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463465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周易》简称《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周易》经部本是筮占书,其文字部分是对相应易卦象征意义的解说和人事吉凶的判定,而传部是对经部的理解和对其文辞的发挥等内容。

《周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渊薮,奠定了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如阴阳,对中国人影响功莫大焉。至今,上至鸿儒硕学,皓首穷经;下至街头卜者,研读谋生,无不奉为圭臬,浅人浅解之,深人深究之,也算是十三经中最深奥、最神秘的书了。所以,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读《周易》。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

《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周易》文字玄奥精深,内容博大无垠,所包含的思想更是奥妙无穷,下面是对其思想的简单介绍。

1.哲学思想《易经》之中的阴阳符号代表着太阳和太阴;还有随后而产生的八卦的阴阳符号及其名称;乾、坤、艮、兑、震、巽、坎、离则代表天、地、山、泽、雷、风、水、火这八种物质;又有由于不同物质的相交变易而产生新的物质或事态。

《周易》在肯定了阴阳符号代表的各种物质以及各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变易这一哲理时,其文字又体现了一些更为具体的哲理内容。就人们所共知的泰卦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一爻辞看,《周易》的语言文字所阐述的仍然是一个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和一切事物皆在变易着这一哲理。此外,人们熟知的乾卦是《周易》哲学的变易精髓所在。乾卦七爻首先展现的,就是每一种事物都存在并经历着一个从生成再到灭亡的演变过程这一哲理。其次则是每一种事物在生存的过程中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哲理。其三是每一事物的生成变易已不单是两种异类物质相交的变易(如水火相交),还有一个自身内因变易的因素,这一哲理除在乾卦这一总论里演绎外,《周易》中从贲卦演绎到剥卦就是事物由盛到衰的演绎由事物自身内因变异的极好说明。其四是《周易》所阐述的事物在具备内因外因这一一定条件下变易的哲理时,又赋予了一个强烈的时空概念,即每一种事物的变易皆受着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其五是每一种事物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又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进行着,超常规的变易是不存在的。其六是一个事物由始生到盛到衰以至最后到灭亡,再通过“群龙无首”之后又产生一个新事物,这一过程往往是一个“无往不复”的重复,但也不是绝对的重复,它里面还包括一个明显或不明显的历史进化的观念。这是乾卦中显示的哲学思想,或者说这是从乾卦的文字注释中得出的《周易》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是在纯用阴阳符号进行变易图表中或者说是在远古的原始符号中看不到的。

实际上,不仅乾卦,就是由乾卦扩充而演绎成的整个六十四卦的一部《周易》,都无不在演绎着这一哲理或者说是在这一哲理严格指导下进行着。

在《周易》中,还反映出如何认识观察事物及其变易的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在认识事物时,要注意事物存在和变易的本质,切忌表面性、片面性和随意性。《周易》中体现的一切事物皆是变易的,而且是在一定条件下并随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进行变易的,这是《周易》中的主导思想,由此也形成了作者灵活变通的人生处世哲学和办事原则。

《周易》是在自然变易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却又不是论述自然科学而是论述一揽子有关社会科学的百科全书,这些社会科学的思想才是《周易》的精髓,也是《周易》中所要阐述的或演绎的本质性的东西。

2.国家学说

乾、坤两卦是《周易》的总论,其后《周易》便用屯、蒙、需、讼的层次递进演变关系演绎了国家的原始雏形。在这里,讼卦所演绎的频繁的争讼角斗则更有国家形成学说的特色。在继讼卦之后是师卦。师卦最后一爻中有“大君有命,开国承家”这么一句,这无疑就是国家学说。也就是说,《周易》在研究社会进化演变时,得出了社会发展必须纳入国家机器运行结构中去的思想;只有组建国家机器,或者说是必须组建包括军队和官僚机构在内的各种国家机器设施,才能解决本部族内部事务纠纷和抵御外来入侵,才能更有效地捍卫本部族的综合利益。至于这种国家机器的存在形式是推举、禅让,还是世袭,都无法排斥一个问题,这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与之社会相适应的并为其社会服务的国家机器。从这一点上讲,《周易》有关国家学说的立足点是正确的,也是清晰的。

随着国家学说的建立,《周易》中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思想也相继产生了,这些思想就是政权思想、军事思想以及刑律、外交等思想。

3.政权思想

政权思想自然包括组建军队、设立官僚机构以及处理君臣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最初,军队的行为是为了捍卫本部族的综合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政权的确立,军队也更趋于代表统治集团的利益。于是,军队成了“毒天下”的工具,成了捍卫国家政权的强大支柱。《周易》在正式卦例的第七卦师卦中,便论述了组建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这就是师旅对国家君侯的“丈人吉”和“田有禽,利执言”的必要,就是说“开国承家”离不开师旅。

政权离不开军队,也离不开官僚机构,离不开辅弼的左右股肱之臣的参助。《周易》中的随卦谈的就是这些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君臣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平衡与协调处理国君与文臣武将的关系问题。《周易》专门设了萃卦讨论了这一问题。针对国君如何驾御将帅的问题,《周易》又专门设了履卦与夬卦进行论述。

4.军事思想

《周易》第十六卦为豫卦。豫卦乃为“建侯行师”之卦,其中谈了为建侯行师而设布的一切豫防、豫备、豫谋政策。第二十六卦为大畜卦。大畜卦谈的是战争应准备的“良马逐”“闲舆卫”“舆说(悦)复”的兵革战车的装备问题,谈的是“不家食吉”的取粮草于敌国的军需供给问题,以及对待被占领国的反叛问题,这些问题自然属军事常识。大畜之后的第二十七卦为颐卦。颐卦中除了讲在本国采取的自身颐养之道外,还谈了在进攻敌国时就地猎取给养的问题,这一卦无疑也是在谈军事。

第三十五卦晋卦用“昼接三日”的声势浩大来谈王师如何去征伐一些“蕃庶”邦国的。四十一卦损卦和四十二卦益卦两卦虽是谈损益之道的,但损卦所说的乘敌国之危灾而攻击敌国的“损其疾使遄有喜”政策,和益卦所说的如果被征伐的邑国不能给征伐国以利益那就干脆予以攻击的“莫益之,或击之”的政策,这些则更具备一些军事暴力行为。还有第四十六卦升卦所说的“南征吉”以及在南征的“升”进中各种现象,这其中也包括在攻进一个废墟国家里的“升虚邑”的“丘颐”政策和王师得胜还朝的“王用亨于歧山”所进行的祝捷仪式,这无疑也是讲征讨侵伐的。亦有君王亲帅大军征伐邑国的五十五卦丰卦所说的在征伐各种不同国家里所遇到的各种不同情况,这些卦都无一不演绎着一种极残酷的军事思想。第五十五卦丰卦、第五十六卦旅卦、第五十七卦巽卦都是讲军事的,而且各具特色。丰卦是谈君王亲帅大军征伐邑国所遇到各种情况的;旅卦是谈将帅用兵之道的;而巽卦则更具另一种特别的军事常识特色。这种特色,用古代的话说,就是“庙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战前军事会议。巽卦除谈战前所进行的庙算外,还有战后的“先庚三日,后庚三日”的祝捷仪式。

一部《周易》只有六十四卦,而直接涉及军事的竟占了近三分之一。由此也可见军事思想在《周易》中的份量。

5.刑律思想

《周易》是一部有关国家的学说,刑律也自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噬嗑一卦则是专门讲刑律的,这已被历来易学家所公认。

《周易》有关刑律的卦并不多,它与讲军旅之卦的数目远远不能相比。这是因为当时周王朝忙于军事扩张与吞并,其主要精力自然不是用刑律治安内部,所以在《周易》中有关刑律的卦例特别少。《周易》中最早谈论刑律的并不是第二十一噬嗑卦,而是在尚未提出国家学说之前的第四卦蒙卦(提出国家学说是在第七卦师卦)。也即《周易》认为在原始部落群时期就应该注重刑律。

噬嗑一卦的卦辞为“亨,利用狱”。“利用狱”是指刑律有利于社会治安的通论。“初九”爻的“屦校灭趾”和“六二”爻的“噬肤,灭鼻”,也是指一般律令的通用常识。噬嗑一卦在谈刑律的问题上,除了注重一般的刑事犯罪外,还特别注重借用刑律来惩治官僚机构中的各种贪赃枉法的腐败犯罪分子。

6.外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