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46252300000023

第23章 国家、城市趣闻(3)

没有泥土的国家——瑙鲁共和国该国是由—珊瑚礁形成的鸟国。岛上的鸟粪经过长期的化学变化,形成一层厚达10米的优质粪肥磷酸盐,但岛上却没有可供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因此,该国出口大量的磷酸盐,以进口泥土种植农作物。牛比人多的国家阿根廷的国土面积是227.6万平方公里,其中的一半约为草原和牧场。再加上阿根廷肉牛的饲养主要是围栏露天放养,生产成本很低,所以全国总共饲养了约1.2亿头牛和羊,其中牛的存栏数更高达6000万头。有趣的是阿根廷全国的人口只不过3200万,因此它是全世界牛比人多的最多的一个国家,这点连视牛为“圣牛”的印度都比不过。

阿根廷的牛肉以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名扬全球,因而其出口量一直为全球第一,在国际市场上其供应的牛肉占了约50%。在国内,阿根廷人也特别爱吃牛肉,按人口平均其牛肉消费量每年约达100公斤,最多的一年达到了120公斤,同样是世界之最。为此,阿根廷全国约有近100家屠宰冷冻厂,每年约要杀1000多万头牛,其中的75%内销,其余供出口。

国花与民族性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在国花的特性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各国的民族性。

日本具有象征“武士道”精神的樱花。樱花的品种很多,有红、白两色,每年三四月盛开,但是在短暂的绚烂之后,便随即结束了生命。日本人欣赏樱花这种“壮烈”的精神。

韩国不美也不芬芳的木槿,但是花季却很长,象征韩国人坚强纯朴廉洁的民族性,更表示韩国有无穷的发展和欣欣向荣之意。英国高贵艳丽的玫瑰。15世纪时,英国发生了一场“玫瑰战争”,这场内战打了30年,使得英国的封建制度完全崩溃,代之而起的君主立宪的都铎王朝的开明作风,给英国带来经济和文化的兴盛。英国人为纪念这段历史,便以玫瑰为国花了。

美国“拓荒英雄”山楂花。每年四五月开花,有“五月花”之称。当年第一批到达美洲的人所乘的船叫作“五月花号”,美国人为纪念他们,便以山楂花为国花。

意大利热情的雏菊。花季很长,不易凋谢,颜色繁色。花开时,一片锦簇,十分热闹。

这种花在意大利栽植很多,便以此为国花,也象征意大利人的热情。

德国小而英俊的矢车菊。它是一年生草花,颜色多且小而俊俏。德国人选它为国花,象征德意志人民进取、爱国、乐观、刚毅、俭仆的个性。

荷兰神话般的郁金香。二次大战期间,冬季对荷兰人是漫长而痛苦的,因为当地正闹饥荒,许多人便以郁金香的球根为食,才得以渡过难关。之后,荷兰人将她奉为国花,并大量栽植。

法国“圣母的象征”百合花。象征纯洁,被认为是圣母的代表,法国大革命也以百合花为精神象征。法国以百合花为精神象征,法国以百合花为国花,象征法国人爱好和平、安详、自由和纯洁的民族性。

一国两三都,哪个是首都一个主权国家通常只有一个首都,然而一些国家却有两个甚至三个首都。有的法定首都徒有其名;有的首脑机关分驻两地;有的新旧首都并存;有的政治首都和经济首都分立。3个首都的南非共和国南非共和国是世界上唯一有3个首都的国家。英国1902年确立在南非的殖民统治,1910年将3省1邦合并为南非联邦,各省、邦都力争在本境建都,终于折衷在3个省、邦的首府分设行政、立法、司法3个首都。1961年改名南非共和国后依然保留三都构架。

不见中央政府的荷兰首都世界地图赫然标明荷兰首都是阿姆斯特丹,可是到了那里,既找不到中央政府机关,也看不到外国使馆,首都的象征仅仅是那幢不住国王的王宫。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城市,1270年筑堤围海而成。市区在海平面之下,100多条运河纵横交错,1203座桥梁架于河上。打入地下10多米深的巨大木桩支撑着城市建筑。王宫即建在13659根地桩之上。1806年因其经济实力而定为首都,可惜国王仅在国家大典或接待国宾时才从海牙赶来王宫露面,故而始终维持着“经济首都”的地位。

荷兰实际首都海牙,位于阿姆斯特丹西南58公里的海滨。1922年被选为国际法院驻地,成了“国际司法首都”,地位更加显赫。德国首都在哪里德国法定首都在柏林临时首都在波恩。柏林为德国最大城市。1945年法西斯德国投降,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柏林也分割为,东、西两区。东柏林成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西柏林归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因不可能在西柏林建都,乃选择莱茵河畔的小城波恩为临时首都。

1990年10月,两德重新统一,宣布柏林为首都。同年推倒柏林墙,柏林城重归统一。迄今7年过去了,所有首脑机关仍在波恩。即使有朝一日实现还都,波恩仍将留驻一些政府机构,继续发挥首都的某些职能。

没有外交使团的以色列首都1947年,联合国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翌年犹太人成立以色列国,定都特拉维夫;同时发动战争,强占巴勒斯坦人的家园。

1967年,以色列占领“国际城市”耶路撒冷,1980年单方面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国际上始终不承认以色列的占领,各国拒绝迁移驻以使馆,某些国家迁馆后慑于国际舆论又撤回特拉维夫,以致耶路撒冷成了一个没有外国使馆的“首都”。

只驻最高法院的玻利维亚首都玻利维亚的法定首都是苏克雷,中央政府却悄悄搬往在430公里外的拉巴斯。从那以后,唯有最高法院留在苏克雷。

拉巴斯海拔3577米,是全球最高的首都,人口超过100万。苏克雷徒有首都虚名,至今居民未逾10万人。

沙特阿拉伯的皇家首都和行政首都沙特阿拉伯1932年建国时以利雅得为都。利雅得深处沙漠内陆,人口不过万余人,国王只好向西海岸的商港吉达派出政府机构,以便对外联络。当时各国使馆设在吉达,沙特阿拉伯也将外交部设于吉达,国王还建了行宫,政府各部分设了办事处。为此,沙特宣布利雅得为皇家首都,吉达为行政首都。

建在木桩上的首都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围海造田的“低地之国”,境内绝大部分是平原,地势低平,有将近1/4国土都是在海平面以下。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位于菏兰的西部,既是荷兰的首都,也是西欧的重要海港。它是一座排除了海水的“海底城市”,大部分地区低于海平面4米以下,冬季大潮时,海面与城内高地上的二层楼一样高,这里原是芦苇丛生的湖沼,1296年开始围地建城,围一道堤得一块地,经过荷兰人民世世代代的艰苦奋斗,终于将整个湖沼都作为城市。

现在,阿姆斯特丹是由100多个小岛、100多条运河、1000多座桥梁组成。城里房屋全部建在木桩上,以防沉陷,每根木桩都涂上沥青,打入地下14米至16米深处,所以人们称阿姆斯特丹是建在木桩上的首都。

“袖珍国”的填海造地

近年来,城市化使得世界用地面积日益紧张,地价飞涨,迫使人们向海洋进军与海争地。

而那些仅有弹丸之地的“袖珍国”,更是移山填海,奋力向海扩张。马尔代夫,属于珊瑚礁岛国,它得天独厚,领土年年“自然而然”地扩大。不费吹灰之力。

马尔代夫的“领土”,是海洋的珊瑚虫为它夺来的。

新加坡,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它于1965年独立时,全国面积仅有572平方公里,1983年,领土就变成617.9平方公里了,这“从无生有”的领土,是从海中冒出来的。

这扩大了的45.9平方公里,是新加坡把周围21个小岛连结而成,占全国总面积的8%。

新加坡的现代化樟宜国际机场,面积多达16.6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填海所得。从机场到市区的6车道滨海大道(也称马林百列大街),两旁的高层住宅楼及众多小花园,都是填海所得。80年代末兴建的全国最大的购物商业中心“滨海中心”广场,占地9.2万平方米,也是向海索取的。

摩纳哥更是“袖珍国”中的“袖珍”,全国面积仅有1.89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近20多年来,由于人口剧增,摩纳哥虽填海造地9万平方米建房以应急,但也实在挤得无法再挤了。所以,它又再造地22万平方米,扩大国土达11.6%,才勉强把人口挤好。如今它又新建“丰维耶”新城,规划有10层公寓、工厂、商场、公园和可容2万人的体育场,领土将再扩展10%。

瑞典国土呈三色

当你乘飞机进入瑞典上空,就会清楚看到,瑞典的这片土地被绿、蓝、红三色所覆盖。绿色是大片森林和草地。在瑞典,森林覆盖面积在50%以上。法律规定,凡砍伐林木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在种植相同或更多数量的树木并确保其成活后方能砍伐。这样,多年来瑞典的森林工业以及纸张、纸浆等产品在国际市上长期享有盛誉;另一方面,森林和草皮几乎覆盖了瑞典的每一寸土地。所以,当你走下飞机的第一印象就是空气特别清新,草木青翠欲滴。

蓝色是海洋和湖泊。瑞典东、南临波罗的海。内陆有大小湖泊92000个。最大的纳维思湖,面积5580平方千米,为欧洲第三大湖,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许多湖泊与河流相连,组成了瑞典的水上运输网。瑞典的环境保护被置于同生命保护同等重要的地位。茂密的森林,星罗棋布的湖泊覆盖着广阔的国土,难怪瑞典被称之为世界森林与湖泊之国。

红色的是屋顶。瑞典位于北欧,冬季多雪寒冷。所以人们总是喜欢红色的屋顶,这样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当你看到万绿丛中斑斑点点的红色,那便是瑞典人建在郊外的别墅。城镇建筑物的屋顶也多半是红色的,同时与大自然相映成趣,另有一番风光。

绿化庭院蔚然成风的岛国

如今,澳大利亚已成为绿化庭院蔚然成风的岛国。在澳大利亚政府的倡导下,人们都把庭院精心经营成一个个小花园。

澳大利亚拥有面积768万平方千米,人口仅1800万,地广人稀,每人占有的空间比较广阔,每家房子前后都有宽阔的庭院,总共约有660多平方米到数千甚至上万平方米不等。庭院中除居室、休闲和体育设施外,每家最大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花园和一块草皮,路边还有政府种的行道树。多数家庭每周花费在整理花园上的时间达4~10个小时,而且护理花园时全家出动。不少讲究园艺的家庭,按季节轮植各式花草,把草皮维护得象高尔夫球场那样。许多澳大利亚人除了注重美化庭院外,还十分重视绿化居室,使室内外一片绿色。在澳大利亚,绿化已不受时空限制,庭院、公寓、大楼室内,以及阳台、屋顶等,均种花、种草,培育盆景,在用水泥构筑的丛林中也挤进了绿意。

澳大利亚政府从多方面对居民庭院绿化工作进行鼓励和指导。居民每年每户都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要两棵免费树苗,种植在自己的庭院内。水费不会使居民因花园灌溉多耗水而不堪重负。澳大利亚政府还利用传媒促进和指导庭院绿化工作。电视台举办了几档很受居民欢迎的园艺节目,传授种花、种草的经验和技术。民间也办了不少园艺杂志。这些杂志经常举办各种竞赛,鼓励人们争当“绿手指”,把庭院绿化得更好。

在澳大利亚,由于家家户户有花园,室内室外一片绿,整个街道、整个社区连成一片,因此,也就进而扩展至整个城市、整个国家。这种全民的绿化运动,便使得整个社会充满绿化环保精神。

世界十大都市排座次

发达国家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而在世界10大城市中却有7个在发展中国家。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援引联合国提供的统计显示,以人口而论,日本首都东京是世界的第一大城市,拥有居民2720万。当然,这里所说的“城市”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市区,而且也包括与其连成一片的近郊。

东京是目前世界上居民唯一超过2000万的城市。

居民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的城市有3座——巴西的圣保罗、美国的纽约和印度的孟买。世界10大城市中的其他6座依次为中国的上海、美国的洛杉矶、印度的加尔各答、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韩国的汉城和中国的北京,居民也都在1000万以上。但拥有人口约1800万的墨西哥城却不知为何没有列在10大城市之中。

1996年,全世界百分之四十六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其中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百分之七十五,发展中国家为百分之三十八。联合国预计,到2030年,全球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百分之六十。

世界十大最佳商业城

美国《幸福》月刊在向32个国家的500多位领导人调查之后,提出了10个最佳商业城市。在调查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生活水平,营业场所的租金,航空、通讯和其他基础设施,文化状况以及发展前景等。这十佳商城是:

香港位列十佳城市之首。人口有593万多。它得天时地利的优势,提供了通往中国大陆的通道,成为世界最大市场——中国的门户。优越的通讯设备、航运设施和低税率均有助于香港成为亚洲区的最佳入口,这里还集中了大量的资本和大批善于运用资本的人才。商业活动在香港昼夜不停。尽管香港的商业单位租金昂贵,据报道是纽约的3倍,但它的诸多优势足以抵消高昂租金,仍使它成为全球客商云集最多的地区。

纽约人口731万多。在世界十佳商城中排名第二,这里有三家全球性电视台,还有新闻媒介巨头,如德国的贝特尔斯曼集团,美国时代—沃纳公司的办事处,联合国总部也设在这里。纽约有大量文化财富,设有哥伦比亚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多种类型的博物馆,还有著名的百老汇、纽约时代广场等。这里有3个机场,地铁、公共汽车网络四通八达,特别是有常年不冻的世界最大的海港。这里对外贸易总值占美国全国的40%左右,欧洲商人的货币更是大量流入这个城市。

伦敦人口680多万。有150多家剧院和演出歌舞的餐馆,有100多所大学,因而也是文化之都。街道整洁,人们在这里有安全感。伦敦同150个大城市有直达班机、创航运的世界纪录。火车直通法国的首都巴黎和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这里是欧洲金融和通讯中心,贸易迄今仍然立于不败之地。

亚特兰大人口近40万。是美国东南部的重要工商业城市,是可口可乐总公司、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和其他许多大型国际集团的所在地。这里生活费用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亚特兰大是公路和铁路的汇合处,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的总部也设在此,空中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有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