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宇宙探秘之最
45848000000107

第107章 世界上最早的彗星运行图

南京博物院珍藏的两块盱眙木块星相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彗星运行图。

彗星,通常也叫扫帚星,古代称妖星,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它形状很特别,远离太阳时,是一个发光的云雾状的小斑点;接近太阳时,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中间近乎圆形透明发光的部分是“彗核”,彗核周围的雾状物是“彗发”。由于太阳风和太阳辐射的压力,彗发的气体和尘埃被推开,向一个方向延伸,形成“彗尾”。宇宙中彗星很多,但肉眼能见到的彗星却很少。因此,在古代,除日食、月食以外,最令人惊异的天象就是彗星的出现。彗星的出现,往往被人们视作不祥之兆,认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灾难。所以,古代中国人常常把彗星和灾异一起记录下来。

彗星1974年8月在江苏盱眙县的东阳古城址东南约200米处的一座西汉古墓出土了木刻星象图。该图共有两块,纵向模置棺盖上。一块长188厘米,宽45.3厘米,厚3.5厘米。左方刻圆日与金乌,金乌的头尾在圆日的两边,上首和右首分布9个小日,左上一人捷奔,类似“羿射九日”。右方刻有圆月,月中有蟾蜍角排列,日月之间有三条鱼形图案。另一块长188厘米,宽28.2厘米,厚3厘米。主体是两条带翼的飞龙。左方排列三颗三角形的星辰,以线条连接;右方亦有高低参差的三颗星辰。其中一个人前面有一个头部尖锐、尾部散开,形状像扫帚的东西。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该图上彗星的尾部被月球遮掩一部分,这说明当时天文学家已经认识到彗星比月亮距离地球更为遥远。

据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员考证,上述星象图与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一颗彗星纪录大至吻合,从而断定其为彗星运行图,运行轨迹由东向西。在这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认公元66年的耶鲁撒冷彗星图是最早的彗星运行图,而盱眙东阳出土的星相图比它还早110年。该图被定名为“盱眙星象图”,属国家一级出土文物,现藏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