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4546400000001

第1章 导言

开宗明义,我写的是军阀,而且是民国的军阀。

中国人在认识一件事物前喜欢先定性。就说咱小时候吧,咱是怎么看明白一部电影的?不是首先分清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吗?分清了这点,咱就能据此判断哪些事儿是好事儿,哪些事儿是坏事儿——简单说,好人做的一定是好事,坏人做的一定是坏事。当然,咱长大成熟后就明白了,这个社会复杂得很,好人和坏人哪有那么容易区分?好事和坏事哪有那么容易区分?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我们又引入了一个概念——立场。有了立场,事情就有了判断的凭据。总之,这事如果对这个立场上的人不利,那就是坏事儿,如果对这个立场上的人有利,那就是好事儿。

引申开来,中国数千年的史书其实就是那么写的。只是呢,我们的封建统治者们喜欢玩点障眼法,比如说,他们的史书明明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写的,但是,他们偏偏要将自己的立场强加在人民身上,好像统治者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统治者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劳动人民,怎么会跟人民有一样的立场呢?所以说,史书嘛,都是有政治立场的——尽管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试图淡化这种政治立场,试图将史书上所写的东西所评判的东西当成普世真理,但是,我们都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看,评判就是不同的,尤其历史这个东西,哪有所谓普世真理可言?

当然,民国军阀这段历史也无法免俗。民国和军阀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脸谱化现象最严重的两个概念了——民国是什么?民国那是劳苦大众生活得水深火热,被各种反动政府残酷剥削压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旧社会!最近流行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宅门戏,大家也想必注意到了,这种戏的背景一般选在民国,为啥呢?不就是因为民国的传统色调跟这种戏比较合拍嘛!总而言之,民国在咱的印象里,不是什么好时代,两个字概括——阴暗。军阀是什么?电影里常见的形象,大抵是穿着一身人模狗样的旧式督军服,头顶高帽,脚踏军靴,腰里别着军刀,嘴上留着八字须,言辞粗鄙,气焰嚣张,巧取豪夺,不可一世。当然,这个形象同样也是相当不咋的。于是,当民国和军阀这两个概念合在一块儿,大家想,那是什么概念?那就是敲骨吸髓的魔鬼啊!

民国军阀为啥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呢?还是两个字——立场。历史这玩意,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那就是不同的景致。民国军阀这段历史事过境迁这么多年,也没必要非得苦大仇深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来看,同志们,现在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了!我选的立场是,一个事外人的角度。由于民国军阀是政治场上混饭吃的人,所以我的评判标准分为两部分,一是咱日常生活评价人或事的标准——原因是,政客他也是人啊;二是属于政客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特评判逻辑——原因是,政客毕竟不是一般人啊。

所以说呢,大家读的我写的民国军阀,是与以往的感觉完全不同的民国军阀,总之不会是那种看着很近实际很远的感觉,我会将他们的特质原原本本清清楚楚给大家展示在面前。我会让大家知道,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生活在怎样的一个江湖,他们如何在这个江湖里打滚。

然后咱谈谈民国军阀都哪些人。民国军阀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有能力争夺中央权柄的军阀。典型的,北洋军阀(袁世凯死后分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个派系),国民党新军阀(蒋系、冯系、晋系、新桂系);二是在地方上小打小闹的军阀。最典型的,自然是西南军阀。而本书所写的民国军阀,当然就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军阀——北洋军阀,国民党新军阀以及西南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