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46281800000022

第22章 毛泽东讽刺福特净放空炮

福特无法兑现前任总统的诺言,极为担心访华受到冷遇

当“空军一号”总统专机从晴空万里的西太平洋飞进中国领空的时候,整个中国大陆上的天空是灰蒙蒙的,阴云低垂,显得十分阴暗。这样的天空,与1975年12月中国大地上的政治气候是一个色调的。乘坐这架世界上设备最完备最豪华的总统专机的杰拉尔德·福特,其心情也是同一个色调的。

飞机愈是接近北京,他的心绪就愈复杂,忧虑也就愈沉重。

他在尼克松首次访华的1972年作为普通的众议员访问过中国,这次作为现任美国总统来华访问,早在去年计划之中时,他曾经想象过会在北京受到破格的接待,特别是期望能会见那个具有神秘魅力的巨人毛泽东。但基辛格于1974年11月、1975年10月两次访华所作的谈判结果表明,中国的谈判立场和它对新闻传媒所作的关于对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不满的暗示引起了他的忧虑。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进行这次中国之行。他是想加强美中合作,以便抵消美国在越战危机和“水门事件”中的消极影响。但是一个不能取得全面成功的美中首脑会谈将揭示这一战略的破产,并在苏联人面前把美国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目前美苏缓和已经土崩瓦解,美国处于被动的守势之中,因而基辛格没有放弃在1975年间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以加强美中合作的希望。然而,总统的选举干扰了基辛格为美中关系正常化所作的努力。由于总统大选临近,在对手的竞争面前,福特的政治需求成为更加迫切的需要。当时,共和党右翼威胁着要让罗纳德·里根作为共和党提名的候选人。他们尤其反对福特的对华政策。里根在1975年6月的首次外交政策讲话中就批评与中国搞缓和,表示福特一旦访问北京,自己将出访台北。就在他出发访华的当天,他在电视新闻中还看到里根发表讲话,批评总统访问北京的决定,争辩说华盛顿不应以牺牲台湾作代价而与红色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驻北京联络处发回白宫的报告表明,虽然中国人同意了福特总统的访问,但中方已经在怀疑中美首脑会谈的目的。他们认为,在整个1975年间,如果不签署两国建交协议,这个首脑会谈就没有什么意义。即使首脑会晤举行了,也很难说双方有什么内容值得祝贺。联络处的报告说,中国领导人暗示,如果美国准备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那么就可以考虑举行一个盛会,来庆祝已得到加强的中美外交关系和政治关系。零敲碎打的协议或者并无实质内容的公报是没有什么必要考虑的,中国寻求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以作为与华盛顿合作反苏的回报。他读了联络处的报告认为,他此次访华可能的结果顶多是使已经十分僵持的美中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有所减轻而已。

中国有句俗话说:盲人吃汤圆心中有数。他作为美国总统访问北京,心里就很有数:由于其政府在美中关系上采取拖的方针已经引起中国领导人的不满,美中关系陷入低潮,麻烦不少。例如,美方纵容和支持西藏叛乱人员在美国活动,前不久又坚持要求访美的中国艺术团取消《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节目演出。中方强硬地声明说,美国政府在《上海公报》中同意只有一个中国,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如果不是从《上海公报》原则上后退,就没有理由在节目单上取消这首歌曲。中方不拿原则作交易,只好宣布无限期推迟中国艺术团的访问。美方还刚刚宣布将驻华联络处主任布什调回另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却没有宣布让谁接任联络处主任的职位,等等。美方已经给中国泼了不少冷水。因而,他担心自身在北京会受到主人的冷遇,这将会使他丢面子。为此,他事前曾要求国务院研究当时中国外交礼仪的最高规格。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称: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享受过原来中国外交礼仪的最高规格,即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毛泽东主席接见;周恩来已长期病重住院,自1975年9月以后就不再有其在医院会见外宾的报道,其总理已是挂名,现时的最高规格是邓小平副总理到机场迎接,毛泽东主席接见。

毛泽东用幽默讽刺福特说:我们净放空炮……

12月1日,“空军一号”穿过铅灰色的阴云降落在中国北京的首都机场,刚刚步出机舱的福特的脸色是阴沉的。眼尖的基辛格已在总统夫妇身后兴奋地报告:好哇,邓小平已在舷梯前迎候总统了。他的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邓小平针对美方一系列违反中美《上海公报》的做法,在当晚以周恩来总理名义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特别强调说:三年多以前,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发表了着名的《上海公报》。这是一个独特的国际文件,它明确阐述了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政策上的根本分歧,同时也指出了两国在当今世界上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突出的一点是两国都不应谋求霸权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霸权的努力。公报为发展中美关系提供了基础,也指出了方向和目标。这一公报的发表,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特当然听得懂这个坚强的矮个子的言外之音。他这次来华,尽管不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实质性的进展,却不准备在会谈中提出原来准备的“倒联络处”

方案了。在会谈时,福特告诉邓小平说:由于美国国内形势的需要,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须推迟至1976年大选后再照日本方式采取行动。在此之前,准1975年12月1日,福特总统访华乘空军一号抵达北京,邓小平到机前迎接。

备把驻台美军削减一半,即从2800人减少至1400人。他还一再强调说,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解决问题以外前途的情况下抛弃“老朋友”,“期待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邓小平也明确地指出:所谓“日本方式”,也就是要接受(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三个原则,美台间的民间贸易方式可继续保持;至于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属中国内政,应由中国自己来决定。邓小平还表示,在美国接受三原则之前,中国并不急于解决正常化问题。

福特总统一行抵达北京的次日(12月2日)下午4时15分,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书房里接见了福特总统与基辛格国务卿,黄镇与布什也参加了会见。

毛泽东和客人一一握手后,请大家入座。毛泽东先问福特:“你好吗?”

福特点头并致意:“我很好,希望你也很好。”

毛泽东指指胸口又拍拍双腿:“我不好,我有病。博士好吗?”

基辛格笑着说:“很好。我很高兴来到您这里。”

像过去毛泽东亲自掌握着周恩来与尼克松、基辛格的会谈详情一样,毛泽东虽然已经疾病缠身,仍然很详尽地了解邓小平与福特会谈的具体内容。寒暄福特总统与邓小平副总理举行会谈。

福特总统与邓小平会谈。

邓小平以周恩来总理名义举行国宴欢迎福特总统访华。图为邓小平陪同福特夫妇步入宴会厅。

过后,毛泽东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还是明知故问:“你们谈了些什么?”

没待邓小平开口,福特抢先说:“我们上午谈了国际形势。你的国家和我的国家有必要进行平行的努力,来取得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的结果。”

毛泽东亲自掌握着中美关系的进程,拿尼克松与福特相比,是对福特的对华政策甚为不满。毛眯缝着眼睛望着福特,以其特有的幽默对其讽刺说:

“我们没有本钱,净放空炮。”

福特没有领悟出毛泽东是含蓄地批评他放空炮,就说:“我不相信这点。”

毛泽东继续用幽默表达自己的不满:“就是骂娘,我们还有点本钱。”

在座的中国人都忍不住笑起来。翻译译成英语后,美国人才笑了。福特笑过后,领悟了其含义,这才露出了尴尬,说:“(骂娘)我们也会。”

毛泽东机敏地说:“你们也会?那就达成协议。”

福特说:“我们可以以很有力量的语言来反对某一个捣乱的国家。”

毛泽东笑了:“不错,又达成协议。”

屋里的气氛很轻松了。毛泽东举起手来指着基辛格说:“总统阁下,你们国务卿干涉我的内政。”

毛泽东主席会见福特总统、基辛格国务卿,毛主席谈笑风生。

福特总统向毛主席介绍其女儿苏姗·福特。

福特总统夫人参观北京毛毯厂。

福特与基辛格都紧张起来,望着毛泽东。

毛泽东却不紧不慢地说:“他不准我去见上帝。”

福特与基辛格这才松了一口气,基辛格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坚持这一点。”

毛泽东又指着基辛格说:“上帝的命令他敢违抗啊!上帝请我,他不让去。”

基辛格佯作惊讶说:“要是你同上帝在一起,你们结合的力量就太大了!”

毛泽东已经十分习惯与基辛格进行幽默的对话,就很高兴地说:“博士阁下是无神论者,反对上帝,破坏我和上帝的关系,真是厉害啊!我拿他也没办法,只好听从他的命令。命令就是ORDER。”

福特有些疑惑地问:“他是给上帝下命令吗?”

毛泽东反应敏锐地回答:“博士是向我下命令。”

毛泽东说:我看黄镇还是到美国好

毛泽东说到此,又环视了一下在座的人。尽管身患疾病,行动也不方便,他的头脑却是很清楚的。他的目光停在黄镇那儿,问道:“怎么样啊?黄镇,你还去不去呢?”

黄镇回国已经一个多月了,在做迎接基辛格访华及福特访华的准备工作。

关于上次辞职的事,外交部的领导们也没有怎么谈。黄镇心里明白,这事需要毛泽东表态。在上次陪同基辛格会见毛泽东时,毛只是在与基辛格谈话的间隙,对黄镇问了一句:“你回来了。”

这次,在美国客人的面前,毛泽东挑明说这事了。黄镇心里也早就准备,就说:“我听主席的指示。”

毛泽东将脸转向福特总统:“你们还要不要他啊?”

福特笑着点头,看了看黄镇说:“我们肯定要他回去。我们的关系是极好的。

重要的是你们的大使要回去,而布什先生要留在北京。”

毛泽东又问布什:“你要留下?”

布什说:“就留几天。”

毛泽东说:“你升官了?”

福特说:“是的,他升官了。但我们将在一个月之内提出代替他的人选。”

毛泽东说:“我舍不得他。”

福特说:“他是个优秀的人,因此我们要他回美国。但我们会派一个和他一样好的人来接替他。”

毛泽东又转头回来看看黄镇,说:“那好。我看黄镇还是到美国好。”

黄镇点点头:“坚决执行主席的指示。我是想回来,我在国外太长了。主席要我去,我就去。”

毛泽东说:“再去一两年吧。”

黄镇说:“好。我坚决去。”

毛泽东对大家说:“年轻人对他有些意见。他们两个对‘乔老爷’也有意见。

这些人不好惹啊,受他们的气啊!”

本来黄镇心里有多少委屈、痛苦和烦恼,听了这句话,就立刻消融了。

在美国客人走后,中国这边的人都留下来了。

福特总统参观故宫博物院。

毛泽东又看了看黄镇与在座的同志说:“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啊,我想说不要轻视老同志,我就是最老的,老同志还有点用处。青年人对老同志要高抬贵手。”

在座有的年轻人有些不服,就追问:“主席,老干部是不是要对年轻人高抬贵手呢?”

毛泽东沉默好一会儿,才说:“要各自多作自我批评嘛!”

据朱霖回忆,这天晚上,黄镇从中南海回到家里,心里很高兴,哼了一两段黄梅戏,还要找酒喝。

毛泽东与福特的会谈中虽有轻松、幽默的玩笑,气氛是友好的,但却掩盖不了此次高级会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对于福特此次访华,中共党史专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评述说:

与先前的尼克松政府所作的承诺相比,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个退步。由于美国政府不能作出正确处理(台湾问题)的决定,中美关系正常化被推迟了。

美国的美中关系问题专家罗伯特·罗斯在其专着《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

中也评述说:

邓小平教福特总统用筷子。

福特在北京的会谈气氛很友好,但却平淡无奇。一位与会者回忆道,这次首脑会议是他所参加过的最索然无味的会议。但表面看来似乎一切进展顺利。当福特和毛会谈时,竟有半个小时无话可说,他们只是在履行日程而已,并非在昭示世人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和谐。

虽然福特访华在消除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根本障碍——台湾问题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仍然有助于保持和扩大中美两国在四年前开始的实现关系正常化方面进行对话与合作的势头。福特再一次告诉中国领导人,他们要等到美国总统选举之后才可以期待实现关系正常化。但是,不久,福特在总统大选中败于卡特之手,中美建交便与他无缘了。

《华尔街日报》有文章评论福特总统,称他是“忙忙碌碌的人,是共和党的老黄牛。他言谈中常用些陈词滥调,可见他的思想也不会有多新鲜”。这家报纸甚至毫不客气地挖苦说,这个“连嚼口香糖和放屁这两件事都不能同时进行”

的人,“不可能指望在其任内有什么作为”。

福特总统夫人参观中国歌舞团,与女演员一起练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