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46252300000002

第2章 宇宙地球、趣谈(1)

宇宙年龄究竟有多大

宇宙年龄究竟是150亿年还是要年轻许多?宇宙膨胀的速度到底多快?美国天文学家最近就此问题展开了争论。

以著名宇宙论学者、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天文台69岁的艾伦·桑德吉为代表的一派支持传统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的年龄在150亿年以上。

桑德吉研究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位于8200万光年之外的一个星系中的造父变星,得出宇宙中天体飞离地球的速度是在每百万秒视差中为每秒57千米,该结论与“大爆炸’理论模型基本一致。造父变星是一种自身能发光的星体,天文学家通常用观察这种变星亮度的方法来判断其距离地球的远近。

另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卡内基础究所37岁的的温蒂·弗里德曼,她领导的一个小组两年来一直利用“哈勃”望远镜观测宇宙。她认为,宇宙始于“大爆炸”开始的那一点,但是它一直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向外膨胀,宇宙的年龄在80亿到120亿年之间。

目前人类发现的最远的星系距离地球140亿光年。如果弗里德曼的理论成立,那么就得出宇宙甚至比它的某些星系年轻的结论。对此,弗里德曼表示她的小组将用多种观测法继续对众多星系进行观察研究,并试图减少一切人为误差,在1998年之前得出一个更加有说服力的结论。

除了造父变星外,天文学家认为超新星在确定天体距离上可能更有帮助。超新星的亮度大约是造父变星的1000倍,更容易观测。一旦天文学家们了解了超新星爆发时的标准亮度,他们就能以超新星的亮度为参照判断天体的距离,并将对宇宙膨胀速度有一个一致的结论。

宇宙中的星球会相撞吗

如果地球同其它星球靠得很近,同时又是面对面运动的话,也许有可能互相碰撞。

靠地球最近的星球当然是月亮,但是它同地球的平均距离就有384400公里。

太阳离地球更远,平均距离有14960万公里,如果你步行到太阳,得走3400多年;地球又是规规矩矩地绕太阳公转的,因此根本撞不到太阳上去。

至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太阳的引力迫使它们各就各位,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相互之间也是不会碰撞的。

至于其它恒星,那就离得更远了。与地球最近的恒星,离我们有4.22光年,就是说每秒钟跑30万公里的光线,从那里射到地球上来也得走4年3个月。

从距离来说,太阳系附近宇宙空间里,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在10光年以上。太阳和所有银河系的恒星都是围绕银河系中心在旋转,而不是没有规律地横冲直闯的。因此在银河系内,恒星之间的碰撞的可能性很小。科学家计算过,在银河系里,平均来说,恒星的相碰大约每100亿亿年才会发生一次。

另外,彗星和行星会相遇,流星会陨落。例如,1910年5月地球从哈雷彗星尾巴中间穿过;1976年3月8日吉林地区降落的世界罕见的陨石雨,也是一种天体的相碰,但这种相碰对于行星来说是毫无影响的。

“黑洞之谜”是什么

天文学家在观测天体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光线会突然弯曲,有的光亮竟然消失了。美国科学家惠勒发现,有的恒星,质量是太阳的600万倍,光度却只有200万倍。按理说,它的光度决不止这些。那么,其余的光跑到哪儿去呢?

惠勒从童话故事中受到启发,把这种引力特别大,能把什么东西都吸到自己肚子里,甚至连光也不放过的星体,称为“黑洞”。黑洞是怎么回事呢,简单讲,黑洞就是“老死”的恒星。

天空中有许多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像人一样,也有一个诞生、死亡的过程,只不过它们的寿命特别长,比如太阳,它已经活了50亿年,它还能活50亿年。恒星进入老年以后,没有力量支撑自己巨大的身躯,便开始向里坍缩。特别巨大的恒星就有可能坍缩成“黑洞”。

“黑洞”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很大。举例说,一粒花生米那么大一块“黑洞”就重几百亿吨。运这么一粒“花生米”就要几百万艘万吨巨轮同时负担才行。

“黑洞”的密度高,吸引力也就特别大,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一靠近它,就别想逃命,连每秒跑30万公里的光也设法逃脱,“黑洞”连光也不放过,它不发光也不反光,只是一个“黑洞”。

似是而非的地理现象

“银河”不是河银河不是银白色的河,不是流水的槽形洼地;而是由2000多亿颗象太阳一样的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我们把它称作银河系。它的主体部分直径达70000光年,是一个铁饼状的天体。太阳系距银河系的中心为23000光年,距银河系的边缘仅12000光年。银河系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冬季,我们从银河系的边缘向银河系外观察星空,这时,我们距银河系的边缘仅12000光年,天上银河色淡星稀;夏季,我们是通过银河系中心来观测星空的,到银河系边缘的距离为58000光年,所以银河色亮星密。这就是冬季、夏季银河明暗变化的原因。

“太阳风”不是风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根据风的定义,太阳风不属于风的范畴。我们知道,太阳的外部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其中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一层,这是一层很稀薄的、完全电离的气体层。由于日冕离太阳表面较远,受到的引力较小,日冕层内部的100万度的高温,能使带电粒子向外运动,其运动速度高达350千米/秒以上。日冕内的带电离子,不断地飞逸到行星际空间,叫做“太阳风”。太阳风是带电离子的运动,其动力是日冕内部的高温,而风则是大气分子的水平运动,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可见“太阳风”不是风。

“流星雨”不是雨雨是自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但流星雨既不是来自云中,又不是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它是天外来客,大部分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进入地球轨道后,受地球吸引而降落,它似节日的焰火艳丽夺目。当流星体没有燃烧汽化完便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陨星。其中含硅酸盐多的称为陨石,含铁镍成份多的是陨铁,两者比例相当的为石铁陨星。世界上最大的陨石是我国的吉林一号,重1770千克,是1976年吉林陨石雨中从天降落的。另外,我国还有居世界第三位的新疆大陨铁,重30吨。可见流星雨是天外来客,是石质或铁镍质的固体物质。所以,它不是雨。

“光年”不是时间单位光年不是光的年龄,也不是光传播的时间,而是一个长度单位,它表示光传播一年的距离。我们知道,光是传播速度最快的物质,每秒钟达30万千米,光年是光传播一年的距离,365日5时48分46秒乘以30万千米秒就是1光年的距离。

“星云”不是云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银河系内的星云,主要由氢组成,物质密度十分稀薄。多数星云是必须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它们有亮有暗,亮星云是反射近旁的星光或被激发发光;暗星云是吸收后面的星光,看起来是亮背景中的暗星云。根据理论推算,当星云的密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要在引力作用下收缩,体积变小,逐渐聚集成团,形成恒星。而恒星不断抛射到星际空间的物质,又成为星云的组成部分。可见,星云中没有水汽,是不会降水的“云”。

火星确实像地球

火星岩石的形状和其中的矿物质都表明,火星曾经有温暖而湿润的过去,液态水稳定而持续地川流不息,大气层也较现在的为厚,就此来说,过去的火星与现在的地球简直难分伯仲。

火星有云。火星的大气层是地球的150倍。火星上一些固定的区域常有规律地享受到徐来轻风。比如,晚上是南风、下风,白天是上风,这一如地球上的海风,白天向岛而来,晚上拂水而去。

火星的地核与地球的地核更是如出一辙,都是些涡动着的稠熔浆。这与质地均匀的月球球体自然大相径庭。

火星表面岩石裸露,十分干燥、寒冷,而且温度变化很大。1997年7月降落在火星上的“火星探路者”测量表面的温度可上至-17华氏度,直下至-104华氏度。

在火星的秋季,地面常有冲天而起的热流,以至于仅2英寸的垂直距离就有30华氏度的温差。

火星是风魔肆虐的地方。直径数百码、高数英里的微型飓风常啸着随意来往。

前面所述的现象对于科学家们来说都早已知道,真正算得上新鲜的、也引起了争议的是对5块火星岩的化学分析。由微波测量仪进行的这一分析发现,这些岩石的质地竟一模一样。

科学家们从照片上发现,火星地面上有不少地球上一般河床常见的卵石。一些卵石相互间像混凝土似地黏接在一起,这就意味着这个星球上有大量矿物质存在。

真的有外星人吗

人们都对外星人的故事感兴趣。过去有人以为火星可能有像人一样的生物。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知道太阳系除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有没有生物存在,还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不过在银河系上千亿颗星球中,总会有一些星球的环境和地球差不多,那上面可能有高级生物存在,但是他们和我们接触的机会特别少。具体一点说,如果银河系里有100万颗有生命的星球,每个星球每月发射一艘宇宙飞船到银河系的各个星球去,那么,平均2万年才能有一艘飞船到太阳系,还不知道能不能到地球。所以,我们要想接触外星人真是太困难了。

但是,随着不明飞行物体的发现,许多人都说自己看到过地球外的生物——即外星人。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实的证据可以肯定这些发现。宇宙实在太大了。我们应该理解这一点。如果我们乘火箭飞到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去看看有没有外星人,那么,这段路程就需要七八万年的时间。如果外星人以特别快的速度飞行若干年,偶然来到了地球上,他们肯定会认真地和地球人联系,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和地球人开几个玩笑就飞走了,难道他们会甘心白跑一趟么?所以,外星人有与没有,现在还不能找到确切的答案。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这个疑团总有一日会解开的。

太阳还能活多久

人们都承认,太阳不会永远燃烧、永不熄灭。据科学家测算,太阳已到中年,就是说,它已经走过它生命旅途的一半了。太阳还能燃烧50亿年。太阳和它的行星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太阳绕一周需要2.5亿年,现在已经绕了20周,在太阳陨灭之前,还能绕20周。科学家称太阳还有20个银河年的寿命。

太阳在燃烧中,核子的存量逐渐减少,总有一天,氢会全部用完,都转化成氦。那时,太阳便开始烧氦,挣扎活命。这时的太阳温度会增高,颜色变得更红,体积逐渐膨胀,慢慢变成一颗红色巨星。太阳膨胀过程中,它的行星,包括人类居住的地球都将毁灭、熔化。人类在地球熔化之前,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最后,太阳停止膨胀,只几小时的时间便会崩溃成一颗白矮星,等剩余的氦燃烧尽以后,太阳便成了黑暗的灰烬。

太阳的命运是注定了的。但是,我们用不着为此担心,因为50亿年是一个遥远的天文数字。

人类已经诞生了100万年,拿100万和50亿相比,就会发现,漫长的人类历史不过是太阳年岁的五千分之一,人类如果不能说是幼年的话,也只是刚刚进入童年。

宇宙杀手——太阳风

太阳风是一种从太阳表面无休止地喷发出的磁化高能粒子能。这种粒子能处于极端高温状态,其中的氢和氦原子忆分离成一种稀薄的由带正电质子和带负电组成的等离子体,太阳风本身所带能量十分巨大,是以对地球造成灾难性的冲击,使地球上的通讯和供电面积中断,从而引发人类社会的混乱和恐慌。因此,对地球来说,太阳风是来自宇宙“杀手”。

在太阳活动频繁期,太阳风对地球的危害性会增大,从太阳表面喷出的太阳风等离子体像利剑一样直插向地球,围逼地球磁场,将地球磁场不断压缩,使得原本处于地磁保护伞下的飞行物(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等)顿时暴露无遗,很可能最终成为宇宙“杀手”——太阳风的刀下之“鬼”。

如果太阳风磁场与地球磁场重合,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为这样一来,太阳风等离子体就会全面渗透于地球磁场中,从而为后继的能量无比的太阳风等离子体打通通道。其结果是强大的电流从高空进入大气圈。极大地扰乱了地球电离层的“稳定生活”,阻碍了无线电信号的传递、使得电视、广播、通讯系统全部瘫痪。甚至有的太阳风电流会穿透海水和岩层,腐蚀深埋于地下的管道,中断跨洋海底通讯电缆,使变压器产生“涡流”而发热,不得不中断电网供电。

月亮有哪些有趣特点

一、为什么有时太阳出来了,月亮还在天上?

因为月亮也有东升西落的现象,这和太阳的升落一样,也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月亮一个月才绕地球一圈,在地球上每天看到月亮的形状不一样。太阳和月亮每天不是一起升起和落下。所以有时太阳升起来,月亮还没有落下去,我们看到太阳出来了,月亮还在天上。有时候,太阳虽然落下去了,月亮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从东方升起来。

二、为什么月亮每天出来的时间都不一样?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每天从西向东自转。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圈。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和前一天不一样,差几分钟。可是月亮却不同。它在一个月里绕地球转一圈,它在天空中从西往东走一段很长的路,所以每天月亮出来的时间不一样,相差很大。可差50一60分钟。

三、为什么月亮光不热?

太阳光很热,但是,月亮光就不一样了。月亮本身不发光的,它好像一面镜子反射太阳的光,再射到地球上来。由于月亮离地球有38万多公里,从月亮反射到地球上来的太阳光,原来有一些热也被月亮表面吸收了许多,后来又经过了38万多公里那么远的路程才到达地球上,热气已经散失了。特别是冬天夜晚,天气很冷,如果有月亮在天上时,还觉得月光很冷呢!其实月光既不冷也不热,它只是照耀地面的亮光罢了。

月球上的“昼”与“夜”月球上的“一天”又该有多长呢?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作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所以,月球上也有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不过,这跟地球上的日出和日落的情况完全不同。

在月面上,黑夜和白昼的交替非常突然,看不到地球上所能见到的“晨昏朦胧”(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的相当时间里,天空仍然很明亮,这种状态叫做“晨昏朦影”)。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散射阳光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