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灰树花
45773700000035

第35章 配制培养料时应掌握哪些关键技术?

培养料配制是灰树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配制过程技术 失误,造成基质酸变,使菌袋成品率丝生长不茁壮,直接影 响产量和质量。在培养料配制时,应掌握几项关键技术。

(1)拌料力求均匀。培养料是由多种不同组份混合而成的, 若拌料不均匀,培养料养分就不均衡,接种后有的菌丝生长 不整齐。特别是对营养丰富的玉米粉、麸皮等辅料,遇水易 结团,若拌料不均匀,导致局部碳氮比例失调,菌丝难生长 或生长过盛,不出菇,还有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遇水 成小颗粒,同样影响菌丝生长。因此,配料时要做到“三均 匀”,即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酸碱度均匀 。

(2)操作速度要快。代料栽培灰树花多在气温较高的秋季制 栽培袋,常因拌料时间较长,使培养料发生酸变,接种后菌 袋成品率不高。特别是加糖的培养料,极易发酵变酸。因此 ,当干物质加入水分后,从搅拌到栽培开始,要求在2小时内 完成拌料作业。当天拌料,及时装袋灭菌,避免基质酸变。

(3)适量加水调湿。由于原料和辅料物理性状不同,干湿度 不等,配料气候与场地有别,所以加水调湿必须灵活掌握, 切忌过干过湿。简易测试法是用拇指、食指捏一小团混合料 ,稍用力见有水渍,或随意抓一把混合料,稍用力紧捏,指 缝中有水渍,但不下滴,伸开手指,料在掌中成团,这种状 态的混合料含水量为60%左右,即含水量适中。若料在掌中 成团即裂,掷进料堆即散,表明太干,加水调节;若手握料 指缝间水珠成串下滴,表明太湿,此时不宜加干料,以免配 方比例失调,一般是把料摊开,让水分蒸发至适度即可;若 手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且能下滴1~2滴时,说明混合料的含 水量为63%左右,不需另行处理。有条件的可添置水分测定 仪进行测定。

(4)调节酸碱度。调节酸碱度一般用广谱试纸测定氢离子浓 度(pH值)。若培养料偏酸,可用5%的石灰水调节中和;若 培养料偏碱,可加入3%盐酸溶液中和,直至适度为止,但这 种偏碱现象不多见。在生产实践中,若不是水质问题,一般 都不需要调节。测定时,用一片pH试纸插入培养料,试纸受 潮后抽出,马上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即知。

(5)杜绝杂菌污染源。在培养料配制中,为避免杂菌繁衍, 必须从原料入手,要求原料干,无霉变,在配制前置于烈日 下曝晒l~3天,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死存放过程感染的部分 杂菌。拌料应在晴天气温低时进行,速度要快,均匀,装料 后及时灭菌,避免基质变酸,杂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