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46281800000012

第12章 邓小平出席联大特别会议惹起风波

为邓小平出国,江青大闹钓鱼台国宾馆,周恩来迟迟不肯住院

1974年3月间,周恩来的病已经很重了。3月12日,他刚在玉泉山进行第二次膀胱检查与电灼术治疗。术后效果并不理想,肿瘤再次复发,并已大量尿血。本来他早就该住院了,此次复发,医生劝他早点住院治疗。但他强忍病痛,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工作。3月24日晚上,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灯火辉煌。周恩来正在此举行国宴,宴请来访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

就是这个晚上,几乎在同时,在西城区的钓鱼台国宾馆里,江青把外交部的王海容、唐闻生召至她所住的楼里,横加指责,厉声呵斥。江青此次大发火,原因出自她刚刚看到送来的一份给政治局委员核阅的文件。

这是一份由外交部就中国出席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代表团团长人选问题的专题请示报告。周恩来批示同意了,毛泽东也亲笔圈阅了。只剩下最后一道手续:正式报请中央政治局批准。这样,由邓小平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该次大会似成定局。岂料,作为政治局委员的江青看了,怒火一下就爆发了。

本来她对邓小平复出而且执掌军队与政府的大权就极为恼火。邓小平是被她领导的“中央文革”小组早已打倒的“党内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竟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邓小平复出这是毛泽东定的,她虽怒火在胸,却无可奈何。但是,她于心不甘,思来想去,最近写了一封给毛泽东的求见信。但毛泽东在三天前(3月20日)复信拒绝见她,还在信中把她批评了一番。毛泽东在信中对她说:“不见还好些。过去多年同你谈的,你有好些不执行,多见何益?”“你有特权,我死了,看你怎么办?你也是个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的人。”

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她心里正窝着气,3月24日这天又看了外交部写的让邓小平出席联大特别会议的报告,她就更火了,要是让邓小平走向国际舞台,威望更高了,将来更难被整垮。这段时间积压的火就一起借此爆发出来。她把王海容、唐闻生召来住处,狠骂了一通,强令她们立即撤回外交部这个报告。

王海容、唐闻生却毫不畏惧,从容相对,据理力争。

原来,1974年春,专门研究世界原料和发展问题的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即将在纽约召开,这是一次表达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经济掠夺和剥削的强烈愿望的重要国际会议。第三世界国家十分重视这次会议,许多国家元首都要亲自出席。3月20日,外交部就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团团长人选问题专门行文请示毛泽东。毛泽东收阅后随即建议由邓小平当团长,同时由已连续三年出席联大的“识途老马”乔冠华担任邓小平的“参谋”。出于尊重中央政治局的考虑,毛泽东又对王海容、唐闻生表示:此事不要讲是他的意见,还是让外交部写报告正式提出为好。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王海容、唐闻生立即组织起草报告。

3月22日,外交部正式向中央呈送了关于出席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代表团人选的请示报告。

周恩来完全赞同毛泽东的方案。3月24日上午,周恩来在批示同意外交部请示报告的同时,考虑到叶剑英因高血压导致视网膜出血尚未痊愈,而王洪文又忙于指导“批林批孔”运动,他需要邓小平协助工作,因而他建议特别联大有三个星期的会期,邓小平只出席一个星期,在向大会发表讲话并与主要国家领导人会晤后,即启程回国。周恩来特别指出,将他的批示意见首先呈报毛主席,暂不送王洪文、康生,在毛主席批示后再送叶剑英、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李先念、邓小平等政治局委员核阅,最后退外交部办。

毛泽东在24日当天就圈阅了周恩来的批示意见。这样,下来就是送政治局的各委员核阅。江青一阅此件,就在钓鱼台大闹起来。

此时,周恩来的癌症已经日趋恶化,每天尿血几十毫升至一二百毫升,常要靠输血和其他治疗才能坚持工作。这时,为了力保邓小平率团出席特别联大,他觉得更不能去住院,于是拒绝了医生一再提出的住院治疗的意见。周恩来担忧的是,邓小平因挨整被迫长期离开领导岗位,基本处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

如今他恢复工作不久,对当时外界的复杂情况了解尚欠充分,自己一旦住进医院动了手术,离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总理这个至关重要的领导岗位,江青那伙人会伺机出来发难,再整邓小平。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将很难掌握情况、驾驭局势,帮不了邓小平的忙。

周恩来苦思焦虑,毛泽东再次写信批评江青

得知江青出面发难,在钓鱼台闹事,周恩来心中极为焦虑。第二天(3月24日)下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尼雷尔总统结束后,为大局考虑,他曾向王洪文提议一同就出席联大特别会议的团长人选问题请示毛主席,由毛最后拍板。

可是,一经联系,重病中的毛泽东在接见尼雷尔后已经太累,不能面谈,毛泽东让秘书传话给周恩来、王洪文:关于邓小平出国一事,他是个人意见,如果政治局大家都不同意,那就算了。周恩来当即回答:将于明日向政治局传达,并对有关同志做工作。王洪文也作了一番表白:原先他并不清楚,既然毛主席这样说了,当照此办理。周恩来机敏地随即委托王洪文与张春桥、姚文元谈谈,做做工作。

与此同时,江青在当面斥责了王海容、唐闻生之后,还不罢休,又继续向她们两人施压。江青连续四次打电话给王、唐,非要逼迫她们撤回让邓小平率团去联大的报告。王、唐两人见江青气势汹汹,如此横蛮,十分担心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否会倒向江青一边,要是让江青得逞,后果不堪设想。王、唐两人想先了解一下毛泽东现在究竟持何态度,这是最关键的事。25日,王、唐两人拨通了中南海毛泽东住处的电话,请示了最关键的两条——“毛主席是否仍主张邓小平率团与会?”

“我们是否可以将毛主席提议让邓小平当团长的意见说出去?”

接电话的是毛泽东的秘书,他让她俩稍候。他显然是去请示毛泽东。片刻,秘书回电话了。他除了复述向周恩来、王洪文传达的毛泽东的意见之外,还特别补充了一句:

“毛主席说,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说明,让邓小平当团长是他提议的。”

一直为此惴惴不安的王、唐两人这才心中有了底。

3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会议,讨论邓小平率团出席联大特别会议的问题。大家表情严肃冷峻,气氛凝重,两军壁垒分明,但“四人帮”这边因为有人得知毛泽东的意见,因而就采取了静默策略,先让肆无忌惮的江青出面发难。江青在会议中途命人召来了王海容、唐闻生。

王、唐一走进东大厅,尽管会场肃然无声,她俩却感受到了火药味。她俩看见周恩来端坐着,面容消瘦苍白、神色倦怠,双眉紧蹙。冷不防江青一声猛喝,打破了静场,几乎让这两个年轻女子吓了一跳。

“让邓小平率团出国与会,究竟是外交部的意见,还是毛主席的意见?”

王海容、唐闻生跟毛主席做翻译时间已经不短,与江青打交道也已不少,对今天的对阵已有预见,还作了准备。她俩立即冷静下来,毫无畏惧地坦然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份报告是外交部写的,但是……”

王、唐将派邓小平出国参加联大特别会议的情况具体一说,有的政治局委员原来对邓当团长有意见的也不再说了。江青一看,以势压不倒外交部这两个年轻人,就想对她俩来软的。江青将她俩叫到东大厅一边的小屋里,骤然间恶脸变成了笑脸:“小王、小唐,不是我江青反对邓小平去联合国开会,是中央军委要开会解决李德生的问题,邓小平必须参加。再说我们先要搞好根据地,国外的事相对来讲,是次要的……”

王、唐两人随她编造理由说去,就是不吭声。

江青见不能使她俩松口撤回外交部的报告,就只好悻悻然地回到会场,继续纠缠不休。大多数委员获悉毛泽东的意见后,纷纷表示赞同邓小平当团长去联合国开会。但是,江青还不罢休,气呼呼地说:毛主席是允许我保留意见的。

当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前,毛主席并不同意批判彭真、吴晗,就允许我保留意见。后来我组织了批《海瑞罢官》的文章,毛主席还是支持了我,这样才开始了“文化大革命”。

王、唐两人亲眼看见江青给周恩来掣肘,设置障碍。为了让邓小平出任中国代表团团长的事,周恩来真是费尽了心思,还如此为难。她俩已经知道周恩来抱病在身,但还不知道他得的是绝症。于是两人就从东大厅出来后,经过简单商议,抢先把会议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毛泽东悉知内情后,大为不快。3月27日凌晨,毛泽东写信给江青,告之:

“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你不要反对为好。”同时,毛泽东让秘书把信的内容打电话告诉了王、唐两人。江青收到毛泽东的批评信后,在当晚12时复信给毛泽东,表示拥护毛泽东让邓小平率团出国的提议。

当晚,周恩来参加中央政治局主管“批林批孔”的七人小组会议,会上江青被迫同意邓小平带团出国参加特别联大。当晚会议结束后,周恩来致信给毛泽东,说:“大家一致拥护主席关于小平同志出国参加特别联大的决定。小平同志已于27日起减少国内工作,开始准备出国工作。”并告:“小平等同志出国安全,已从各方面加强布置。4月6日代表团离京时,准备举行盛大欢送,以壮行色。”

毛泽东嘱咐,以后中国代表团去每届联大都要乘坐专机

第六届特别联大预定4月上旬末在纽约召开,从3月20日开始张罗,因江青等的作梗,在确定由邓小平率团出席的问题上,已经耗去了一个多星期,计算起来,至少不能迟于4月6日要从北京起程。周恩来只有一个多星期为代表团做准备工作,时间是够紧张了。准备工作的关键是两个:一个是专机长途飞行安全问题;一个是主持中央政治局审定中国在特别联大的主题发言稿,与确定与会的方针。这两个问题都得周恩来出面来主持。

毛泽东早就向周恩来嘱咐过,以后每届联大开会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都要坐专机。此次邓小平率团出席特别联大,是作为政府首脑率团出席,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周恩来对邓小平此次去联大的安全问题,更是考虑得十分周全。

3月27、28日,周恩来在西花厅召集外交部、民航局有关负责人开会,研究邓小平率团出席联大迎送礼仪和飞行安全等问题。周恩来提出: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联合国大会,我们要为他圆满完成任务打通道路,增添光彩。为了确保邓小平乘坐的专机安全与及时到达纽约,周恩来指示民航机组安排东、西两线同时试飞。东线飞越太平洋、经夏威夷抵达美国西海岸,西线经法国巴黎飞越大西洋抵达美国东海岸。两条航线备好,届时如一条航线因故不能飞行,还可以走另一条航线。后来,虽然经过试飞,但考虑到东线太长,沿途气候、地理等条件很复杂,机组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为了安全起见,邓小平率代表团还是经巴黎去美国。

周恩来与邓小平商量,决定以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作为邓小平在特别联大的主题发言稿,由乔冠华执笔起草。

这年2月22日下午2时至3时半,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书房里会见了再次访华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和夫人贝蒂·卡翁达。在这次会见中,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又说:“美国、苏联原周恩来抱病到首都机场欢送邓小平出席联大特别会议。

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引起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极大重视,在4月3日至5日间,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大上将此思想向世界公布并全面阐述。但是,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借口“有病”,没有参加会议。会后,周恩来、邓小平联名写信给毛泽东,汇报发言稿讨论与修改情况。4日,毛泽东就此批示:“好,赞同。”5日,周恩来致信给邓小平、乔冠华,告之:外交部将毛泽东批示影印若干份,送中央政治局成员传阅后归档。

4月6日上午,首都机场上空覆盖的阴云中露出了一片蓝天。经毛泽东批准,在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周恩来亲自前往机场与数千名群众一起,欢送邓小平一行启程。有西方记者如此报道:邓小平复出不久,就作为政府首脑人物出席联大会议,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至今为止出席联大的中共最高级官员,大多数中共政治局委员都到机场欢送,甚至包括打倒他的对手”。

一个英国记者曾经这样分析那天拍摄下来的周恩来送邓小平的照片:“……

照片上可以看出,两人的健康状况呈现出相当强烈的对比。邓只比周小6岁,脸圆圆的,肤色发亮。周是凹陷的面颊,从鬓角到下巴长着深色的斑点。穿的衣服就像挂在衣架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