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600000110

第110章 《水浒传》

长篇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作(一说施耐庵、罗贯中合作)。该书版本很多,主要有三种: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本;二、百二十回本,名《忠义水浒全传》,今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本;三、七十回本,即清人金圣叹删改评点本,实有七十一回,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排本,但删去了评点,1952年第一版每回有插图,1959年第二版后,均无插图。它是在群众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经作者加工创作完成的。全书的情节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一、一至七十一回,叙述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过程。

二、七十二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英雄攻城略地,反抗官军直至招安。

三、八十三至九十回,写宋江等人奉命征辽。

四、九十一至一百回,写宋江等人奉命征田虎。

五、一百零一至一百一十回,写宋江等人奉命征王庆。

六、一百一十一回至一百二十回,写宋江等人奉命征方腊至最后失败。小说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

的真理,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表现了农民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愿望,深刻地揭示出阶级压迫是导致起义的根本原因。它历史地、真实地反映了起义的发生、发展以及失败的全部过程,是一部描写与歌颂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不朽史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它是第一部把农民起义斗争反映得这样集中、这样全面,把农民起义英雄形象塑造得这样高大,这样光辉的作品。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众多形象,都是我国文学画廊中的着名艺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