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加工秸秆饲料
45968600000077

第77章 饲喂秸秆饲料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用氨化等秸秆喂反刍家畜时,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1)驯饲方法。刚开始饲喂氨化秸秆时,有的家畜可能不习惯采食。这就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种适应过程称之为驯饲。开始驯饲时要少给勤添,逐渐提高饲喂量,一般经过1周就能适应。当第一次饲喂出现不肯采食时,只要不喂给其他饲料,由于饥饿,下一次饲喂也就采食了。对于产奶牛,开始阶段可以将氨化秸秆与其他粗饲料掺和饲喂,一旦习惯,也就能大量采食了。

(2)放净余氨。秸秆氮化处理后,施加氨源中仅有30%~40%的氮与秸秆相结合,其余的氨则呈游离状态存在,即余氨。饲喂前,必须将秸秆中的余氨放净,否则不但氨化秸秆的适性差,而且动物采食后瘤胃中会产生大量氨,容易引起动物氨中毒。放氨的方法是选择晴朗无雨的天气,打开氨化窖或氨化垛,摊放1~2天就可以饲喂家畜了。

余氨的放净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是否打捆及秸秆捆大小、天气状况、氨化时的加水量等,对于打捆秸秆,在无风、潮湿的天气时放氨,余氨挥发较慢,氨化时加水量过多也不利于氨的挥发。在这些情况下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放净余氨,具体时间要因时因地而定。

(3)霉烂秸秆不能喂家畜。在氮化过程中,由于空气进入氨化窖或氨化垛,有时会引起部分秸秆发霉变质。饲喂家畜前,应剔除霉变秸秆,否则会引起中毒。据研究,霉菌素对家畜危害很大,轻者可影响家畜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妊畜可引起流产或死胎,重者可导致家畜死亡,造成生产损失。因此,霉烂的秸秆千万不能饲喂家畜。

(4)饲喂氨化秸秆的安全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饲喂氨化秸秆不会影响家畜健康,也不会对正常的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影响。据报道,用氨化秸秆喂牛,牛的体温、脉搏、呼吸等均正常,除了血糖和血液尿素氮浓度较高之外,其余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