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246

第246章

“我有几个想法,仅仅只是想法!”我看着东门,“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让每个人都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尽可能的提高生产效率,在大自然允许的情况下,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生活物资,这是第一个!如果是这样,就少不了商人,让商人将需要的东西送到需要的人手中!第二个想法,就是……我们不仅仅要向自己家的土地要东西,还应该向周边的地方要东西!第三个想法,就是要给我们汉民族寻找更多的土地……只是那必须建立在第二个想法的基础上……”

东门打断了我的话:“公子,第二个想法,你可是想要……扩张?这……不合圣人之道,汉武帝穷兵黩武,结果使大汉盛世过早结束……”

“是的,我想过,战争!用战争来解决汉民族资源不足的问题,也用战争来解决边上的游牧民族问题……然而我也知道,战争不可轻提,十年之内,我大兴朝经不起大规模的战争!”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想要得到的,是贸易!与周边国家,互通有无——甚至通过丝绸之路,将我们富余的东西送到更远的地方去!比如一匹丝绸,我们这些地方,只能交换一担粮食,但是送去了吐蕃,就能换回一头牛!比如我们这里的一个小花瓶,在我们自己这里,只能换几十斤稻米,但是送到吐蕃,就可以换回两只羊!通过这种其实不等价的交换,为汉民族积攒更多的生活必须物资……简单来说,这就是贸易掠夺!我想尽可能让大家熟悉这样的一种模式,并且,通过这种模式,让边塞的少数民族中的贵族阶层,对我们产生足够的依赖性!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将狼变成看门的狗!然而……现在,那一场大战,我不知输赢,也不知那场大战什么时候来!我……要抓紧,抓紧将这个模式推行下去,至少在我鄯城县,要做出例子,让天下的人知道,要得到生活物资,除了向土地索取,其实还有别的思路!而且,现在手上有这样一批物资,正得其便……所以,我不想拖了,也不能拖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我才发觉,自己说得太快了,也不知东门能不能听懂!深深吸气,我才说道,“我一定要在这场大战到来之前,将这批丝绸送到吐蕃去,将牛羊带回来!”

东门看着我,猛然站起来,对我深深鞠躬:“公子远见,东门自认远远不如!公子既然有这等想法……东门也陪着公子……详细谋划!”

接下来的日子,异常紧张。将得到的这批生丝发下去,让农户都写下了具保文书。平均每人领三匹绸缎的生丝,约定到规定的期限送上两匹绸缎。剩下一匹绸缎的生丝,就当做工资。当然农妇也可以将三匹绸缎都缴纳上来,那第三匹绸缎就按照市价算钱给她们。

又走了一遍鄯城县的染布作坊,又花钱从鄯州城里找了几个能染布的高手。日夜忙碌,将送上的丝绸一批一批的染起来。钱不够用,又将鄯城县里少有的几户商人召集起来,向他们要集资。虽然许诺说将来不但有本钱还能给分红,几户商人还是有些紧张的神色。好在玉状元的名声够响亮,县太爷的名声也够唬人,这些商人虽然紧张,还是咬牙切齿的拿出钱来让我花用。与他们立下文书,让他们拿着回家。

紧锣密鼓忙了两个月,第一批丝绸终于送出了边关。为了保证这批货物的安全,又贿赂了吴定国一些东西,让吴定国派出人马来护送。我将一应事务都交托给鄯城县名声最大最好的那个商人名叫胡濙的,与他做了一些约定,又让几户出钱的商人都各自派了代表同行。对那个胡濙,其实也不是十分放心,不过看他全家都住在我鄯城县县城内,再不放心也放心了。

看着商队越行越远,我悠悠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着东门:“两天没有问你了……京城那边,关于税法的问题,有声音了没有?”

东门轻轻笑了一声,叹气道:“公子,我与欧阳毅,每天晚上都要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就公子你,忙着做生意,居然一点都不关心。”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我这不是因为忙着呢。其实……有你们在支撑着,我也放心。”

东门笑道:“真不知道公子是商人还是官。京城那边,有一个《晋州娱乐报》在做中转站,消息也还算灵通。现在也全靠了那个娱乐报,在民间声势上,公子未曾落在下风。只是七天前,京城那边,也出现了一张报纸,叫《长安时报》,开始与公子打笔墨官司了……”说着话,就走向书房,从抽屉里掏出一张报纸来,递给我,道:“昨天才送到的,公子可以看看内容。”

我打开看了一看,不由笑道:“比我们的报纸差多了。”

办报纸,最重要的是时效性。如果是原先的这个雕版印刷,根本办不出报纸。《晋州娱乐报》能办出来,全靠的是我拿出来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关键,就是油墨的配方。其他技术可以偷学,但是油墨的配方,我却是一直都严格保密。所以看到这张报纸,字号比我们的大得多,油墨也不均匀,有的地方淡,有的地方浓,我就不由失笑。这叫报纸?比我前生小时候老师们亲手刊刻的蜡纸试卷也有所不如。

东门也笑道:“这报纸比我们的要粗糙,但是关键,人家是免费奉送的。”

我惊讶道:“免费奉送?好大的手笔,却是谁来与我玩这个?”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纸张却是不得了值钱,免费奉送,就是纸张也是了不得的一笔支出。

东门笑了笑,伸手将报纸的报头遮住,道:“公子且猜猜,是谁来主办这个报纸?”

我苦笑道:“这可考倒我了。我这道奏章出来,天下反对我的有钱人也不知有多少,其中也不乏有学问的。要我将天下有钱又有闲还有几分学问的人一个个数下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猜中。”

东门笑道:“我们这份娱乐小报,摆在明面上的主编,不过是一个落第举子而已,实在上不了台面。这些两个月,全靠着公子的文章与有关公子的奇闻轶事支撑着。人家要办报纸,在主编方面就压了我们一头,请来的主编,是翰林学士文士奇!虽然是一个致仕的翰林学士,但是身份地位,却将一群书生举子,都镇住了!”

我吞了吞口水,说道:“能将文士奇请来做主编……这位幕后主使,一定是三品以上大员了。家里又必须有钱才能支撑。这样算下来,朝廷之中,至少也还有五六人符合条件……告病在家的首相大人之外,至少还有五个人有这个嫌疑。甚至……连兵部叶尚书,也有这个嫌疑。”

东门苦笑道:“公子猜测不错。这个幕后的老板,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江退之江大人。江大人可是江南大户,手中的田地,至少有那么几千亩,自然要竭力反对。”

我拿起报纸,翻看了几眼:“文章倒是不错,引经据典的,只是……这样的报纸,不如我们的报纸多了。”

与我们的娱乐小报相比,这份报纸,就可以算是比较正经的学术类报纸了。虽然制作粗糙了一点,但是内容,居然是正正经经的政论文。三篇文章,从商周井田制说起,引经据典说明人头税的重要性不可改变性。看了看署名,却不由怔了怔,说道:“这三个作者,全都是无名之辈。”

东门笑道:“我们这边执笔的都是市井小人落魄书生,他们若是这么早就将紧要人物派出来,不是丢脸了么。”

我不由笑了笑,说道:“我们这边,要派也派不出人了。”心中也知道,朝廷之中的大员,其实也还在看皇帝的风向,不敢太早就直接将自己的立场摆出来。毕竟,除了胡宰相胡大人之外,其他的人,还是将皇帝的态度放在心上的。虽然胡楚城已经将那封奏折的内容放出来,但是在摸不准皇帝态度,不敢明着跳出来反对。

因此,现在出来写文章的,都是无名之辈。

一目十行将文章看完,笑道:“若是就这么一点论调,倒也不用十分畏惧。”

门外站着的蓝十三,忍不住插嘴道:“尘,你……不要太自信。”

我哈哈一笑,说道:“我最不害怕的就是与人家斗嘴,如果他们就这么一点水平,我就是以一敌百,也不十分畏惧。”

正说着话,却听见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却是欧阳毅匆匆走进,说道:“今天,晋州的消息已经送到了。”

东门转过头,问道:“有没有特别的消息?”

欧阳毅的声音里有几分兴奋:“江南的消息,吴王殿下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