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信仰追问
46466300000032

第32章 信仰何用(2)

信仰之所以能为人提供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支撑,很重要的一条是它为人提供了一个希望。特别是在人生处于困难和绝望的时候,这种希望是尤为宝贵的。

信念和信心能增强人的意志力。一个人的意志的强弱,有先天的成分,但不仅是先天的问题。一个人是否有坚定的信念,对追求某种理想和目标是否有必胜信心,这对于人的意志力是一个大的鼓舞力量。斯大林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时说过:“没有建成社会主义的信心就不能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意志。明知不能建成,谁还愿意去建设呢?所以,没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前途,就必不可免而且毫无疑义地会削弱无产阶级从事这种建设的意志。”

理想和信念的作用往往是在困难的时候,在严酷的考验中得到体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方能显现出信仰的巨大力量。通常我们说理想和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它能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的时候,不为巨大的困难所压倒,并压倒困难。在为实践自己的信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人们对于遇到的困难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和解释。这种新的理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把困难看作是对自己信仰的考验,把困难的出现看作是考验自己信仰的坚定性和表现自己信仰坚定性的一个机会。因此,人们会抓住这样的机会来亲身体验自己信念的坚定性,体验自己信念的巨大力量,并向别人表明自己信仰的坚定性,从而赢得赞扬。另一方面,出于对理想信仰的感情的因素,人们会把困难人格化,把它看作是自己的敌人,以便使自己对这些困难增强仇视,增强必定要战胜这一困难的勇气。事实上在某些宗教活动中确是如此。比如,当人们的宗教信仰遇到考验的时候,人们不仅会把这种困难看作是上帝对于自己的一种考验,而且会把这些困难的出现看作是魔鬼作祟。于是,人们对于魔鬼的仇恨转向他们所面对的困难上,并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由于有这两种对困难的理解和解释,就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当然,意志和信念是相互促进的。不仅坚定的信心能增强人们的意志力,而且人的坚强的意志也有助于增强人的信心。列宁在一封回信中说:“同志们,你们的贺信中特别宝贵的就是对于苏维埃政权必将完全彻底地战胜地主、资本家和一切剥削者的极其坚定的信念,以及克服一切障碍和困难的顽强的意志和决心。我同一切共产主义者一样,正是从工人和劳动群众的这种顽强的意志中汲取工人和工人事业必将在全世界获胜的信心。”

6.信仰的慰藉作用

所谓慰藉作用,也就是信仰对于人的某种补偿、安慰的作用,使人恢复心理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信仰的慰藉作用也就是一种精神的安慰。

这种精神的安慰作用来自信仰的哪些方面的机制和作用呢?

首先,信仰的慰藉作用来自信仰所带给人的优越感。凡是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都是有一定自信的,都有一定的精神上的优越感。这是他从自己的信仰中所吸取到的。他们都以为自己懂得了世界、人生的奥秘,而别人则是不觉悟的。自己掌握了宇宙的真理,而别人则陷入谬误。每一种信仰都是赋予自己的信仰者一种特殊而重要的使命,给他们一个特定的角色定位,使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优越感。犹太教徒认为只有自己才是上帝的选民,为上帝所钟爱,在进入天堂方面比别的民族享有某种优先权。基督教徒的优越感也丝毫不比犹太教徒差,他们认为只有他们所崇拜的基督才是通向天堂的真正道路,是可以免除一切罪恶而登天堂的一劳永逸的捷径,而不信仰基督的异教徒则是地狱的候选人。

其次,信仰的慰藉作用来自信仰对苦难的新的解释。信仰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与苦难相关的,即使是最为乐观主义的信仰,也不能不对苦难作出说明。事实上,一些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就是产生于人们解脱苦难的需要,而它的功能也就在于能至少使人在精神上接受苦难,把苦难从一种消极的人生事实变成一种积极的信仰事实。

在信仰中,苦难被作出了新的解释,这种解释也许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特点都是尽可能地使人们在苦难面前产生积极的态度,不为苦难所压倒。本来苦难是最能使人产生自卑感,使人气馁的。但信仰对苦难的解释反而能使人在苦难中产生勇气。信仰对于苦难的解释涉及许多方面,比如苦难的来源,苦难对信仰的意义,以及克服困难的途径等。通常的情形是,在信仰中,苦难意味着一种信仰考验,是一种关于自我信仰的体验。这样,人们不仅不惧怕苦难,而且渴望苦难,以便证明自己的信仰的坚定,体验自己深刻的信仰。从而这种安慰有时又不免成为精神的麻醉。

最后,信仰的慰藉作用来自信仰所许诺的光明未来。每一种信仰总是给人设立一种结局,这种结局应该是光明而圆满的,能使人产生乐观的向往之情。这就是信仰中理想目标的作用。信仰中所设定的理想总是美好的,它的实现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幸福。这种美好的未来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信仰的慰藉作用在宗教信仰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宗教信仰往往是苦难的信仰,它使苦难中的人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当然,这些安慰往往也仅仅是精神的安慰,宗教信仰的虚幻性不可能真正地解决苦难问题,实际地消除社会和现实中存在的苦难。宗教虽不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但它“通过把种种事件纳入信仰的解释模式之中,从超越现实的彼岸给予虚幻的反映和合理性说明,从而使一切矛盾被臆想地解决了:现实压迫被‘精神自由’所克服;社会的不平等在‘天国的平等’中被补足;阶级的仇恨在‘上帝的怀抱’中化为兄弟情谊;社会中的罪恶和不公正被‘末日审判’和‘来世报应’

所抵消;死亡意味着永生;贫困可以换来安宁;饥饿使灵魂净化;失败是上帝的考验”。

这样的慰藉当然只是精神上的,是虚幻的。但是慰藉之为慰藉,主要不在于虚幻与否。尽管事情真实一些更好,但即使明知是虚幻的,在某些时候也能从中得到感情的慰藉作用。比如《红楼梦》第43回中,写贾宝玉因有心事而带着小厮茗烟偷偷溜出贾府,去了水仙庵。路上茗烟不解地问道:“我常见二爷最厌这水仙庵的,如何今儿这样喜欢了?”宝玉答道:“我素日因恨俗人不知缘故,混供神混盖庙,这都是当日有钱的老公们和那些有钱的愚妇们听见有个神,就盖起庙来供着,也不知那神是何人,因听些野史小说,便真信了。比如这水仙庵里面因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来并没有个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谁知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着。今儿却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从宝玉的话来看,他显然十分清楚并没有这个洛神,因此平时并不喜欢这个有名无实的水仙庵,但当他有了心事需要得到感情的慰藉的时候,就想到了水仙庵,并喜欢起这里来了。而且从书中得知,他确实由此得到了感情的慰藉。

关于信仰的感情慰藉作用和心理安慰作用,可以作进一步思考,进行再认识。过去,当谈到宗教信仰的慰藉作用时,突出强调的是三点,一是这种安慰的虚幻性,即只是用温暖的话语给人安慰,而不能真正在现实中解决人们的苦难。二是这种安慰的虚伪性,即这种安慰虽然力图给人们减轻痛苦,但在客观上起到了麻痹人们的斗志、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三是这种安慰作用的麻痹性,即这种安慰的目的不在于减轻人们的痛苦,而在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这第三种安慰或者是统治者本身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或者是宗教界人士作为统治者的帮办主动地为统治者服务。显然,这三个方面都是对宗教信仰安慰作用消极性和反动性的揭露。这种揭露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在更全面地考察这种安慰作用时,尤其是在不限于宗教信仰的情况下考察信仰的慰藉作用时,就不能仅仅讲这三个方面了。

事实上,信仰(包括宗教信仰)的安慰作用,也有积极的一面。它至少是减轻了人们的痛苦,当人在苦难中时,得到一定的安慰总是好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虽然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有了更好的生活,但现实生活中总不免会产生一定的痛苦。如果宗教徒出于自己的信仰而减轻了这种痛苦,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不仅没有产生消极的态度反而产生积极的情绪,那么这就可以说起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作用,这种安慰作用也是有助于社会的安定的。

根据过去的理解,好像一讲安慰就是生活的弱者的需要,生活的强者不需要安慰。这也是不尽正确的。事实上,任何人,即使是那种意志坚强的人或特别乐观的人,也会在某种情形上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以及一时的软弱感,需要得到一种心理上的精神上的安慰。

这种安慰或来自朋友,或来自家庭以及某些传媒机构,这些都是正常的。如果他也能从自己的信仰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那就更好,是一种自我调节。因此,不仅是宗教信仰有安慰作用,其他信仰也会给人以安慰。安慰有可能是消极的,会使人安于困顿,不思进取,但它并不总是消极的,更不能把这种作用一概地说成是欺骗和麻痹。

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就是能在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方面给以实际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要从心理上和精神上加以疏导,减轻人们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使人们得到心理的平衡。这在当前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看到人们有了痛苦和对社会的不满,就火上加油,让人们产生“反抗”意识,以致带来反社会行为。这是属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与革命不革命是两回事。

7.信仰的提升作用

理想和信仰能充实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信仰的提升作用,或叫做信仰的超拔作用。

人与动物的一个区别是人具有精神生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生活的意义会更为突出。如何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就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人生课题。理想和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它不仅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项内容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从而避免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混乱和价值观念的紊乱,而且能不断地使人的精神境界有所提高。

理想和信仰都是塑造人的崇高人格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的。理想和信仰引导人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使其对于世界、对于人生有更为正确和彻底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于许多问题就有更好的态度。一个人理想越高远,信仰越崇高,他的精神境界就会越高。有句格言说:向着天空瞄准的人,总比向着树梢瞄准的人射得高些。

确实如此,精神境界高低不同,人生状态就大不一样。精神境界高了,个人烦恼就少。

共产主义理想是非常高远的理想,共产主义信仰是崇高的信仰。

这种理想和信仰对于真诚的信仰者来说确实起着开阔眼界,开阔胸襟的作用。关于开阔眼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过,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们的眼界是提高了,中国革命也改变了面目。朱德也讲过共产党人气量要大。他说:“我们共产党人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人物,即使你做得最好、贡献最大,也不过只是做了你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我们共产党人胸襟要广阔,气量要宏大,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要严格一些……”

8.信仰的凝聚作用

信仰的凝聚作用主要是共同信仰的作用。理想信念不仅具有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的作用,而且具有精神纽带和精神凝聚力的作用。

它在群体中的作用,主要是一种团结和凝聚的功能。这两种作用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在理想信念的精神动力的作用中,就包含有精神凝聚力的因素,而在精神凝聚力的作用中也包含有精神动力的因素。

共同理想有更大的力量。一种理想越能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当然就越具有更大的力量。这首先是一个人数问题,但也不只是人数问题。共同理想所具有的力量并不是个人理想所具有的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沿着同一个方向并围绕同一个核心而把这些个人的力量都凝聚起来,形成一种更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说与单个人的力量的相加具有质的不同。具有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的人,往往能够形成一个社会的信仰团体,即以共同理想和信念为纽带的社会团体,这种信仰者的团体是与信仰者个人不同的。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经千百万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就会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

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凝聚力既体现在日常生活如家庭之中,更体现在社会政治运动中。普列汉诺夫指出:“在家庭关系方面,在爱情和友谊方面,一个新的因素开始起重大作用,这就是信念,它在过去只为少数‘理想家’所具有。信念的不同成了突然决裂的原因。

一个‘被嫁给’某人的女子有时会惊讶地发现,她的合法的‘占有者’是个蒙昧主义者、贪污分子、在上司面前阿谀逢迎的小人。”

邓小平深刻论述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在政治和军事活动中的重要凝聚力功能。他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共同的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有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它作为一种精神的纽带,能把人们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人们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人们的热情就会发生汇聚作用而相互激励;人们就有了共同的理论和概念而形成共同的思维方式;人们就有了共同遵守的纪律。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量。

9.信仰是一种精神治疗

人有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即生病。

这就需要治疗。肉体方面的治疗是医术,精神方面的治疗是信仰(当然不只是信仰)。这两种治疗应该是统一的。因为肉体和精神在人身上是统一的,是完整人的两个方面。在历史上,宗教中的人士往往会些医术,这对于他们的传教大有好处,而且他们总是善于把医术与信仰结合起来,既通过医术促使人去信仰,又利用人的信仰去给人治疗某些疾病。耶稣传教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治病的过程。他治好了许多病人,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信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