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199900000028

第28章 古代饮食科学

早在西周初年,在“重食”的氛围下,周人讲究饮食蔚然成风,并且开始摸索如何科学地饮食。为了保证君王和贵族吃的科学,周代为此设立了专门的食医,居于各种医师之首。所谓食医,即是掌管调配食味和饮食卫生的专职医生,类似现代的营养师。《周礼·天官》记载食医的工作职责是掌管着君王及贵族的谷物、肉类、饮料及百余种美味食品和酱菜等等。食医掌握这众多饮食的调配,并不是单纯的配餐,而是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掌握好食物的滋味与温凉,以及四季的调味和饭菜的搭配。

《礼记·内则》记载:饭要像春天那样温,羹要像夏天那样热,酱要像秋天那样凉,饮要像冬天那样冷。调味,春天宜多吃酸味,夏天宜多吃苦味,秋天宜多吃辣味,冬天宜多吃成味,然后再加以饴蜜等甜物,调以米粉和菜。饭菜最适宜的调配方法是:牛肉配粳米,羊肉配黍米,猪肉配粟米,狗肉配粱米,雁肉配麦饭,鱼配菰米。这些规则对后世影响颇大,后代许多烹调着作在谈到调味时都重复了这一观点。

中医历来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所以在饮食上也有据季节变化而变化饮食的理论。现代营养学虽然没有严格地按照四季来选择五味的主张,但还是认为五味应注意搭配,五味调配得当,就可以健身益寿。因为这五味都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

《周礼·天官》中的疾医,就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则主张“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成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这为后世药物医疗和营养调理的中医学治病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只有饮食养生,才能增进人体健康。

我国古代“饮食养生”,论述颇多,其中较有价值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1.饮食有节。饮食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要使饮食对人体有益,增进健康,必须讲究饮食有节。《管子》云:“……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文子》云:“量腹而食。”《黄帝内经》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云:“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些都阐明饮食有节(即做到饮食的定时、定量),对人体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最好的食物“谷肉果菜”之类,也不能大吃大喝,过量食之。

到了唐代以后,医家、养生家对“饮食有节”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如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云:“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养生避忌》亦云:“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冯氏·锦囊秘录》也说:“调食之法,宁少毋食多,宁饥毋食饱,宁近毋食远,宁热毋食冷,宁零毋食顿,宁软毋食硬。”

2.调和五味。古代强调要注意调和五味。《黄帝内经》中《素问一生气通天论》云:“调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调道如法,长有天命。”《金匮要略》云:“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之有害……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

因此,饮食五味调和,必须注重饮食五味之调养法,达到五味适中,切忌偏亢。

古代医家,还告诫人们患有不同疾病之人,饮食五味之调养法。《金匮要略》云:“肝病禁辛,心病禁甘,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咸”。

3.讲究食谱。古代医家、养生家强调食品有温热寒凉四性:温、热性食品有麦、酒、羊肉、狗肉、生姜、大葱、大蒜、韭菜、芥子、胡萝卜、胡椒、龙眼、荔枝、大枣、桃子、乌梅等。

寒、凉性食品有荞麦、绿豆、豆腐、豆豉、豆浆、鸭、蟹、鸭蛋、海参、海藻、芹菜、菠菜、茄子、苦瓜、慈菇、梨、广柑、百合等。

平性(温性与凉性之间)食品有糯米、粳米、黄豆、猪肉、兔肉、鲤鱼、乌贼、南瓜、葫芦、蘑菇、番茄、莲米、藕、枇杷、苹果等。因此,不同体质的人,应以食物的偏性,选择食物,安排好食谱来调节人体内部的平衡,才能增进人体健康。如阳虚之人,应多吃温性食品,不宜吃寒性食品;阴虚之人,应多吃寒性食物,不宜吃温性食品。

人在病时,更应讲究食谱,凡患热性病症者,需忌辛辣煎炸;凡患虚寒病症者,需忌生冷瓜果;患湿热症、脾胃病症者,则当少吃脂肪油腻等。凡此种种,若不注意,则会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