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46397600000001

第1章 捭阖第一

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拨动,阖就是闭藏。《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纵横家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并且运用在其游说术中。在与人交谈时,或者拨动游说,或者闭藏观变。游说时拨动对方,即捭之,是为了让对方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正确地估量和判断对方,了解实情,据以说而服之;有时要适当闭藏,即阖之,这是为进一步说服对方而施展的手段。

“原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万类:泛指天下万事万物,一切东西。

达:通达。

见:发现。

朕:征兆、形迹。《庄子·应帝王》:“体尽无穷,而游无朕。”陶弘景释本句云:“万类终始,人心之理,变化朕迹,莫不朗然无悟,而无幽不测,故能筹策达见焉。”

守司:主持、掌管。

门户:即上文所说“存亡之门户”。本句意为把握住存亡的关键。陶弘景注云:“司,主守也。门户,即上存亡之门户也。圣人既达物理终始,知存亡之门户,能守而司之,令其背亡而趣存也。”

其道一也:本句意指一切圣人的法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救亡图存。陶弘景注:“莫不背亡而趣存,故曰‘其道一’也。”

各有所归:本句意为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归宿。归,结局、归宿。《管子》:“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陶注云:“其道虽一,行之不同,故曰变化无穷,然有条而不紊,故曰各有所归也。”

阴、阳、柔、刚、开、闭、弛、张:分别指事物所处的不同状态及表现,因此,应采用相应行动。陶弘景注云:“此二者法象各异,施教不同。”

“译文”

考察过去的历史,生存在天地之间的圣人是芸芸众生的先导。观察阴和阳两类事物的开合变化以判断事物,了解生存和死亡的关键,筹划万事万物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过程,通达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发现引起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变化的关键。所以圣人在人世间,从古至今,他们的行为准则是一致的。虽然事物的变化没有止境,但是他们最终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是阴气或者是阳气,或者是柔弱或者是刚强,或者是开启或者是闭合,或者是松弛或者是紧张。

“原文”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指:意旨、意向。

阖而捭之:如果明白了实情,就自行闭藏并加以发动。

以求其利:检讨对方的善恶利害。陶弘景释此句云:“凡言事者,则微排抑其所言,拨动以反难之,以求其实情。实情既得,又自闭藏而拨动之,彼以求其所言之利何如耳。”

开而示之:展开并对此加以肯定以尽其情。陶弘景注云:“开而同之,所以尽其情。”

阖而闭之:闭合并表示不同意见,以观察其诚意。陶弘景注云:“阖而异之,所以知其诚也。”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如对方说的有可与不可的东西时,要明确审定对方,以自己之思虑判断其是否得当。

以原其同异:弄清其中相同与不同的本原。本句意思是说所说的东西都有合适与不合适的情况,一定要明确弄清其用心,找出其中相同和不相同的本来特征。

离合:计谋中有相一致的,也有不相一致的。

有守:确立自己的意思加以信守。

先从其志:先顺从对方的意思。陶弘景注云:“计谋虽离合不同,但能有所执守,则先从其志,以尽之,以知成败之归也。”

“译文”

因此圣人要一以贯之,把握住事物变化的关键,审视体察事物变化的先后顺序,度量人能否随机应变,考量能力大小,比较技巧上谁优谁劣。人们之间的贤良、不肖、智慧、愚蠢、勇敢、胆怯、仁义,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就可以开启使用,就可以闭藏不用;就可以举荐,就可以屏弃;就可以轻视,就可以敬重;都依靠无为之术来掌握。考察确定对方之有无虚实,通过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和欲望来判断对方的志向,先略微排斥对方所说的话,等对方敞开后再加以反驳,这样来求得实际的情况,可贵之处在于得到对方的真实意图,然后沉默而挑动对方发言,以判断是否于己有利。或者敞开心扉予以展示,或者封闭心扉予以沉默。敞开心扉,是因为与对方的情意相同,封闭心扉,是因为与对方的情意相异。判断可行与不可行就是要弄清对方的计谋,探索其中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计谋有与己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都要确立自己的意向加以信守,如果可行,要先顺从对方的意向。

“原文”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中:符合,合乎。

圣人因而自为之虑:考察对方谋略时,如不能达于一致,不能认同,那么圣人也要按自己的意思去考虑谋划。陶弘景注云:“谓轻重不合于斤两,长短不充于度数,便为废物,何所施哉?圣人因是自为谋虑,更求其反也。”

出之:取出使用。陶弘景注云:“谓中权衡者,出而用之。”

纳之:收纳闭藏。陶注:“其不中者,纳而藏之也。”

此句意谓:合适的闭藏之后获取,不合适的闭藏之后放弃。陶弘景注云:“诚者阖而取之,不诚者阖而去之。”

天地之道:符合天地阴阳之道。陶注:“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故谓天地之道。”

四时: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或指一天中的朝、昼、夕、夜四时。

纵横:自由自在的变化。陶弘景注云:“阴阳变动,四时开闭,皆捭阖之道也。纵横谓废起也。万物或开以起之,或阖而废之。”

由此:根据捭阖原则。陶弘景注云:“言捭阖之道,或反之令出于彼,或反之复来于此;或反之于彼,忤之于此,皆从捭阖而生。故曰‘必由此也’。”清人俞樾有不同看法,其《诸子平议补录》此条注下云:“反出、反忤四字,衍文也。此文当读至万物绝句:‘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复,必由此矣。’其文甚明,写者衍‘反出反忤’四字。陶氏遂于横字绝句,反出、反复、反忤并列为三义,虽曲为之说,不可通也。”俞说可供参考。

“译文”

如果要运用开启之术,贵在周详完备,如果要运用闭合之术,贵在隐藏保密。周详保密中最重要的在于微妙而与道相追随。让对方开启,是为了判断对方的实情,让对方闭合不言,是为了结交对方的诚意。这样做的方法,都是为了能使对方显露实情,以权衡比较谋略的得失程度,圣人也是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考虑的。如果是不合适的谋略,圣人也只能自行考虑谋划了。所谓开启,就是或者开启而展示使用,或者开启而收纳闭藏;所谓闭合,就是或者闭合而采纳使用,或者闭合而屏弃不用。开启和闭合,是天地之间运行的规律。开启和闭合,也是阴气和阳气的变化运动,四时节令的开始和终止变化也如同开启和闭合一样,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事物的离返与复归都是由开启与闭合的变化来实现的。

“原文”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译文”

开启和闭合是事物运行的总的原则,也是游说变化的依据,一定要事先观察他们的变化。口是心灵的门户,心是灵魂的主宰,人的意志、欲望、思维、智慧、谋略,都要通过这个门户来表露,所以要通过开启与闭合之术来把握和控制。

“原文”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译文”

开启之术,就是公开的,可言及的,属于阳的方面;闭合之术,就是关闭的,沉默的,属于阴的方面。阴阳和谐,那么开启和闭合就很恰当。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荣誉、名声、爱好、财富、得意、喜欲等,都是属于阳的方面,叫做开始;所以说死亡、忧患、贫贱、苦辱、毁损、失利、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都是属于阴的方面,叫做终结。凡是那些遵循阳道进行游说的,都称作开始,从谈论有利的方面开始论述;凡是那些遵循阴道进行游说的,都称作终结,从谈论不利的方面作为谋略的结果。

“原文”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此句意谓:阴阳上下相通相求,是运用捭阖之术形成的。陶弘景注云:“上下所以能相求者,由开闭而生也。”

此句意谓:既是天地阴阳的道理,也是游说人的法则。陶弘景注云:“言既体天地,象阴阳,故其法可以说人也。”

圆方:指天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陶弘景注云:“天圆地方,上下之义也。理尽开闭,然后生万物,故为万事先,上下之道,自此出入,故曰圆方之门户。”

“译文”

运用开启和闭藏的法则,都需要从阴阳两个方面来检验。所以与从阳的方面谈论的人要依据崇高来试探,与从阴的方面来谈论的人要依据卑下来试探。以低下求取卑小,以崇高求取伟大。按这样的方法进行言谈,没有什么事情不能了解出来,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探索进去,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实现。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游说一人,游说一家,游说一国,游说天下。做小的事情,没有内的限制,做大的事情,没有外的限制。损益、去就、背叛与复归,都可以依据阴阳来驾驭。面对阳气,就可以采取行动,面对阴气,就应该停止或闭藏;面对阳气,就活动出去,面对阴气,就隐藏进入。阳气运行最终复归于阴,阴气运行最后返归于阳。以阳气而运动的人,道德就会增长;以阴气安静的人,形势就会生成。以阳气求于阴气,需要以道德来包容;以阴气求于阳气,需要施加以力量。阴阳互相追随,是由于遵循开启和闭合的法则。这是天地之间阴阳运行的总规律,也是游说的基本方法,是一切事情的前提,也称作天地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