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5452300000005

第5章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治(1)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治西医对病毒性肝炎的分类和诊断是以实验研究和微观认识为基础的;中医则以宏观辨证和整体观念为基础,对甲、乙、丙、丁、戊、庚各类肝炎进行统一的整体辨证论治。乍看起来,这似乎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然而却真正体现了中医“形外诸内”的特点,也是中医学术的重要特色。一、辨证论治病毒性肝炎因机体状态不同,往往个体差异很大,病毒感染后的康复取决于病人体内免疫系统的活力,任何一部分免疫系统的缺陷均可使感染成为慢性。所以,免疫功能的重建和病毒的清除有赖于综合治疗。由此可见,中医根据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和不同病程的病情特点,遣方用药实际上是机体整体调控的体现,符合本病的治疗规律。另一方面,辨证分型的客观化也与辨证论治的规范化同步进行,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近年来,人们从病毒性肝炎辨证论治中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证型,但是,最常见的证型不外以下几种,现将每种证型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主方用药叙述如下。

(一)肝胆湿热主症:两胁疼痛,口苦咽干,胸闷纳差,恶心厌油,目黄,身黄或无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则:利肝胆清湿热,凉血解毒。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味。丹皮6g、山栀子10g、白芍15g、当归10g、柴胡10g、茯苓12g、白术10g、甘草6g、丹参30g、黄芪30g、秦艽15g、板蓝根15g、二花15g、连翘15g、公英15g、败酱15g。临床报道:用逍遥散为主治疗无黄疸型肝炎253例。一般症状为肝区疼痛,口苦咽干,神疲乏力,胸闷气短,恶心厌食。疗效:肝功能恢复正常者36例,好转139例,总有效率占68.8%(《广东中医》1960年8期)。

(二)肝郁脾虚主症: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可因情志变化而增减,面色萎黄,纳食减少,口淡乏味,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弦。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方药: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甘草6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2g、甘草6g、丹参30g、黄芪30g、黄精20g、郁金6g、当归10g、板蓝根15g、秦艽15g、陈皮6g、香附10g。

临床报道:赵氏采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治疗肝炎后肝硬化50例,方用柴芍六君子汤配合乌鸡白凤丸和大黄虫丸,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88%[《江苏中医杂志》1988;(6):9]。

(三)肝肾阴虚主症:胁肋疼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耳鸣,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则:养血柔肝,滋阴补肾。方药:一贯煎加味。北沙参15g、麦冬10g、当归10g、生地黄12g、枸杞子10g、川楝子20g、元胡10g、丹参30g、黄芪30g、白芍15g、秦艽15g。临床报道:张××,男,44岁,机关干部。病已一载,肝脏肿大持续在肋下2.5~3cm,脾未触及。查肝功无明显异常。主诉,两胁滞痛,右肋为甚,脘腹填胀,倦怠乏力。曾服疏肝理气化湿祛淤之方,达80余剂证情不减,形体消瘦,竟致口苦咽干,眩晕不寐,胁痛加剧,大便闭结。诊脉关弦尺弱,舌绛苔薄中裂。乃阴虚血燥,肝郁横逆之候。法当清滋柔润,以柔其刚怿之气。处方:北沙参4钱、大生地5钱、大麦冬3钱、甘杞子4钱、当归须1.5钱、煨川楝子1.5钱、川连3分、拌枣仁4钱、柏子仁5钱、生大麦芽1两、栝蒌仁(叮)5钱。连服5剂,腑气通畅胁痛大减,诸恙亦平。乃予原法出入,治疗一个多月,服药20余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肿亦缩小至1.5cm。(陈幼清《中医杂志》10.18.1963)

(四)脾肾阴虚主症:畏寒喜暖,少腹拘急冷痛。腹胀及下肢浮肿,食谷不化,甚则滑泻失禁,下肢水肿,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治则:健脾益气,温肾壮阳。方药: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党参10g、茯苓12g、甘草6g、生地12g、山药10g、山萸肉6g、丹皮6g、泽泻10g、桂枝10g、附子6g。临床报道:张×,男,30岁,1961年1月30日初诊。病史:两年来常有口苦,食欲不振,饭后腹胀,右胁疼痛,畏寒肢冷,腹胀,尿少,大便溏稀,每日1次~5次。下肢浮肿。到医院检查,脾大肋下3cm,质硬,腹水征阳性,两下肢凹陷性浮肿,黄疸指数12u。诊断为肝硬化并发腹水。13年前曾患急性乙型肝炎,经住院治疗后好转,但10年多来常有乏力,食欲不振。3年前曾做十二指肠引流,胆道造影及肝穿刺。诊断为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检查形体消瘦,面色黯黄无华,腹膨隆,双下肢浮肿,舌红,苔薄黄,脉弦涩。辨证: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治则:补肾健脾,疏肝理气。方药:山药3钱、山萸肉3钱、炒酸枣仁1两、生菟丝子8钱、青皮3钱、补骨脂3钱、党参3钱、砂仁3钱、白术4钱、茯苓4钱、香附3钱。2月15日诊:服药4副,小便明显增多,腹胀、浮肿减轻,食欲好转,大便每日1次,已不稀。原方加内金3钱继服。3月1日诊:服药10副多,腹水已消,稍感腹胀,右胁隐痛,舌苔脉象同前。原方加郁金4钱、生黄芪4钱,煎服法同前。12月2日来函诊:服药数十副,病情日渐好转,未再发生腹水,已恢复工作半年多(《刘惠民医案选》)。

(五)瘀血阻络主症:面色晦暗,肝脾肿大,质地较硬,有蜘蛛痣,肝掌,女子经行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舌质暗紫或有淤斑,脉沉细涩。治则:活血化淤,散结通络。方药:血府逐淤汤或膈下逐淤汤加味:桃仁10g、红药3g、生地12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6g、郁金6g、丹皮6g、大黄6g、泽兰10g、香附6g、枳壳10g、山甲10g、鳖甲15g、益母草15g。临床报道:除上述二方活血化淤、散经通络外,河北省中药研究所用活血化淤法治疗慢性肝炎,以丹参、参三七、当归、赤药、郁金等治疗,总有效率91.6%,并可改善肝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对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有双向调节作用[《黑龙江中医药》1985;(1):26]。

二、辨病施方辨病施方是传统治法和现代研究的有机结合,即在西医分型的基础上,根据分型的最常见临床表现参考中医辨证立方。而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可遵循裴正学教授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即“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在西医急黄肝、慢迁肝、慢活肝……等的分型下设定方,具体用药则采用“热则清之,寒则温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有时可多法联用,即在一张方剂中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补益脾肾,疏肝健脾等诸多方面。从现代西医学角度来看,这些原则蕴含着抑制病毒,调节免疫,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关键环节。如清热解毒具有抗病毒复制,消除炎症,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活血化淤药物具有抗肝纤维化,改善肝脏血液供应、降浊、退黄等作用;补益脾肾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纠正免疫缺陷;疏肝健脾能恢复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于1984年5月成立了以裴正学教授为首的乙型肝炎科研课题组,该课题组经过了4年的临床研究,对兰州地区2021例乙型肝炎进行了系统治疗和观察,并对其中429例乙型慢活肝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并设立了肝必复对照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87.53%,近期治愈率达34.94%,HBsAg转阴率39.9%,抗-HBe转阳率68.75%,各项指标的好转均较对照组明显,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参照乙型肝炎的治疗施治。

1.乙肝Ⅰ号适应证: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或症见乏力、纳呆、潮热、虚烦、脉沉细、舌质红、苔薄。肝脾肿大者多不明显,肝功化验正常。三系统查:HBsAg呈低比数持续稳定,抗-HBc阳性,抗-HBe阳性,HBeAg阴性,HBV-DNA-P阴性,HBV-DNA阴性。此型患者大多属于西医所谓之乙肝病毒携带者,亦有少数属于慢性迁延型乙型肝炎。方药组成:升麻、山药、藏红花、白芍、桂枝、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生甘草、栝蒌、葛根、乌梅、白花蛇舌草、野菊花。

2.乙肝Ⅱ号适应证:症见口苦、咽干、胁痛、腹胀、心烦、脉弦数、舌质红、苔微黄腻。此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自觉不能坚持工作,肝脏多可触及,脾脏常不肿大,肝功能可见轻度损伤,个别病人可见中度损害,血浆蛋白电泳多属正常范围。三系统查:HBsAg比数通常较高,抗-HBw阴性,HBV-DNA-P阳性,HBV-DNA阳性。此型患者大多属于慢性迁延型肝炎之发作期,一部分急性乙型肝炎亦属此类。方药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党参、大枣、甘草、丹参、木香、草蔻、虎杖、茵陈、板蓝根、威灵仙、晚蚕砂、木瓜、香附。

3.乙肝Ⅲ号适应证:乏力、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腹胀,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细。表现肝功能异常,属于慢性损害,如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方药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香附、川芎、丹参、黄芪、当归、秦艽、板蓝根、黄精、郁金。

4.乙肝Ⅳ号适应证:肝区疼痛或同时出现左右胁下疼痛者。方药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香附、川芎、丹参、木香、草蔻、元胡、川楝子、制乳没、大黄、黄芩、黄连、公英、败酱、川椒、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