正是由于自己的无能才导致了这次的失败,那么,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感到自卑。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彻底地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要知道,一件事情的失败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不只是孩子没有能力。如果孩子能够找出事情失败的其他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的自卑。
3.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自卑最大的敌人,如果孩子有了自信,那么,自卑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父母要适时地告诉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当然,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做这件事情时将要面临的困难。这样的话,即使这件事情失败了,也会由于在事前做了心理准备而不至于自卑。
4.让孩子体验成功
成功会让孩子拥有自信,一个经常成功的人产生自卑心理的机会是很小的。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了自卑的心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想一些以前成功的事情,以激发孩子的自信。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体验一下成功,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兴奋,这样孩子慢慢就会摆脱自卑。
5.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自卑的孩子一般都有着比较敏感脆弱的神经,这样的孩子是经常遇到一些挫折打击的。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注意满足自我,让孩子学会知足常乐。在学习上,不要让孩子把目标定得太高。因为,太高的目标只会让孩子重重地跌下来,一次又一次地尝到挫败。如果孩子定的是一个适宜的目标,那么,孩子就容易获得成功。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能够达到自己所定的目标之后,可以尝试着调整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朝前走,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不断地增强。
当孩子遭遇失败,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
当孩子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之后,可能就会因此而产生一种消极的意识,并且从此就害怕面对挫折。一旦让孩子再次面对挫折的时候,孩子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挫败”。其实,自我挫败就是指当孩子在准备去做某件事情之前,自己设想了许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且被其吓倒,从而就产生了忧虑和恐惧,认为自己必然会失败。既然失败是必然的,也就不想面对这件事情了,于是就会选择回避。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个困难,走出这个误区。
记得曾经在某个刊物上看到过一则这样的故事,说有一青年去医院看病,医生错误诊断他患有癌症。于是他就坚信自己患了癌症,整天惶惶不安,夜不能寐。一年后,他再去医院复查,发现真的患了癌症。还有一件事情则是完全相反,有一老者被检查出患了癌症,但是,其家人和医生都对其说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病。老者听了医生的话,坚信自己只不过是患了普通的病,没有什么大碍。因此,老者还是照样每天早晨都去公园溜溜鸟,散散心,锻炼一下身体。就这样过了半年,当老者再次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直呼“奇迹”。原来,老者身体里的癌细胞已经完全不见了。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心理的作用——意识可以左右事物的发展。
再比如,有一个孩子在期末考试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他无意间听老师说这次的考试会很难,于是,他就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准备和能力,甚至在考试之前就对同学说自己很可能会考砸。当考卷发现来之后,他前前后后把考卷翻了一遍,果然,这次的考题很难,但是,这些题目却都是他复习过的。然而,他的信心已经全没了,根本就看不下去题目,考试当然失败了。这个孩子的行为就是自我挫败的表现。
孩子自我挫败心理还会有以下的表现:
◆过多地注意别人的评价,太过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孩子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扬,但同时,他们又会担心和怀疑自己能否得到别人的赞扬。
◆对自己总是持有一定的否定态度。比如,当他们在准备去做某件事情之前,往往会设想出许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被困难和障碍所吓倒,总是觉得失败就在等着自己,从而认为自己没有做这件事的能力。
◆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经常会认为别人都在注视自己、议论自己,如果是在人多或是陌生的地方,就越会觉得不自在,一举一动都会有着重重的顾虑。他们有着超强的荣誉感、自尊心以及虚荣心,所以,当有些事情一旦不能如他们的愿,就会烦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