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46259700000011

第11章 清朝的医学教育

清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统治时间比较长的一个封建王朝,更是封建实力最强、并开始走向衰败的王朝。“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制度最发达的时候,也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的开始。清朝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内资本主义萌芽都被封建势力无情地镇压了,文化的创新基本消失,所以在清朝的文学著作中基本都是以总结性质为主的作品,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在医学领域,除了对瘟病学认识的完备,出现了叶桂《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等著名的医家及其著作,还有除了王清任《医林改错》创造了以“淤血”论治的医疗方法外,大部分医学著作都是对前人著作的总结和考据,其代表就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中的医学部分以及《医宗金鉴》。这一时期的医学教育,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基本是仿照前朝制度,医学教育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了。

(一)清朝的医学教育机构

清朝的医学制度仍然承袭前朝,中央的医学行政机构仍然是“太医院”。主要人员配置是院使1人、院判2人、御医15人、吏目30人、医士40人、医员30人。太医院主要职责是医疗和医学教育,具体为:首先是为皇帝和后妃等看病,并且施行值班制度;然后是为王公大臣看病,或根据任务安排到下设机构或军营中看病。根据太医院医生的任务可以看出,当时太医院的人员职位是很低的,一般只有正五品,越来越不受朝廷重视。

(二)清朝的医学教育基本情况

清朝的医学教育大多仿照宋、明时期的建制,可以说没有什么创新,而且此时的封建王朝开始走向没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医学教育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低潮。

1.医学教育分科的变化

清朝的医学教育分科与以往有所不同,既有进步的地方,又有明显的错误。清朝初期将医学分为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痘诊、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及正骨十一科。其中与明代不同的是取消了金镞、祝由、按摩三科,而增加了一个痘诊科,这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相吻合的。由于清兵入关时,痘诊流行,就连康熙帝幼时也感染过痘诊,当时的人们可以说是“谈痘色变”。因此,为了加大对痘诊的治疗和预防,特设此科,并推广人痘接种,进行有效的防护。从而使得清朝的医学对痘诊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并对患病人群进行隔离治疗和监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嘉庆二年,医学分科再度变化。将小方脉与痘诊,口齿与咽喉两两合并,因此总的科目数量变成了九科。嘉庆六年,将正骨科划为上驷院,由蒙古医生兼任。蒙古医生善于治疗跌打损伤,并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将正骨科划入其中。但是,蒙古医生的正骨技术大多是口传心授,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书籍,因此流传不广。

道光二年,由于小人谗言,认为针灸时的“袒胸露乳”为不雅的行为,因此针灸科被永远取消。这一举措绝对是一个荒谬的行为,大大影响了针灸医疗技术的发展,虽然民间针灸治病还在延续,但是针灸的进步在这一时期停止了。医学教育的分科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目越来越少,加之鸦片战争之后西医的涌入,国家的医学教育基本废弛。

2.医学教育制度的变化

清朝的医学教育还是分中央和地方两部分进行。这一时期的医学教育仍属专科学校之列。太医院中,分为内教习和外教习两部分,其中内教习是在御医和吏目中挑选学识上佳者担任教师,教授御药房的太监习医,这一举措是为了使小太监能够更好地管理药方,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医药的结合;外教习则是由御医和吏目教授医官子弟学医。

当时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医官子弟报送,其过程也需要官员作保,面试通过后,才可以进入太医院学习,根据个人选择的科目进行具体内容的学习。但此时的学生数量很少,一般不超过40人,他们除了学习,还会参加太医院中医学书籍的缮写和修订的工作。

教学的内容又回到对《内经》《伤寒》《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当中,并在乾隆十四年,将《医宗金鉴》加入教科书之列。修业一般三年,年满后参加考试,合格者即被录取,不合格者来年再考。雍正八年,朝中医士缺额由太医院保举补缺,不再进行考试选拔。地方医学教育也设有考试制度,与前朝变化不大。但是对于精通《内经》《伤寒》《本草纲目》的人,可直接进京参加考试,合格者直接进入太医院。

由于国家实力的衰弱,民间一直进行的家传和师徒教育再次成为主流,其间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医家,如王维德继承家业以疡科著名,张志聪聚徒讲习医学,陈修园辞官回家教授弟子习医等。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自学成才的有名医家,王士雄就自学叶天士之医理,而成为了温热学派的代表。师徒或家传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因材施教,相对于明清两代国家教育的衰落,此时的民间教育却培养出了很多的医学人才。

(三)西方医学的传入

康熙年间,康熙帝疟疾不愈,法国人樊国梁进献金鸡纳(一种土著草药,其实并不算西医技术),使得康熙帝病愈,至此,西医在朝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中西医的交流也有所增加。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医学的传入并没有对传统医学教育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为鸦片战争爆发后西医的大量涌入,以及对中医的发展产生冲击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