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900000001

第1章 序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其中不少都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古代有许多机械发明,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些机械甚至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最典型的古代机械有桔槔、辘轳、翻车、筒车等提水机械;连机碓、水转连磨、水转大纺车等水力机械;指南车、计里鼓车以及各类车船交通机械;浑仪、简仪、水运仪象台、地动仪、铜壶滴漏等天文、观测和计时机械;耕、犁、耧车、扇车等农业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等纺织机械;弓、弩、发石机等军事机械;还有铸造、锻造、表面处理、切削加工等各种加工技术和加工机械,等等。这些机械与技术无一不透露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新的市场动力已经开始令很多国际公司惊讶不已。在1979年刚刚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时,中国国内没有任何的现代化工业也没有任何的本土品牌。尽管中国很快把自己发展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工厂”,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它能够像日本和韩国那样,迅速地从世界制造业基地转变为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如果说中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经历的第一次出口浪潮,是以玩具和纺织品等低端商品作为发展龙头的话,这一次的出口浪潮则卷入了高价值、高科技的奢侈商品,比如说电子商品、家用电器、电脑、汽车、手机等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销售市场。不仅仅是手机,中国本土公司还正在凭借物美价廉的本土产品,侵蚀着其他行业的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比如说:家用电器、家用电子产品、电脑及其配件等等。在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甚至拔得头筹之后,一些中国公司又开始把眼光投向了海外。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超过三万家的中国企业已经在五十多个国家中投入了大约一百亿美元的资金。过去,这些投资大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如今,中国公司逐渐把自己的投资火力转向了美国市场。

低成本、低价格曾经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低价格的生产要素环境随时都有新的角色产生,中国的这一优势不可能成为一劳永逸的“杀手锏”。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创造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以科技创新为龙头将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动力机车。

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与低端制造业相比,中国雄心勃勃的“跨国企业”的成功更多地得益于他们的市场才智。

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中国的制造业也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型,实现技术和品牌的提升,以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