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家
45923500000033

第33章 朱自清

朱自清,生于 1 898 年,卒于 1 948 年,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东海县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

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 年开始写诗,1921 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至 192 5 年去清华大学任教前,出版了诗集《踪迹》和诗合集《雪朝》第 1集。

其中《送韩伯画往俄国》、《光明》、《羊群》、《赠 A· S》等,暴露了社会的黑暗,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革命者的赞美长诗《毁灭》等抒发了探索人生道路过程中的苦闷孤独的情绪。这些诗明快朴实,深沉柔美,洋溢着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清华时期主要从事散文创作,著有《背影》、《你我》等散文集。其中的《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等,或在细腻优美的景物描绘中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或在平易亲切的叙述中表达对亲人的深沉怀念;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创造了诗意浓郁的艺术境界,为其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抗战爆发后,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其间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同时写有《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杂文集。19 48 年 8 月 1 2 日病逝前嘱告家人,宁愿饿死也绝不领取美援面粉,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