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600000140

第140章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长篇小说,丁玲着。原名《桑干河上》,后改名《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年9月部分章节首先选载于东北《文学战线》,同年由东北新华书店出版单行本。全书共58节。小说原计划写三部分:第一是斗争,第二是分地,第三是参军。现在看到的是第一部,但就这一部分看,主题明确,结构完整,人物生动,自成体系,已是一部独立完整的长篇。它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以地主和农民的矛盾为主要线索,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翻天覆地的土地改革斗争。它不仅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极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且在反映土地改革中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同时,也反映了农民群众阶级意志的觉醒。它相当深刻地表现了历史变革中反封建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描写农村土地所有制变化的成功之作。

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其艺术特色是:一、结构宏大。全书写了近四十个人物,描写了一个农村土改斗争的全过程,波澜起伏,疏密相间,故事线索纷繁,但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充分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二、气氛描写十分突出。农民对翻身解放的要求、期待、兴奋、欢乐,地主在斗争面前惶恐、紧张、挣扎、反抗,整个暖水屯都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中。三、细腻的心理刻画。作品对人物内心活动描写突出,细腻深入。四、成功的场面描写。作者善于把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叙述故事和心理描写很好地结合起来,写得有动有静,情景交融,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