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46281800000004

第4章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个矮个子身上(1)

在商定建立联络处后,毛泽东深夜破格接见基辛格

基辛格此次飞往北京已经是第五次了。

飞机从河内刚起飞不久,盥洗间就大忙起来了。基辛格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几乎都患了痢疾,大家只能埋怨河内的政府宾馆提供的食物不干净。但却有人不同意“食物不洁”说,而将拉痢疾归于“中国风水说”。此人说,中国在地理方位上崇尚“东”,连毛泽东的名字就是“泽东”,毛泽东也有“东风压倒西风”

之说。由于我们不谙风水,前年博士从卡拉奇往北飞与这次从河内往北飞,都不吉利。看来我们今后只能像尼克松总统一样从中国东边的夏威夷飞往北京。

好些人听了深以为然。

专机经过巴黎,先抵达河内,在河内与越南领导人讨论“医治战争创伤”

的问题。然后,飞机再经香港飞往北京,基辛格那两个处理中国问题的主要助手温斯顿·洛德和约翰·霍尔德里奇已经从华盛顿赶到香港,等候上机。

1973年2月15日,飞机从香港起飞后,基辛格头脑里想的整个都是中国问题。有人回忆他这次访问,说他此次去北京更显得踌躇满志、甚为自得。因为最为令人头痛的越南战争刚刚停止,他与越共的谈判专家黎德寿上个月刚刚在巴黎达成了停战的最后协议。在与黎德寿的长期谈判中,两个代表团都是各吃各的饭,互不来往共餐。不像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上午可以在会上喊着“打倒美帝”的口号,下午却可以寒暄笑着与你同餐共饮,甚至用筷子给你夹菜。

这次达成最后协议,美越两国代表团终于共同围着一张餐桌,吃了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顿饭,还相互敬酒祝贺。美国终于能从越南脱身了,剩下该做的就是考虑怎么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关系了。

尼克松连任总统后,在国内的地位加强了,这使总统有机会逐步兑现在第二任期内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诺言。基辛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奉总统之命飞来北京的。如果说1972年美中关系有了惊人的突破,那么1973年总统连任之时双方应该在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上有一点实质上的进展。

他在2月上旬离开华盛顿之前,曾经指示霍尔德里奇起草一份可供选择的方案,列出美中双方可以在目前尚未建交的情况下设立哪几种使团。他当时就叮嘱说:从目前事实出发,设立大使馆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却需要有外交使团的地位。他刚才看了看霍尔德里奇从香港上机后交来的方案报告,所列的办法中有“贸易使团”、“利益小组”、“联络处”、“领事馆”。领事馆是最不可取的,因为领事馆不一定具有外交使团的地位。看来,霍尔德里奇的思路是一些国家在类似情况下曾经使用过或者可以考虑使用的解决办法,用以保持双方的官方接触。美国在古巴曾设立过某种“利益小组”。他向霍尔德里奇询问:哪一种选择容易为中国方面所接受?

霍尔德里奇答说:我个人认为提出设立贸易使团的办法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他问:何以见得?

毛泽东与基辛格谈话。

霍尔德里奇解释说:早在去年(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之前,中国方面在一个“友好”协会的支持下,日本方面由一个“私人”商业团体出面,通过这些理论上属于非官方的渠道,分别在东京和北京设立“廖承志办事处”和“高崎办事处”,并且双方多年来通过这些办事处一直保持联系。因而我考虑,这种办法对中国人来说丝毫不会引起政治上的困难。

他想了想,又问:“联络处”是个什么概念?

霍尔德里奇说:这是外交史上从未有过的概念,我想“联络处”的成员可以是常驻外交官。

他稍作考虑就说:这次会谈,我们将考虑日本方式的互派贸易使团作为首选办法,向周恩来提出。

专机在广州稍作停留后又往北飞,飞抵北京首都机场已经是2月15日下午。

他感到在北京受到的欢迎要比前几次热烈,他的专机破例地被引导驶至机场的主楼前,外交部部长姬鹏飞、副部长乔冠华等来到舷梯前迎接时,笑容满面。他知道,中国领导人看到尼克松连任总统十分高兴。

他到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时,竟然发现解放军卫兵向他立正敬礼,这是前几次访问所没有过的。他挺愉快地举手还礼。他甚至得意地对周恩来说,我当过兵,我的军礼是很娴熟潇洒的。

他与周恩来都是深谙谈判艺术的大师,能从谈判中品味一种独有的欣悦。

一年前,中国曾把越南战争和台湾问题视为同美国改善关系的两大障碍。现在美国终于在巴黎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这意味着美国已经决心从印度支那撤退,从而消除了中美改善关系的一大障碍。在这次访华的会谈中,基辛格对周恩来说,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方面设想在总统第二任的头两年削减美国在台湾的驻军,在后两年“准备以类似日本的方式实现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所谓日本方式,就是同中国建交,同台湾保持民间往来。由于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逐步缩小,所以双方一致认为现在是加速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适宜时机”。为此,双方约定要扩大两国在各方面的接触。

两人讨论到双方设立使团机构问题时,周恩来很快就作出了反应。据当时在场的霍尔德里奇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一书中记述:

周恩来注意地倾听了基辛格博士提出的意见并考虑了几种可供选择的办法后,毫不迟疑地同意采取设立“联络处”的方案。更有甚者,周在稍加思索后,不仅要求在华盛顿设立的中国联络处同在北京设立的美国联络处在规格上必须是相等的,而且他立即提出设立联络处的有关事项:人员享受外交特权,通讯往来要可靠安全,从有关部门获得安全保卫,以及东道主国家协助解决联络处人员的住房用地和办公场所用地等等。此外,他还敦促要尽可能快地开设联络处。我们就自己方面作了一番计算和考虑,得出结论:由于考虑到本国政府机构的手续程序,设立联络处最早的时间大致也要到5月中旬。于是,基辛格博士和周总理一致同意我们的意见:立即着手进行筹备,联络处按照上述日期开设。

其实,中国的档案材料表明,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在1971年5月间就考虑过设立联络处这个意见。从历史的实际出发,中美关系正常化不可能一步到位,设立联络处是朝前迈了一步;同时,联络处的建立并不与反对任何形式上“两个中国”的政策相抵触。这种过渡性的解决方法,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关系中是没有先例的。

2月1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进行第三次会谈时,周恩来告诉基辛格说,关于我们昨天讨论的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我已经报告了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用回述的方式告诉他:毛泽东主席了解到,你们在中美关系上准备采取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各自在对方的首都设立你刚才讲的联络处,不作为正式外交机构,但享受外交待遇,可以做正式外交机构可做的一切事情。第二阶段,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毛主席还了解到,美方将在尼克松总统的第二届任期内实现这两个阶段。

基辛格毫不犹豫地表示,这就是我们的意图。说罢,他从周恩来脸上的神情看出了亲自掌握着双方会谈的毛泽东对此是满意的,他并猜想今晚有可能获得毛泽东的接见。

晚餐后,从10时15分开始,在基辛格下榻的钓鱼台四号楼旁的三号楼举行双方第四次会谈。晚11时左右,周恩来正在谈国际形势,担任毛泽东联络员的外交部部长助理王海容匆匆走进会场,迅速递给周恩来一张字条,又匆匆出去了。

周恩来很快地扫了一眼字条,用一分钟将刚中断的话题说完,就宣布:“博士先生,告诉你一个最新消息。毛泽东邀请你和他见面。你可以偕你的同事洛德先生同去。”

这次专门点了温斯顿·洛德同去,又一次体现了周恩来用心之细。这是给洛德一个机会,可以第一次出现在与毛泽东合影的照片上。此次事出有因,1972年毛泽东会晤尼克松时,洛德担任记录也在场,但美国方面要求中国不要把洛德的名字写入公报,并把其从照片上剪掉,以免触犯国务院,因为国务院的官员一个也未获参加。周恩来这次这样一宣布,是给洛德的一个补偿,但也就等于将基辛格的其他随行人员都排除在外了。

这是毛泽东的一个破格的接待。当时,按照外交惯例,毛泽东没有礼仪上的理由会见基辛格博士。这次接见的本身意味着毛泽东对中美关系迈出新步子而给予的赞许和重视。

会谈暂停,大家立即出了三号楼,大红旗车已经停在楼前。车子从钓鱼台驶进灯火辉煌的中南海门口时,洛德瞧了一下手表,正是夜里11时30分。

毛泽东对基辛格谈朋友与苏联进攻……

1999年伊始,一本叫做《基辛格秘录》的书在美国问世,引起了举世关注。

尘封了20多年之久的中美在70年代极机密的谈判记录,包括尼克松、基辛格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物的对话全文,随着这本书而大白天下。书中还收录了尼克松、基辛格与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柯西金、葛罗米柯等人的谈话纪要。这套近500页的秘录,是基辛格本人交给国会图书馆藏之高阁的孤本之外的最完整和最权威的版本。基氏的孤本,目前仍列为绝对机密,非经他本人特许,外人不得借阅。基氏还规定他的秘录必须等他去世五年之后方能解密,公之于世。但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馆的学者专家们,经过六年的努力,利用美国国会通过的资讯自由法(FOIA),迫使美国政府将原先列为高度机密乃至只能目视的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文件解密。据说,没有解密的文件,则由专家们分头从尼克松总统和福特总统的文献、国务院档案以及曾和基辛格共事的官员们的私人文件中去搜求。其整个过程神秘诡异,就好像侦探办案一样。

因为有国内的资料档案,加上上述这本刚出版的《基辛格秘录》参考,我们得以在本书的有关章节中,更加详尽地记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与尼克松、福特、基辛格等人的谈话内容。

1973年2月17日晚间11时35分,周恩来带领基辛格、洛德走进毛泽东居住的中南海游泳池的书房。毛泽东由身旁的护士搀扶着站起来,与客人握手寒暄。摄影师在一旁忙着拍照。唐闻生、沈若芸都在场做翻译。

毛泽东说:我看起来还不差,但上帝已经对我发出邀请。他又对洛德说:你真年轻,在座的数我最老。

周恩来说:我是第二老的。

毛泽东笑着说:你们也反对我们,我们也反对你们。所以我们彼此是敌人。

基辛格说:以前的敌人。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的关系算是FRIENDSHIP朋友。

基辛格说:这是我们的想法。我对周总理说过,我们还没有跟其他国家会谈得像跟你们会谈时这般坦诚布公。

毛泽东说:我们别说些假话或耍诡计。我们不会偷你的文件,你可以随意放,测试一下。我们也不搞窃听。这些小把戏都没什么用。

我曾对你们的记者斯诺说过,对重大事件而言,你们的中央情报局没有什么帮助的。

基辛格说:这确实是真的。我们的经验是这样的。

毛泽东说:他们做得不好,例如,他们就不了解林彪。

同样的,他们也不知道你想来中国。你们的总统坐在这里的时候也说过,每个人都有依其需要行事的方法。这也导致贵我两国的携手合作。

基辛格说:是的,我们都面对一样的危险。有时我们会用不同的方法,但目标是一样的。

毛泽东说:这样很好。只要大家的目标相同,就不会我伤害你,你伤害我。然后我们可以共同对付一个冒牌货。

(说至此大笑)当然,实际上有的时候我们会想批评你们,你们也会想批评我们。这照你们总统的说法是受了意识形态的影响。你们会说,共产党滚开,我们则会说,滚开帝国主义分子。有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样的话,不这样做的话不行。

基辛格说:我想我们双方都得忠于自己的原则。事实上,如果我们的话都一样,可能会把情况弄混。

周恩来对毛泽东说:我们已经决定在双方首都设立联络办事处,以维持(常驻联合国首任代表)黄华和白宫的联系。

毛泽东问:重要性何在?

周恩来说:联络办事处将处理一般民众的交流事务。至于保密性强以及紧急事务则不包括在内,这将交由黄华代表的管理处处理。

毛泽东对基辛格说:黄华命苦。他在你们那里干得很好,现在赶回上海,背给扭伤了。

基辛格说:他返回任所时,我们会给他找个好大夫。

毛泽东说:黄华好像在你们那里比较安全,他一回到上海就摔跤。

周恩来听了大笑。毛泽东又对基辛格说:从你们总统观看中国杂技团演出开始,我想越南问题会快解决了吧。还有谣传说,你也快摔跤了。这件事,在场女士们可不太满意。

全场都笑了,尤其女士们笑声最响。

毛泽东也笑着说:有人说,要是博士垮了,我们也将没活干了。

中国和美国贸易量少得可怜,但逐渐在增加。你要知道,中国是很穷的,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女人倒是过剩。

又是一片笑声。基辛格也俏皮地说:女人过剩,就向美国出口吧,又没有配额限制,我们免税了。

毛泽东笑着说:如果这样,我们可以给你们几个,或者千把个。

周恩来也说:一定。要自觉自愿。

毛泽东继续笑着说:这样倒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但是,博士先生,我可要提醒你,如果让她们到你们那里,绝对是个灾难哟。

笑声又起。基辛格说:我们和中国进行经贸不是只考虑商业利益。

毛泽东说:你要是要我们中国女人,我们可以给你1000万。

在座的女士们笑得特别厉害。在将话题转入到与日本的关系问题之后,毛泽东又说:今天我说了一些无聊的话,为此,我必须向中国的妇女们致歉。

基辛格说:在座的女士都是很称职的翻译。主席现在正在学英文吗?

毛泽东说:我听说外面传说我正在学英文,我不在意这些传闻,它们都是假的。我认识几个英文单字,但不懂文法。

唐闻生说:主席发明了一个英文字。

毛泽东说:是的,我发明了一个英文词汇——纸老虎。

基辛格听了大笑说:纸老虎?!对了,那是指我们。

接着,毛泽东与基辛格谈了如果苏联进攻中国时双方的想法。

毛泽东说:假如俄国攻击中国,我现在告诉你我们将采用游击战和持久战,我们会让他们到任何想到的地方。他们想到黄河流域,那好啊,很好啊!假如他们进一步到长江流域,那也不坏啊!

基辛格笑着说:不过,如果他们使用炸弹而不派兵呢?

毛泽东说:我们要怎么办?也许你可以组成一个委员会去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将让他们猛攻一番,而他们将损失许多资源。

基辛格说:假如他们攻击中国,我们肯定会基于我们的理由反对他们。

毛泽东说:但是你的人民并未觉醒,欧洲和你们都会认为祸水流向中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