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奇方名药
45724600000007

第7章 耳鼻喉科常见病症(1)

外耳湿疹

“概述”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以小儿多见。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为瘙痒、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发作。外耳湿疹以外耳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特征,好发于耳后沟及耳廓皱折上下,也可蔓延到外耳道内或耳周皮肤。西医学认为外耳湿疹多因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受外用药物或其它过敏药物刺激所致,湿、热、化妆品、喷发染发剂、耳环以及鱼、虾、牛奶等均可成为致敏因素,外耳道长期脓液刺激也可引发。

中医将本病称之为旋耳疮,古代文献中又有黄水疮、月蚀疮、耳烂、浸淫疮等名称。将本病按其病程有急、慢性之不同,急性期多为风热湿邪浸渍,慢性期多为血虚生风化燥。风热湿邪犯耳:脓耳之脓液、汗水、泪液等浸渍,或接触刺激性物质,湿热邪毒积聚,引动肝经之火,内外合邪循经上犯,蒸灼耳廓肌肤而发病。血虚生风化燥:患病日久,营血耗伤,耳窍失养,加之血虚生风化燥,不能滋润耳窍肌肤,以致耳部瘙痒,缠绵难愈。

“治疗”

本病按其病程有急、慢性之不同,急性期多为风热湿邪浸渍,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主;慢性期多为血虚生风化燥,治以养血熄风润燥。

1.风热湿邪证

“症状”耳部皮肤瘙痒、灼热感,数日后出现小水泡,溃破后流出黄色脂水,糜烂,甚至可波及整个耳廓及其周围皮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一”消风散

“来源”《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10克,生地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知母12克,苦参6克,胡麻10克,荆芥10克,苍术10克,牛蒡子10克,石膏30克,木通6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荆芥、牛子、防风、蝉衣祛风止痒;苍术、苦参、木通以祛湿;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生地、当归凉血散血。全方合用,可清热祛湿,疏风止痒。

“按语”本方用于风重者。

“方二”萆薢渗湿汤

“来源”《疡科心得集》

“组成”萆薢10克,薏苡仁30克,黄柏10克,赤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滑石20克,夏枯草15克。

“功效”清热燥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柏、萆薢、滑石、泽泻、通草清热祛湿而解毒;茯苓、薏苡仁除湿和中;丹皮清热凉血。

“按语”本方用于湿重者。

2.血虚生风化燥证

“症状”耳部瘙痒,缠绵难愈,可伴有面色萎黄、纳差,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缓等。检查:外耳道、耳廓皮肤增厚、粗糙、结痂、皲裂。

“方一”地黄饮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生地黄20克,熟地黄20克,首乌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玄参10克,白蒺藜10克,僵蚕10克,红花15克,甘草6克。

“功效”养血熄风润燥。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熟地、当归、首乌养血;生地、丹皮、玄参、红花凉血活血;白蒺藜、僵蚕祛风;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治血为主,而达治风的目的。

“按语”痒甚者,加蝉衣、地肤子、苦参等。

“方二”①参苓白术散合②四物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①炒扁豆3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怀山药15克,莲子肉12克,薏苡仁20克,砂仁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②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

“功效”健脾养血滋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四物汤滋阴养血。

“按语”本方适用于脾虚发病者。

外耳道炎及疖

“概述”

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是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另一类是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外耳道外三分之一,好发于夏秋季,是外耳道软骨段毛囊、皮脂腺被细菌感染所致,多为单发。

中医将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特征的疾病称为耳疖;而将弥漫性外耳道炎为外耳道的弥漫性炎症称为耳疮。耳疖、耳疮病因相似,外因多与风、热、湿邪侵袭有关,内因多责之于肝胆湿热。风热毒邪乘虚侵入,蒸灼耳窍,瘀滞脉络而发为本病;因污水入耳,脓耳脓液浸渍而发病;湿热邪毒壅盛,引动肝胆湿热,循经上乘,蒸灼耳道,壅遏经脉,气血凝聚,逆于肌肤而发病,临床上耳疖多偏热毒,耳疮偏于湿热,久病不愈,阴血耗伤,耳窍肌肤失于濡养,血虚耳燥而致耳疮。

“治疗”

1.风热邪毒证

“症状”耳部灼热疼痛,在张口、咀嚼、或牵拉耳廓、压迫耳屏时疼痛加重;全身或见发热、恶寒等风热表证;检查见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和;或弥漫性红肿,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

“方一”①五味消毒饮合②银翘散

“来源”①《医宗金鉴》②《温病条辨》

“组成”①金银花2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2克,天葵子10克,②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前方解毒消肿,后方疏风清热。

“按语”可加夏枯草、花粉消肿解毒。

“方二”银花解毒汤

“来源”《疡科心得集》

“组成”金银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犀角10克,赤茯苓10克,连翘15克,丹皮10克,黄连6克,夏枯草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连翘、丹皮解毒消肿,犀角、赤茯苓解毒平肝,黄连、夏枯草平肝清热。

“按语”本方对耳疮偏于风热湿邪外袭者疗效最好。

2.肝胆湿热证

“症状”耳部疼痛较剧,痛引腮脑,或有听力减退;全身或伴有口苦、咽干、便秘、发热等;检查见患侧耳屏压痛,在张口、咀嚼、或牵拉耳廓、压迫耳屏时疼痛加重,外耳道局限性红肿,高突如椒目;或弥漫性红肿,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

“方一”龙胆泻肝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

“功效”清肝泻火,清热利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清泻肝肺火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小便,引热外出;生地、当归滋阴养血,祛邪而不伤正。

“按语”耳疖脓已成者加皂角刺、穿山甲以祛瘀排脓。

“方二”仙方活命饮

“来源”《外科发挥》

“组成”金银花20克,天花粉15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穿山甲6克,皂刺10克,贝母10克,陈皮10克,防风6克,白芷10克,生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天花粉、生甘草清热解毒;当归、赤芍活血散结;乳香、没药散瘀止痛;穿山甲、皂刺活络消肿;贝母、陈皮化痰散结;防风、白芷祛风止痛。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功效。

“按语”本方多用于热蕴成脓者。

3.血虚化燥证

“症状”病程较长,耳痒、耳痛反复发作;全身症状不明显,舌淡,苔白,脉细数;检查外耳道皮肤潮红、增厚、皲裂,表面或见痂皮。

“方一”地黄饮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生地黄20克,熟地黄20克,首乌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玄参10克,白蒺藜10克,僵蚕10克,红花15克,甘草6克。

“功效”养血润燥。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熟地、当归、首乌养血润燥;生地、丹皮、红花、玄参凉血活血;僵蚕、白蒺藜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可加生地、麦冬、天冬等滋阴润燥。

耳带状疱疹

“概述”

耳带状疱疹是指发生在外耳及耳周皮肤的带状疱疹,临床以耳痛、外耳疱疹,甚至耳聋、眩晕、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本病多为单侧发病,青年及老年患者居多。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侵入并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内,潜伏呈休眠状态,当机体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损或抑制而发生功能低下时,即可激活病毒而发病。由于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所以临床上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剧烈疼痛,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上有疱疹,患侧有面瘫及轻重不等的耳鸣耳聋等听觉症状,耳内及耳周灼热感,疼痛剧烈,严重者可出现口眼歪斜、耳鸣耳聋、眩晕,耳廓、外耳道、乳突部皮肤出现疱疹。

中医学认为本病外因多因外感毒邪,邪毒稽留体内,与气血相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所致,内因则为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致使邪毒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遏经络,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痛。

“治疗”

1.邪毒外袭证

“症状”耳甲腔、外耳道或耳后完骨皮肤灼热、刺痛感。检查见局部出现针头大小疱疹,疱疹周围皮肤潮红。可伴有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方一”银翘散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淡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薄荷疏风散邪。全方合用可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按语”临证可加龙胆草、黄芩、板蓝根、栀子以清热解毒可加半支莲、白花蛇舌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口眼歪斜者,选加僵蚕、全蝎、蜈蚣、蝉蜕、桃仁、红花、地龙等,以祛风活血通络。

2.肝胆湿热证

“症状”耳部灼热,刺痛,疱疹增大、溃破、黄水浸淫、结痂。全身见口苦咽干,甚则口咽歪斜、耳鸣、耳聋,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一”龙胆泻肝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

“功效”清泻肝胆,解毒利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龙胆草苦寒泻肝胆之火;黄芩、栀子清热解毒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养血滋阴。柴胡引诸药入肝胆经;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灼热、刺痛明显者加野菊花、败酱草、紫花地丁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大疱性鼓膜炎

“概述”

大疱性鼓膜炎亦称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是鼓膜及其相连续外耳道皮肤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的流行期,亦可散发,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多为单侧发病。一般认为本病为病毒感染所致,少数病例与肺炎支原体感染、药物或物理刺激以及变态反应有关。临床突发耳深部剧烈疼痛,伴耳内闷胀感,可有轻度听力下降。鼓膜及其邻近外耳道皮肤充血,常于鼓膜后上方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色或紫红色血疱;有时几个血疱可融合成一大疱。血疱位于鼓膜表层内,内含血液和血浆,血疱破裂时可流出少许血性渗出液,形成薄痂而渐愈,轻者血疱内液体可被完全吸收。本病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较好。若失治误治可影响听力。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时邪外袭,肝胆火毒燔灼耳窍所致。

“治疗”

本病为病毒感染所致,病人主要表现为耳内剧痛,故治疗原则以抗病毒,缓解耳痛,防止继发感染为主。中药内服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为主。

1.风热时邪,上犯耳窍证

“症状”患耳疼痛剧烈,耳胀,听力减退。全身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干、鼻塞、喷嚏,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检查见鼓膜及其附近外耳道皮肤充血,鼓膜后上方见红色血疱,若血疱破裂,则外耳道可见血性分泌物。

“方一”①五味消毒饮合②银翘散

“来源”①《医宗金鉴》②《温病条辨》

“组成”①金银花2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2克,天葵子10克,②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银翘散疏风清热散邪,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合用共奏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之功。

“按语”病发早期及时应用本方,收效迅速。

2.肝胆火毒,燔灼耳窍证

“症状”耳部疼痛剧烈,痛引同侧头部及面颊。全身可伴有目赤,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检查见外耳道内段及鼓膜充血,鼓膜后上方可见血疱,若血疱破溃,则见外耳道有血性分泌物流出。

“方一”龙胆泻肝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

“功效”清泻肝胆,解毒泻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清泻肝肺火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小便,引热外出;生地、当归滋阴养血,祛邪而不伤正。

“按语”血疱溃破出血者,去当归,加丹皮、赤芍、白茅根等以凉血止血。

分泌性中耳炎

“概述”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冬春季多发。本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凡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达6~8周而未愈者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目前认为咽鼓管功能不良为本病的基本病因,此外,与感染、免疫反应有关。

中医学认为耳胀多为病之初起,耳闭则多为耳胀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由邪毒滞留而致,与脏腑失调有关。主要病因病机为风寒外袭,肺气不宣,津液不布,聚为痰湿,积于耳窍;风热外袭或风寒化热,首先犯肺,循经上犯清窍;肝胆湿热,上蒸耳窍,外感邪热,内传肝胆,或七情所伤,肝失调达,均可致肝胆湿热,上蒸耳窍而致耳胀耳闭;久病伤脾,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内困于耳而为病;火耳胀反复,邪毒滞留耳窍,气血瘀滞,脉络受阻,耳窍闭塞而为病。

“治疗”

本病初期多为实证,临床辨证多属风邪外袭或肝胆湿热;病久多为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多属脾虚失运,湿浊困耳,或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应注意通窍法的运用。

1.风邪侵袭,痞塞耳窍证

“症状”耳内胀闷感、堵塞感或胀痛感,可有耳鸣,自听增强,按压耳屏耳堵塞感减轻。早期全身可伴有鼻塞、流涕、多涕、发热、咽痛、脉浮数紧等症。检查见耳鼓膜微红,轻度内陷,或见鼓膜有液平面。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声阻抗检查异常。

“方一”荆防败毒散

“来源”《摄生众妙方》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12克,枳壳12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茯苓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散邪,宣肺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荆芥、防风、生姜、川芎辛温发散风寒;前胡、柴胡宣肺疏畅气机;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痰利水;羌活、独活祛风寒、除湿邪;人参扶正祛邪,体实者可减去。

“按语”本方适用于风寒证型者。

“方二”银翘散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桔梗、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豆豉驱风散邪,清利头目;芦根、淡竹叶、甘草清热生津。全方具有轻清宣,解毒消肿之功。

“按语”本方适用于偏于风热者。头痛加桑叶、菊花以清肝通窍;咳嗽咽痛加前胡、杏仁、板蓝根宣肺利咽解毒;堵塞感重加石菖蒲、薄荷、藿香、路路通等;中耳积液加车前子、木通以清热利湿。

2.肝胆湿热,上蒸耳窍证

“症状”耳内胀闷堵塞感,耳内微痛,耳鸣如机器声,自听增强。全身可见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局部检查见鼓膜内陷,周边轻度充血,或见液平面,鼓膜穿刺可抽出黄色较粘稠的积液。听力检查呈传音性聋,鼓室压图多为B型。

“方一”龙胆泻肝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

“功效”清泻肝胆,利湿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清泻肝肺火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小便,引热外出;生地、当归滋阴养血,祛邪而不伤正。

“按语”可加入芳香通窍、化湿通窍之品,如辛夷、细辛、石菖蒲、藿香等。

3.脾虚失运,湿浊困耳

“症状”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听力逐渐下降,耳鸣嘈杂。全身可伴有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肢倦乏力,舌淡胖,脉滑数或细缓。局部检见鼓膜内陷,浑浊,增厚,鼓膜穿刺可抽出积液。鼓室压图多为B型或C型。

“方一”参苓白术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炒扁豆3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怀山药15克,莲子肉12克,薏苡仁20克,砂仁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健脾利湿,化浊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四君子汤补气健脾;白扁豆、薏苡仁健脾利湿;山药、砂仁行气补脾;桔梗载药上行。

“按语”耳窍积液粘稠量多者,可加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湿;积液清稀而量多,宜加泽泻、桂枝以温化水湿。

4.邪毒滞留,气血瘀阻证

“症状”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甚则如物阻隔,听力减退加重,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检查见耳鼓膜内陷明显,动度减轻,混浊。听力呈传音性聋,鼓室压图多为B型。

“方一”①通气散加②通窍活血汤

“来源”《医林改错》

“组成”①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赤芍3克,②川芎3克,桃仁6克,红花9克,麝香0.15克,老葱6克,白芷12克,石菖蒲9克,全蝎5克,地龙9克。

“功效”行气活血,通窍开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通气散中柴胡为少阳主药,气味轻清,升提气机,有引经和开窍双重作用;川芎入肝经,内上达巅顶,为血中之气药;香附入肝胆经,气香能散,味苦能降,为气中之血药。通窍活血汤中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老葱、麝香辛香走窜之力雄厚,能通窍;生姜、大枣补益气血以扶正。

“按语”病久者,可加黄芪以行气活血开窍。

耳鸣与耳聋

“概述”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有时患者自觉鸣声来自头颅内部,可称为“颅鸣”或“脑鸣”。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程度轻者也称重听;重者全然不闻外声,表现为耳鸣耳聋,耳鸣耳聋可以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可单耳发病,也可双耳发病。耳鸣可以为间歇性,也可以为持续性。耳聋轻者听音不清,重者完全失去听力。

耳鸣耳聋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外感六淫之邪,脏腑实火,痰饮瘀血,上扰蒙蔽清窍所致;虚证多由脏腑虚损,清窍失养所致。其主要病理机制有外感风热,或情志失调,气郁化火火蒙蔽清窍;情志抑郁,气滞血瘀;暴力损伤,瘀血内停;肾精亏损失养。总之,耳鸣耳聋与肝胆脾肾的关系更为密切,清代名医叶天士指出“本虚失聪治在肾,邪干闭窍治在胆”。

“治疗”

1.风热侵袭证

“症状”突起耳鸣,如吹风样,听力下降,或伴有耳胀闷感。全身可伴有发热恶寒、鼻塞、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

“方一”银翘散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桔梗、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豆豉驱风散邪,清利头目;芦根、淡竹叶、甘草清热生津。全方具有轻清宣,解毒消肿之功。

“按语”蝉衣、石菖蒲疏风通窍;无咽痛、口渴可去牛蒡子、淡竹叶、芦根;伴鼻塞、流涕者可加苍耳子、白芷;头痛者加蔓荆子。

“方二”蔓荆子散

“来源”《东垣十书》

“组成”蔓荆子10克,杭菊花10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前胡10克,茯苓10克,木通10克,升麻10克,石菖蒲10克,甘草10克。

“功效”疏风散邪,宣肺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蔓荆子、甘菊花、升麻轻清上浮,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生地、赤芍、麦冬养阴凉血;木通、赤茯苓、桑白皮清热利水祛湿;前胡既可助桑白皮化痰利水,又可助蔓荆子宣散。综观全方,疏风清热凉血及利水祛湿而排脓巧妙结合可达治疗目的。

“按语”风盛者,加荆芥、防风,加强驱风散邪之力。

2.肝火上扰证

“症状”耳鸣如闻潮声或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多在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耳鸣耳聋加重。全身伴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尿黄便秘,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肝火上炎之证。

“方一”龙胆泻肝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

“功效”清肝泻热,开郁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苦寒直折,清泻肝胆;柴胡疏肝解郁;车前子、泽泻、木通利湿清热,导热下行;生地、当归养阴清热,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石菖蒲通窍。全方共奏清肝泻热、开郁通窍。

“按语”本方用于肝火轻者。

“方二”龙胆泻肝汤基础上加大黄、芦荟、青黛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大黄8克,芦荟12克,青黛10克。

“功效”清肝泻热,开郁通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苦寒直折,清泻肝胆;柴胡疏肝解郁;车前子、泽泻、木通利湿清热,导热下行;生地、当归养阴清热,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加大黄、芦荟、青黛增加清热解毒之力。

“按语”本方用于肝火盛者。

3.痰火郁结证

“症状”耳鸣耳聋,耳中胀闷,头重头昏,或见头晕目眩。全身伴见胸脘满闷,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