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900000021

第21章 文化创造——“国产大片”的崛起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球化市场化进程,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消费的关键性环节。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中国的想象方式和中国电影的运作模式也有了新的形态。张艺谋开创了一个新的形态,这就是由一种跨国的制作和跨国的电影市场支撑的超级制作。所谓“大片”不再是一个专指好莱坞电影的名词,而是一个中国和亚洲电影的新的类型。这个类型乃是中国内部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最新的象征。这种“中国制造”的大片力图突破中国电影“内”“外”市场的界限,力图创造一个新的、大规模的、真正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电影。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向“好莱坞”式的大片进发的尝试。张艺谋的《英雄》当然是第一个成功的尝试,它的奇特的“强者”哲学的价值观和奇幻的武侠表现都引发了震惊的反应。《十面埋伏》又再度展开了这样的大规模制作,《无极》更是没有任何具体的中国想象的天马行空式的表现。而冯小刚的《夜宴》也是跨出了“贺岁片”的藩篱,走向了这种全球性运作的道路。

“大片”是国际合作的产物,中国电影的自身的投资和市场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大制作。但没有大的投入,什么也说不上,电影市场就是一个残酷的竞技场,大投入才可能有大产出。这种电影一是跨界性的,在制作和市场两个方面都超越了原有中国电影局限,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特质,试图处理普遍性的人类经验,同时使用跨国的摄制工作班子和多国的演员以吸引不同的市场。二是具有极度的架空的特点,试图超越具体的文化想象的制约,将脱离现实的奇幻的想象置于电影的中心。神话和传奇以诡异的方式展开,奇幻的故事,奇幻的感官满足,奇幻的“情”的展现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将中国原本已经最为世界化的武侠电影的武打发挥到惟美的极限,让武侠和奇幻融会贯通。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和陈凯歌的《无极》都是这样的范例。我们再看看以本地贺岁片闻名的冯小刚的《夜宴》的企图,你会觉得这种中国“大片”的模式已经明确了。而这个中国大片的独到的类型无疑是中国新的文化状态的显现。

这是电影的“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20世纪90年代初的艺术电影的“小众”类型,已经转变为新世纪的“大片”的超级“大众”的类型。它一方面说明“大片”强烈的全球性的企图是和中国今天的独特的全球位置相关联的,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电影已经开始尝试为全球的大众营造梦想。90年代“内”“外”分裂的市场被这样的气势所改变。电影没有好莱坞大片一样的超级制作和超级宣传,就不可能在中国内部的院线中找到位置。中国观众的趣味已经因好莱坞大片的第一时间上映和看碟文化的兴起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的胃口已经被吊高了。

这是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给予中国文化的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加入全球社会的进程在高速成长,中国的几亿劳动力加入到了全球生产和消费的整个链条之中,中国成为了全球发展的关注中心。中国融入世界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已经告别百年来的民族屈辱的历史,一个新的“中国梦”也开始打造成形。于是任何人不能忽视“中国制造”的力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的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其实,享受国际性的电影也是中国新兴的消费者的必然要求,是新的“中国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于是从好莱坞“大片”的进入到国产“大片”的崛起之间的具有启示意义的进程,足以让我们的思考更为辩证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