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居里夫人
(一)
在布罗尼娅离开家后,玛丽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她决心到职业介绍所去寻找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
当时,家庭教师的地位是很卑微的,差不多与保姆、厨娘、花匠一样。如果工作不在乡下,而在城里,那么玛丽可以不必忍受痛苦的放逐生活,住在家庭的附近,每天还能与父亲一起说说话,或者跟“活动大学”的朋友彼此来往,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但是,事情不能尽如人意,为了增加收入,她最终还是选择为一个偏僻乡下家庭的6岁女孩和6岁的男孩担任家庭教师。
1886年1月1日,19岁的玛丽在严寒中启程,离开了家庭,离开华沙城,登上火车,前往她担任家庭教师的地点。
斯特罗多夫斯卡到车站来送别女儿,对女儿是千叮咛万嘱咐。当火车缓缓开动时,玛丽把身子探出窗外,紧紧握住父亲的手。
“爸爸,您要多保重!”
“你也一样,玛丽。”
斯特罗多夫斯卡先生跟着火车跑了几步,终于依依不舍地放开了玛丽的手。
火车开动了,外面是白雪皑皑的波兰原野。玛丽觉得自己孑然一身,离开父亲到人生地疏的异乡工作,不禁油然产生一种孤寂之感,眼泪滚滚而下。
她赶紧从口袋中掏出一块手帕,悄悄地拭去脸上的泪水,好像担心别人看到哭红的双眼一样,把脸侧向窗外。
那些熟悉的街景、屋顶以及教堂塔尖上覆盖着的白雪,都在随着火车的快速前进而向后飞驰,大地都是一片静悄悄的,好像沉睡了一般。
“我暂时要与可爱的故乡华沙说再见了。”玛丽心中暗暗地想着,心中又涌起一股离别的愁绪。
她的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刚才月台上与父亲告别的那一幕;同时住在诺巴里普基街公寓的哥哥约瑟夫、姐姐希拉的影子,也在她的脑海中涌起……最后,她又想到了姐姐布罗尼娅。
“布罗尼娅,你此刻在巴黎做什么呢?生活很艰苦吧?啊,为了你,我一定要坚强起来。”
一想到布罗尼娅,玛丽就竭力勉励自己,不要太软弱了。
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又加上4个小时的雪橇后,玛丽终于来到了她即将担任家庭教师的布朗先生家中。
布朗先生一家算得上是当地的有钱人,他们的房子要比附近的房舍讲究得多,是一座老式的别墅,大而低的板屋,墙壁是灰暗的,显出一种沉闷的情调。
玛丽被安顿在二楼的一个孤寂的房子里,一抬起头都觉得沉闷难受。这还不算什么,从玛丽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在布朗家的那段生活是十分痛苦的:
我过的日子简直就像囚犯一般。即使对一个具有血海深仇的敌人,我们也不会让她住在连地狱都不如的地方。而且,布朗夫人对我真是太苛刻了。
布朗家完全是一副暴发户的作风,在物质享受上简直是挥金如土,但却斤斤计较我用的灯油等日常用品;家中用了5个像奴隶一样的仆人,却还不断标榜自己是人道主义者。他们修养实在是够不上任何水准,还经常说别人的是非长短。
我住进这样一个家庭后,才了解人究竟是怎样的动物。真可悲,这是我来到这里的唯一收获。
对于年轻、纯洁、不知人间太多黑暗面的玛丽来说,这个家庭让她感觉一切希望都破灭了。更糟糕的是,对方居然连薪水也没有如约支付给她。
这样下去,布罗尼娅的学费怎么办?补贴家用的钱从哪里来?玛利觉得自己陷入了困境。
(二)
就在玛丽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玛丽的一个朋友写信告诉她,在距离华沙100公里外的一个名叫斯特基的小村里,有一位公爵打算请一位家庭教师,年薪是500卢布。
玛丽虽然很想去,但又想起斯特基那么遥远,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与家人见面,那将是多么寂寞孤单的生活啊!
不过,如果能去斯特基那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倒也不错,能省下不少钱,并且远离城市,生活在森林、田园围绕的大自然中,不但心情开朗,还能趁机多学读点书。何况,年薪也比较满意,这样就能多寄些钱给布罗尼娅了。
于是,玛丽再一次动身乘火车前往斯特基。
不久之后,火车便抵达了寒冷的乡间火车站。玛丽和几个乘客走出车站,又换乘雪橇,穿过森林,越过草原,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小路。
周围是一片空旷,两个小时的路程仿佛已经走了五六个小时,玛丽不禁有点害怕。
最后,她终于抵达了斯特基村的兹基洛夫先生家中。这时,又冷又饿、疲惫不堪的玛丽已经半响说不出话了。
她被带到屋里,兹基洛夫先生的房子远比玛丽想象得好。主人个子高高的,很和蔼;夫人也还算友好。旁边围绕着几个孩子,正瞪着大眼睛好奇地望着玛丽。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第二天清晨醒来,玛丽的精神总算好多了。她披上外衣,打开窗帘,向窗外望了望,不禁愣住了:外面的景色实在是太平常了!
在窗户的正前方是一座大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正喷冒着浓浊的黑烟,污染了周围的一切。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了,没有田园风光,没有宽阔的牧场,也没有大片大片翠绿的森林,玛丽的美好憧憬已经有一半化为泡影了。
斯特基村的确没有森林也没有牧场,只有一大片望不到边的甜菜园。这是个专门制糖的小村子,秋天一到,农民们就会忙着收割甜菜,然后用车运到糖厂进行加工。
糖厂也是用红砖砌成的,与乡间的景色也很不相称。那原本清澈见底的流水,也因为糖厂的污染而变得浑浊不堪。
兹基洛夫先生家拥有200亩甜菜园,也是糖厂的大股东。昨夜天黑,乍一看他们家还不错,但今早起来,玛丽才看清,他们的房子只不过是一座临时搭建的双层陋室,有点类似古老陈旧的别墅。不过,与周围散列的农家相比,这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房屋的周围还有绿色的草坪和花园呢!
他们家一共有7个孩子,其中的3个男孩都在华沙求学,还有一个刚刚6个月的小婴儿正被女管家看护着。3岁的男孩史迪斯正是调皮的时候,10岁的安吉则是个乖巧的小男孩,另外还有一个女孩布兰卡,与玛丽同岁。
这个家庭虽然谈不上很有教育,但比起布朗先生一家却好多了。兹基洛夫先生体面而讨人喜欢,夫人的脾气虽然不大好,但也不算是个坏女人。玛丽那一路上都悬宕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玛丽的学生是布兰卡和安吉。每天,她要工作7个小时,4个小时教授安吉,3个小时则用来教布兰卡。除了教课之外,玛丽没有也会自修3个小时。
安吉是个很健忘的男孩子,这也颇让玛丽头疼。幸亏他很乖巧听话,和玛丽处得也十分不错。
布兰卡的学习情况比较让玛丽满意,她很聪明,而且也很好学。虽然她的年龄与玛丽一样,但对玛丽很尊敬。下课后,她还经常带着玛丽到村里散步,彼此就像好朋友一样,这也安抚了玛丽那颗寂寞的心灵。
不过,当玛丽逐渐习惯于这个家庭的生活之后,也发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时,她想起了父亲对她说的话:
“玛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你要学会适应任何环境,不断地忍耐、学习,才能发现真理。”
于是,玛丽终于忘却了所有的不满,决定在这里好好待下去。
(三)
在这个单调的小村子里,玛丽过着教读的生活。在寂寞的时候,她就写信给父亲、姐姐、同学和亲戚们。从他们的回信中,玛丽也可以了解家里的状况、朋友的消息,对孤寂的玛丽来说,也是最大的安慰与鼓励。
在给表姐亨莱特的信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玛丽当时的生活状况:
……我到兹基洛夫先生家中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现在我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直到现在,事情都还算顺利,兹基洛夫先生一家人也都不错,我和他们的大女儿布兰卡已经成为好朋友,这让我的生活也还算愉快。至于我的学生安吉,他不久就满10岁了,是个很听话的乖孩子,不过有些骄纵、散漫。总之,谁也不能要求别人都十全十美。
村里人都不读书,也不懂得思考,只是经常聚会,饮酒作乐,或者跳舞狂欢,所以这里每个女孩子的舞艺都很精湛,但也相对地失去了乡下女孩淳朴、可爱的一面。说到青年男子,他们也很少有聪明的,跟他们谈论“实证论”、“劳工问题”,他们根本不喜欢听,恐怕以前也没有听说过。
不过现在,我觉得我的学生布兰卡小姐是一颗少有的明珠,她有着良好的判断力,而且了解人生。
兹基洛夫先生颇为守旧,但在村子里,他算得上是个比较有涵养的人了,所以我对他颇有好感。
我现在每天要工作7个小时,但不论多么忙碌,我在星期日一定会去教堂,绝不以头疼、感冒等作为借口,与神疏远。
平时,我不太与村里的人说话聊天。如果与他们谈起子女教育的问题,会被他们认为是好出风头。村里人都很缺乏知识教育,我经常向工厂的技师们借阅杂志,但依然觉得无法满足对知识的需求。
我现在最为迫切的希望,就是能够和朋友们交换新知识,不管一天一次,或者一星期一次都好。
从玛丽的信来看,她真的已经适应了兹基洛夫先生一家的生活,而且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工资——500卢布比较高,这样,玛丽每月就能寄15-20卢布给布罗尼娅。一切似乎都在如愿以偿地进行着。
玛丽喜欢在村子周围散步,虽然村子的景色不算优美,但依然可以直接接触到大自然,体会大自然所孕育的那种永恒的美。不过,每次散步也有让玛丽难过的时候,那就是遇到那些浑身沾满泥土的穷人家孩子四处游荡的时候。他们几乎都是学龄儿童,但却没有一个上过学。
“孩子们,你们为什么都不上学呢?”玛丽问这些衣衫褴褛的孩子。
“上学?我们都不上学。”
“那么你们在家里读书吗?”
“读书做什么?”
孩子们以毫不在乎的口气回答玛丽的问话。
玛丽觉得很难过。回到家后,她马上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布兰卡。
布兰卡说,这里的孩子都从不上学,也不请家庭教师,很多成人也都不认字,自然也不会阅读报刊杂志,对祖国波兰的命运自然也是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在农田里劳作,在工作之余在聚会喝酒、跳舞。
布兰卡的话让玛丽很震惊,也很伤心,她不禁对祖国波兰的未来焦虑起来。
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玛丽终于决定与布兰卡一起商量如何帮助那些孩子,改善他们目前的状况,让他们了解波兰语言和波兰民族的美好。她对布兰卡说,自己想利用给她和安吉讲课之余,每天义务帮助那些孩子学习知识,教室就用她现在住的楼上的房间。
布兰卡很赞同,而且还热情地帮助玛丽,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
在得到兹基洛夫先生的允许后,玛丽招收了十来个农家孩子,每天免费教授他们2小时波兰文,这也让玛丽每天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幸好这些孩子的进步都很快,这给了玛丽不少安慰。
孩子们在认字之余,也学习一些算术知识,教室成了他们的乐园。这件事不久就在整个村落传开了,有些家长还会跑来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形,然后满心感动地回去。
后来,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狭窄的教室不够用了,玛丽就只好把学生们分成两班制。因此,玛丽此时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负担都增加了。
(四)
1886年12月,玛丽在兹基洛夫先生家中已经快满一年了。她在给表姐的信中谈到了他的“农民学生”:
我的农民学生现在已经有18个了,当然他们不能一起来,因为我应付不了,这样我每天要花费2个小时来教授他们。星期一和星期六,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大约有5个小时,实在很辛苦。最近,他们都很用功,看到他们的成绩进步,我感到很高兴。
……
每天,我都忙得不可开交,我的全部精神都耗费在这些孩子身上了。想起以前那些同学们此刻正在巴黎、柏林或者斯德哥尔摩的大学攻读物理、数学、社会学时,我的心情实在难以开朗。不过,这种工作既不妨碍我尽我的职责,又能帮助别人,所以,我从这些孩子的学习进步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安慰。
玛丽的一生都是这样,总是因为别人能够得到她的帮助而感到“快乐”、“安慰”,而且不计较自己的付出。当她是个19岁的贫穷家庭教师时,她就是这样了。几十年后,她名震全球时,更是如此。她从来都没有在这条道路上偏离过,而且,当她的名气越大时,她的这种无条件的奉献精神就越是感人。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年当中,玛丽除了恪守职责、努力帮助那些“农民学生”和按时寄钱给布罗尼娅之外,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她真是巴不得能够立即羽化升空,飞到她心中的圣殿,加入那些有幸在大学学习的众多学子行列之中去。
但现在她还不能,她必须还要在这个文化、精神的沙漠之地再待上4年!有时,她想到自己还要在这里待那么久,就不免心灰意懒,觉得这简直是无法达到尽头的时间间隔。
幸好,这种失望的情绪没有完全控制玛丽,只不过像海潮一样,有时来了,但很快又退去。玛丽不是个只会幻想的姑娘,她知道如何才能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在忙碌的工作之外,她也会利用一切时间埋头读书学习,为的就是能够积蓄力量,4年之后到圣殿去拼搏。
有时玛丽也会遇到难题,这时她就写信请教父亲,父亲总是尽他所能帮助这个身处乡下艰苦生活中的小女儿,这也是年迈而又为穷困所扰的父亲唯一能够帮助、鼓舞女儿的方式了。
通过这种信件来往,玛丽也受到了父亲的感染,逐渐将自己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到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上。父亲一生都热爱物理、化学,尤其喜欢到实验室里进行各种实验,但俄罗斯统治者却竭力阻止波兰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实验室基本也处于关闭状态,这让父亲的一片热情根本无法实现。
虽然玛丽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学习物理和化学,但也遇到了许多几乎让她丧失信心的困难。她在给表姐的信中写到:
我正在通过书本学习化学,但我发现效果甚微,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没有实践的机会,没有做实验的地方,所以我没有任何办法……
通过这封信,我们也可以了解玛丽在学习中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让她那基础浅薄的理化知识得以稍许的提高;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19岁的姑娘,孤身一人在穷乡僻壤孤军奋斗时,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才能不被她所面临的一个个困难压垮。
不过,姐姐布罗尼娅的来信却给了玛丽更多的鼓舞和动力:
亲爱的玛丽,多亏你,我才能在这片自由的田地里学习。我真是个幸运的人,也真是对你不胜感激。
我以后一定要来到这个国家,那时由我来为你出学费。我期待着你的到来,也期待你能早日迎来那一天……
这封信给了玛丽很大的勇气和动力,让她继续在这里为明天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然而就在这时,玛丽人生途中的一个重大而痛苦的考验,正悄悄地向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