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疯狂的鸡蛋
46221500000002

第2章 现代故事(1)

1、飞机为什么飞得远

城管大队副队长王壮开着车上街执勤,老远就看见一个山民打扮的人在卖山里红。这里是不允许摆摊的,王壮二话没说,把装山里红的竹篓扔到了汽车上。老人都快七十岁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忙低声下气地央告。王壮不想听,再说隔着窗玻璃也听不见,他摆摆手,开着汽车扬长而去。

进了城管大队的院里,王壮把竹篓撂在了屋檐下。这时有个朋友打来电话,请他出去喝酒。王壮想,这山里红反正不值钱,便不再管它,坐车径直走了。

过了一会儿,王壮的独生子,九岁的洋洋走进院子来玩。一进院子他就看见那个竹篓了,小孩子嘛,一见有吃的东西拿起来就咬,刚咬一口山里红,他立刻又吐了出来,呸,又酸又涩,比家里的苹果差远了。这一拿山里红不要紧,底下露出个蓝布包来。洋洋拿出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本旧书,书页边角都卷起来了。他正愁没好玩的呢,马上撕下十几页来叠起了飞机。叠成一个投一个,叠成一个投一个,不大工夫院子里就落了一片纸飞机。

这时,院门外来了个小男孩,是个山里娃,看上去比洋洋大不了多少。他在院外看了一会儿,对洋洋说:“你的飞机叠法不对,一定没我叠的飞得远。”洋洋一听就急了,说:“那咱们比一比,谁输了谁给赢的人当马骑。”小男孩走进院子,说:“我叫小虎,我输了就给你当马骑,我赢了就要这本旧书。”洋洋答应了。

比赛开始了,洋洋从书上撕下一页,用来给自己叠飞机,又要给小虎撕,小虎忙说:“我自己来。”他接过书,翻看了一会,然后小心翼翼地选了一页撕下来,背对着洋洋叠好飞机。

两架小飞机都完工后,两人站在一条线上,喊“一二三”同时投了出去。这时恰好刮来一阵风,洋洋的飞机飞到半路就掉了下来,小虎的飞机却顶着风飞过了高高的院墙。

洋洋输了,他故作大方地把书递给小虎,心里暗笑:小虎到底是山里娃,一本旧书能有什么用?小虎接过书来,仔仔细细地用蓝布包好,揣在了自己褂子里,才跟洋洋说:“这些飞机都是用书上的纸叠的,也该归我。”洋洋点点头,小虎便弯着腰一下一下地捡飞机。捡完后小虎扭头便跑出了院子,急忙喊:“先别走啊,快告诉我,你的飞机为什么飞得远?”

小虎没回头,洋洋有些闷闷不乐,他想知道小虎的飞机是怎么叠的,有什么诀窍。想起小虎捡走地上飞机的一幕,他忽然有些明白了:小虎一定是怕自己学会他的叠法,这个小虎,真是自私啊!想到这里,洋洋鼻子一酸,竟委屈得抽抽噎噎哭起来。

这时王壮喝完酒回来了,一见洋洋哭成这样,不由火冒三丈,厉声问:“说,是谁欺负了我的宝贝儿子?”洋洋哭着说了事情经过,王壮一听,抱起洋洋就跑出院子,发动汽车,爷俩一起沿路寻找小虎的身影。终于在一个路口,洋洋指着前面走着的一个男孩,叫道:“就是他!”只见那男孩一拐弯走进一家旧书店,王壮赶紧停车,拉着儿子跟了上去。

那个男孩正是小虎,他拿着书和一堆小飞机走到旧书店里,对店里的一个老人高兴地说:“爷爷,我的课本找到了!”原来,小虎的爷爷就是那个卖山里红的老人。小虎每年都不买新课本,而是在城里这家旧书店买别人用过的。新课本一本要十多元,旧的两元便可以买到。每年小虎爷爷都带孙子来城里卖山里红,然后再用这钱买课本。可是今年买的课本和山里红放在一起,却连篓子一起被没收了。小虎爷爷只好到旧书店再买一本,可店里已经卖完了。要不是小虎借比赛把课本赢回来,这一学期就没课本用了。

小虎爷爷也挺高兴,他见课本被撕掉一小半,就跟书店老板借了瓶糨糊,一个一个拆开飞机,想照原样粘起来。爷孙俩一个拆,一个粘,正忙乎的时候,忽然王壮走了进来,连书带飞机一把抢过去,说:“这是我没收的,你们怎么又拿回来了?”说完扭头便走,留下小虎和爷爷呆呆地发愣。

王壮把书和飞机都拿到还在哭泣的洋洋跟前,说:“爸爸把小飞机拿来了,你仔细研究研究。”洋洋把小虎的飞机拆开又叠上,叠上又拆开,脸上还是一片迷茫:“和我的叠法没什么两样啊,为什么他的飞机就比我的飞得远呢?”王壮见儿子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心疼得要命,便拿过飞机来仔细看,看着看着他笑开了:“是这样啊,叠法一样,但用的纸不一样。他的飞机是用封底的硬纸叠的,你用的是书心的软纸,不如硬纸能抗风。嘿,这山里娃鬼点子还不少呢!”

洋洋一听也笑了,可他们都不知道:其实,小虎之所以要用封底的硬纸,只不过因为这是整本书里字最少的一页罢了。

(首发故事会2007年1月红,获编辑推荐,入选《魔术师的房子:小学生必读的100篇生活小小说》)

2、凌晨五点有盗贼

阿强和晓丽是对新婚夫妻,蜜月一过完,阿强就该上班了。他这个工作是夜班,晚上十一点开始,第二天六点回来。这一天阿强从被窝里爬出来,要妻子晓丽也起来锁防盗门。他们住的楼房是新装修的二楼,算得上富丽堂皇,就一样不好,防盗门是老式的,样子笨重不说,从门外还没法闩里边的门闩,只能屋里人用手插门闩。外面用的是挂锁,一斤多重的铁将军,里面的人想开都开不了。晓丽开始嫌这个老古董不好看,闹着要换个新的。阿强说你别看这门不方便,可是结实,就是恐怖分子拿着炸弹上门,也别想进来。这么一说,晓丽才勉强答应了。

阿强起身往外走,可晓丽正在热被窝里睡得迷迷糊糊,又是大冬天,就懒得插门闩了。她让阿强干脆从外面锁起来,明天六点回来再开门。阿强答应一声,便从外面锁上铁将军,然后噔噔噔的下楼走了。

大约凌晨五点多钟,天光微微一亮的时候,晓丽起床给阿强做早餐,在厨房里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时门外有了响动,隐隐约约像是在开锁。晓丽有些奇怪,阿强怎么提前回来了?她也没多想,偷偷把所有的灯都关了,然后猫在厨房里,打算吓阿强一跳。门一开,两个人走了进来,这时屋里还是黑沉沉的,看不清脸孔,只看得出隐隐约约是一高一矮两个人。晓丽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暗想看来是小偷啊,但他们是怎么打开的防盗门呢?

两个黑影进来没开灯,东摸摸西瞅瞅,大约是在找钱,慢慢到了厨房门口。厨房里的晓丽心慌意乱之下,不留神碰了一下锅铲,就听当的响了一声。那高个吓了一跳,忽然恶声恶气地说:“看来有同行先来了啊,还是照老规矩办,凡是抢在我前头的人都得受惩罚!”说着抄起一个茶杯砸在地上。晓丽吓得浑身哆嗦,忽然想起她这层是二楼,阳台还没封,忙轻轻走到阳台上,顺着水管溜了下去。等脚一落地,她就拼命往阿强的厂子跑。才跑没几步,就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一抬头,正是阿强。

阿强刚刚下了班,见晓丽这个慌张样,忙问究竟。晓丽一五一十的一讲,阿强也吓了一跳,马上通知了附近的保安,然后一齐上了楼。房门一开,只见屋子里早没了人影,茶杯碎片被摔得满地都是,就像刚刚遭遇了一场地震。阿强和晓丽忙查点家里的钱和东西,还好,除了摔破几个茶杯就没别的损失了。

保安们走了后,阿强和晓丽一边清理地板,一边嘀咕,今天这贼闹得有点奇怪呢,放着满屋子的电器都不动,竟然空手而归。晓丽笑着说:“也许两个贼是讲道上规矩吧,同行下过手的就不再下手了,他们以为我也是贼呢。”小两口正在说笑,门外传来敲门声,打开一看,竟是阿强的老爸老妈,端着一套新茶杯站在门外。

阿强爸一见阿强就说:“我和你妈今早晨练路过这里,发现你门上挂着铁锁,里面却传出乒乒乓乓的声音,看来你这屋里是闹贼了啊。正好我身上还有一把防盗门钥匙,便假装也是匪徒,进门砸了几个不值钱的茶杯,果然把贼吓跑了。后来见你领着保安过来,我们这才离开。看看,有没有少什么东西?”

阿强还没说话呢,晓丽就嚷了起来:“那是我在厨房里做早餐啊,是阿强把我锁在屋里,你们却误会我是贼,差点没把我吓死。”阿强爸看看阿强妈,俩人像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似的低下了头。阿强看着不忍,便安顿两位老人在这里吃顿饭,他和晓丽下楼买酒买菜。等他们回来,发现二老早走了,桌上放着防盗门钥匙和那套茶杯,另有一个字条,写着:这是你们的茶杯,我们以后不会擅自进你们家了。阿强手里攥着纸条,不知说什么话好。这时晓丽说:“刚才我细细一想,这事有些奇怪啊,大冬天的,公公婆婆怎么五点钟就起来晨练?而且,你头一天上班就碰上了这档子事,是不是太巧了?”阿强一听也觉得这里有事,反正离父母家近,他便骑上车过去了。

阿强父母住在郊区,一进家门,阿强发现老爸不在,只有老妈在做饭。阿强直接就问:“妈,你们为什么那么早就晨练呢?这么冷的天。”阿强妈看四周,发现阿强爸不在跟前才说:“你爸不让我告诉你,其实是因为你楼房的阳台没封,我们俩生怕进贼,所以每天四五点到你那里转一圈。”

阿强愣了老半天,刚要说话,他老爸拿着一瓶感冒药走了进来。一见阿强在就高兴地说:“阿强啊,这晨练真是好,连我多年的腰疼也好多了,啊嚏!”

(首发《山海经》2007年6期上,获刊物月度年度奖,入选《2007中国年度故事》

3、一辈子就窝囊这一回

这个城市地铁的客流量大是世界有名的,不过在起点站人还不多。这天起点站上来爷孙两人,都是乡下打扮,老爷子身穿土布褂子,手拄拐杖,须眉洁白,小孙子看上去顶多十岁,身穿同样款式的褂子,胸前戴着洗得发白的红领巾。车厢里四个座一排,靠右边的先坐上了一位男青年,这位一进来就低头看报,对周围情况不闻不问。小孙子扶着爷爷小心的挨着他坐进去,他们俩左边就余下了个空位。老爷子看来身体不好,不住的咳嗽,小孙子明显是第一次坐地铁,转着一对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朝四外看。

车到了下一站,上来一个拿坤包的年轻女郎,她看看唯一的空位,又看看爷孙俩,不由皱皱眉,就抓着吊环站在那里。小孙子看着纳闷,站起来就要让座:“阿姨--”话刚出口就被爷爷拦住了。一把揪他坐下来,悄声说:“人家站着是在锻炼身体,没你的事!”小孙子眨巴眨巴眼睛像是明白了,坐下来再不吭声。女郎也听见了,其实她只是不愿意挨他们,不由哼了一声,拿出一面小镜子照起来。

忽然白光一闪,一样东西飞在车厢的撑柱上。那个小孙子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一声:“阿姨,你怎么随地吐痰?”女郎脸色就是一沉:“你看见我吐啦?是,”眼珠一转说:“你爷爷吐的!”小孙子一脸惊讶:“你--”还要说话,忽然被他爷爷的咳嗽声打断了。爷爷边咳嗽边说:“是我吐的,老毛病了,就是痰多。”女郎这下得着理了,对四下的乘客大声说:“现在的乡下人啊,真是没教养。”

老人没理他,从包里摸出一块白毛巾来,撑着拐杖到撑柱前,就要擦擦。“慢着!”却是那个正读报的男青年,他一个箭步走到撑柱前,把报纸裹住痰迹一拧,然后亮在众人面前:“看,这哪是痰,是口香糖啊,老爷子能吐这个?”这一说乘客们谴责的目光都对准了那个女郎,女郎低着个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这口香糖就是我吐的。”居然又是那个老爷爷,他看一眼小孙子说:“我这人嘴里有异味,怕跟城里人说话时讨人嫌,所以就买了这个。”男青年疑惑地看着他:“您这没牙的人拿什么嚼啊,别害怕,有什么说什么,我们都市人也讲理的。”老爷爷脖子一梗:“我用牙床嚼啊,就是我吐的嘛。”这样一来男青年也无话可说了,只是愤怒的看着那个女郎。

那个女郎抬起头来,脸上早就没了趾高气扬的神态,张张嘴要说话,忽然车身猛地一顿,原来又到了一站。人流涌动,她也随着往外走。这一走就走到了最后,地铁的门也随之关上。也许是她有点魂不守舍,脚下一绊,拿坤包的手下意识的朝车门框一扶,众人顿时都惊呼出声来,眼看门就要夹住她的手!这时那老爷爷猛地跳起来,伸出拐杖卡在门缝里,女郎的手总算安然无恙,乘机把手抽了出去。她刚松了口气,忽然发现手上的坤包落在车里了。忙敲着车门喊:“快开门!”列车员闻讯忙打开车门,就见男青年飞起一脚,把包踢了出去,其实他心里正生气着呢。

坤包的拉链本来就没拉紧,这一踢就把一样东西掉出来,落在了车厢里。但这时车已开动,没法还那女郎了。男青年捡起来一看,发现是一包绿箭口香糖。不由大怒:“这就是证据,老人家,她已经不在了,您可以说实话了吧。”老爷爷看看口香糖,又看看瞪着亮晶晶大眼的孙子,一板一眼地说:“口香糖是我吐的,跟别人无关,她包里有只是有点巧了。”男青年气得瞪圆了眼,扭转头不理他。车厢里人们又起了议论,有说女郎品德不高的,更多的人说乡下人就是窝囊,怒其不争啊。老爷子还是沉默地看着小孙子,一张脸憋得铁青。

议论声慢慢小了,那个小孙子到底是年幼,在车身摇晃中竟睡了过去。忽然,车厢中起了个炸雷:“谁说我窝囊!我打完了日本人打国民党,打完国民党打美国兵,从来没皱过一次眉头,这辈子就窝囊了这一回啊。”众人惊愕地回头,没想到老爷爷还是个老革命呢。

“我孙子生在山村长在山村,从小我就鼓励他,好好学习,考好了带你来首都看天安门,看升国旗,坐地铁,还照电视里演的,讲首都的楼盖上了天,讲首都的人文明礼貌,是咱学习的榜样。这学期他考了两个一百分,他父母又在这里打工,我便带着他来了。看天安门,升国旗让他兴高采烈,不想坐地铁却出了这事。十岁的孩子啊,我不想让他的心过早的蒙灰,我要让他知道,首都人永远是讲文明懂礼貌,永远是他学习的榜样,做错事的永远是他这个不成器的爷爷!他回去要写首都见闻的作文给同学们看的,我不希望他写出不好的来,否则不但影响他,还影响他那些也吵着闹着要看北京的同学的。”

话语说完,车厢里顿时静悄悄的。这时车又到了一站,这站可是大站,往常一开门,车里的人就拼命往出挤,车外的人则拼命往里挤。这回车门一开,一帮人照例要往外冲,忽然那个男青年喊了一声:“大家给咱首都留个脸吧,小孩子要醒了。”车上人一下就礼貌起来了,鱼贯而出的人流让正要挤进来的人也不好意思起来,心里都暗自嘀咕,今儿个这是怎么啦?

(首发《故事会》2006年11月红)

4、吃包子留皮的孩子

李明在科研所工作,是那种整天钻进课题里找不着北的人。为这个,他的妻子离他而去,只留下一个十岁的孩子。孩子叫阳阳,是个胖胖的小男孩,李明生怕自己照顾不周,就把他送到全封闭管理的私立学校,一个月才回一次家。

这个月末,李明把阳阳接回家,路过一家饭馆时买了六个肉包子,这就是爷俩的晚餐了。放下包子,李明吩咐阳阳说:“你吃三个,给爸留三个。”说完就直奔电脑,继续他在单位未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