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白貔记
45924700000049

第49章 羊汤馆

老六的羊杂汤馆是从摆地摊干起来的。

几年来,老六和老婆双双下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试着在小区门口的一块空地上摆上了羊杂汤摊子,陈设极简陋,几张小矮桌,几个马扎。

但老六的羊杂汤很快火了起来,小矮桌从几张增加到十几张,后来,又增加到了几十张。每天一大早,他的羊汤锅周围坐着一大片人,吵吵嚷嚷,煞是热闹。

大家都爱喝老六的羊杂汤,是有道理的。一是老六的汤好,全是羊腿骨从中间断开,露出白生生的骨髓后下锅熬的;二是老六舍得下本,购买的是整套的羊下货,羊头羊肚羊心等好东西一样不缺。不像有的小摊贩,为了省钱,只买些羊肺羊肝等便宜货。

几年后,老六买了两间临街的二层楼房,一楼作羊汤馆,二楼居住,总算安顿了下来。

羊汤馆开业后,因为卫生条件和就餐环境有了很大提高,老六的生意更加红火了,餐馆里天天人满为患,每天都从早上七点忙到九点多。

羊杂汤是早餐,所以,一到了中午和晚上,老六的羊汤馆就变得冷清了,只有少数不愿回家吃饭又没有饭局的人才到这里来对付一顿。

老六很苦恼,就常把这事儿给来喝羊汤的客户念叨。后来,一个做生意的客户给他出了个主意:早上卖羊汤,中午和晚上卖凉拌菜和炒菜,要突出特色,以羊为主。这个主意让老六茅塞顿开,做羊身上的菜,咱拿手呀!

老六开始在早餐时给客户们做宣传工作,让他们中午或晚上来尝尝他做的扒羊脸、羊肠炖豆腐等特色菜。果然,就陆续有人来了,老六用心做菜,很快就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中午和晚上餐馆里也忙了起来。

忙了几天后,老六一算账,嘿,这做菜比卖羊杂汤的利润可高多了。

不久,老六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做菜需要的原料多,羊下货里的好东西如羊肠、羊肚、羊脸等又是人们爱点的菜,所以,每天进的全套下货里,这些东西都早早卖光,而其它如羊肺羊肝等东西,每天都剩下不少,日日积累,冰箱里都塞满了。怎么办呢?再这么下去,冰箱里都盛不下了,如果不整套购买下货,只买羊脸等上等货,会增加不少成本。老六思来想去,决定调整羊杂汤里羊杂的比例,多放羊肝羊肺,少放羊脸等好东西。因为喝羊杂汤的人多,采取了这个办法后,冰箱里积累的羊肺羊肝很快就下了大半。老六尝到了甜头,从此,羊杂汤里放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了,而省下来的这些好东西,全部用到了做菜上,每天的收入都很可观。

因为每天都有可观的进项,老六忙得特别开心。每天早中晚三餐时间,他都在灶间手脚不停地忙碌着,尽管很累,但他却干得很起劲。

慢慢地,老六觉得自己开始不那么忙碌了,竟然有了喘口气、抽支烟的时间,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老六惊异地发现,自己在灶间已经基本无事可做了。他来到前面的餐厅,发现吃饭的只有几个人。这时节,天气已经转凉,根据多年的经营经验,这应该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为什么会没有人来呢?

没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以后的几天,不但早上喝羊杂汤的人少多了,连中午和晚上来吃菜的也不见了。老六很着急,但又毫无办法。

这一天早晨,已经八点多了,老六的羊汤馆空无一人。老六正想舀碗汤自己吃饭,一个老主顾带着孩子走了进来。老六赶紧招呼着,忙不迭地端汤、拿火烧。

那老主顾也不和老六搭话,只催着孩子快点儿吃。

老六在一旁的空座上坐着,忍不住问,您咋这么长时间没来?

老主顾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说,不瞒您说,就这,还是在韩氏羊汤馆坐不下了才来的。

老六恍然大悟,原来,人家都换了地方吃饭了。

老六问,怎么不来这了?我的羊汤不好?

老主顾放下汤匙说,你既然问了,我就实话实说吧,你这羊杂,全是些肺子和肝,好东西基本见不到,这样的羊杂汤谁喜欢喝?

老六说,我做的菜用的可全是好东西,怎么也都不来吃菜了呢?

老主顾慢悠悠地说,你的招牌是羊杂汤,中午和晚上来你这里点菜喝酒的,大多都是早晨喝汤的熟客,说白了,都是羊杂汤引来的人,现在你的羊杂汤没人喝了,以前靠羊杂汤聚起的人气也就没有了呀!

(《雨花》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