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未来30年用钱赚钱
46754300000010

第10章 财富观念:树立正确的理财观(2)

事实上,有效的投资组合需要投资者对不同的理财工具具有全面的了解,并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投资者能够用于投资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又缺乏相关的投资专业知识和信息来源,不如把时间花在选择优秀的理财机构方面,从而通过专家理财,达到资本保值、增值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的说法也很有道理,毕竟隔行如隔山。理财投资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完全靠自己似乎太麻烦,也有点困难。专家的建议是很好的参考。

但是也有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专家也有智愚之分,不同的专家坐于堂上,长篇大论,谁是谁非,谁对谁错,很难分辨。即使有可信之专家,也不能靠其一生。

无可否认,投资赚钱是自己的,评论是别人的。我们对那些专家评论应该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资本市场,作为一个专业的市场,也必然需要这样的专业评论家,把每一次行情精彩、清晰地讲解给我们。特别是对那些没有专业知识、没有精力了解行情的投资者,专家的评论、解盘一定胜过自己的一知半解。但是,专家们对我们的这种帮助,只能停留在此,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手段只是了解现在的行情态势和学习他们研究行情的合理方法以及科学态度。

贪婪是投资的大忌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人都有贪婪的一面,贪婪容易让人失去自己,让人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贪婪的后果往往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遥远的古希腊,就有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告诫人们如何对待财富。

在米达斯国,国王认为想变得更有钱才能让自己快乐,于是和神商量让自己拥有神奇的力量。神答应了他,让他的手指头无论碰到什么东西,那东西就立即变成黄金。在拥有了“金手指”后,国王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痛苦地发现,自己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美味在他嘴里变成了黄金。最糟糕的是他亲吻自己的女儿时,最爱的女儿也变成了黄金。国王这才意识到真正让自己快乐的并非是金钱。神答应了他的忏悔,恢复了他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索取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过分地追求金钱,就会失去自己原有的乐趣。因此,在金钱的追求上要适可而止。

这是最古怪的难题之一,理财并不困难,很多人却总是弄得一团糟。

如果我们想积累财富,要做的就是养成健康的储蓄习惯,手上握有一批互惠基金,外加一点点时间。事实上,迈向成功的步伐并不沉重,所涉及的问题也不错综复杂。为什么很多人还会栽跟头?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贪婪的心理。我们从商店满载而归,购物之多超出了原先的计划;我们不愿自己做饭,所以就去下馆子;我们从商品目录上看到一样东西,一冲动就买了下来。我们想成功理财至少要有一点点自我控制,尤其是在节制欲望、为将来存钱时。

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贪婪是大忌,一旦被贪念占据了上风,就很难把握住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额,很容易成为投资浪潮中的牺牲品。

托普的例子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托普做手机,一没有技术,二没有渠道,虽然投了好几亿元,可是5条生产线停了4条,业绩和后来做手机的TCL、夏新比,差距极大。

托普自己说过,托普获得了第12张GSM手机牌照;但是后来托普又说托普用的是深圳国威的手机牌照。托普以入股1536万元的方式获得该公司经营决策权,深圳国威更名为“深圳托普国威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国威是国内第一批获得手机牌照的企业,其“万达铃”手机除了1998年曾经推出过几款外,以后几乎没有生产。

托普说自己的手机技术来源于中天华通。中天华通是一家中韩合资企业。而韩方公司是托普在韩国注册的一家子公司,中方就是托普本身,引进的手机技术是韩国人都没听说过的SEWONTELECOM和MAXONTELECOM两家公司的改进版本。

按照托普总裁宋如华的设想,投入6亿元巨资,在成都与台湾4家IT企业、西南交大、中国联通以及当地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在成都建设年产100万部手机的生产基地,加上深圳国威的生产能力,托普手机年产量将达200万部。但是相比摩托罗拉、诺基亚、科健、TCL等竞争对手,托普没有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托普也没有自己的手机销售网络,在市场上除了看见一款贴牌台湾OKWAP的彩屏手机和自己的两三款产品之外,现在难觅其踪。

据媒体称,托普将手机战略理解为结合软件优势和资金优势,利用系统开发经验,进军终端接入市场;手机是这个战略目标里三环中的一环,其余两环是掌上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飞利浦、爱立信都大量卖掉手机生产厂,国内的名人、商务通等掌上电脑及厂家的日子也过得十分艰难,托普进入一个惨淡的产业难道能起死回生?

托普解释说,自己做手机意在移动数据增值服务和CDMA手机,托普曾经和中国联通协商联手开发CDMA手机数据增值服务,以及允许托普生产CDMA手机,但这个如意算盘现在看来落空了,市面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托普的CDMA手机。而且就算托普做了CDMA手机又如何呢?连TCL和海尔都打算从CDMA上脱身,遑论托普。

2004年3月,宋如华将其所持有的托普科技发展公司1800万股股权(占该公司股权总数的19.05%)以1元的价格转让,托普正式成为中国品牌失败的最典型案例。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段名言:“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偶然爆发会永远在投资界出现。这种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于他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还是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适当的。我们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贪婪是投资理财的大忌,财富不是天上的馅儿饼。不要把投机错当成投资,有些要靠运气才能赚钱的行当最好不要轻易涉足,在还没有把握一项投资的真实情况时不要轻易把钱投入。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的头脑,不要被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

别跟风,不做盲目的“群羊”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青草。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不经意地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或许很多人会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人类的智慧当然远远高于这些平常动物。可事实是在日常生活中,“羊群效应”也很容易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

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进行投资时,很多投资者很难排除外界的干扰,往往人云亦云,别人投资什么,自己就跟风而上;而在结伴消费时,同伴的消费行为也会对自己的消费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随大流是很多人的习惯,常常是看人家都这样了就也学人家。这样的观点永远也发不了财。像投资基金,若是2005年或2006年上半年在大多数人不看好的前提下投入的话,2006年底就可1万元变2万元,2万元变4万元了。2006年底大家都看基金赚钱,都买入,恐怕再有100%的回报是不可能的了。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了,所以有的情景是很常见的。比如,当几个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说到要拿出些钱进行投资的问题,于是有人说自己买了几支股票,收益还不错;但此言一出立即遭到多人反对,有人说风险太大,还有人说买基金有时也是亏钱的。

这时突然有人冒出来说:“买黄金吧,听说黄金收益不错,一直在涨呢。”

这一说立即有人附和:“对啊对啊,我也听说黄金只涨不跌,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买黄金很划算的。”可黄金怎么买?最先提议的这个人沉默了。停了一会,有人说:“好像听说有实物黄金可以买,黄金期货也开始出来了。”

当不少根本不懂期货为何物的年轻白领们跃跃欲试黄金期货时,殊不知巨大的风险正在向他们袭来。就黄金本身而言,1999年7月的最低期货价格每盎司是253美元,最近涨到了1000美元以上,也就是说实物黄金在近9年的时间里增长了将近4倍,年收益率是17%左右,可是几乎很少人能做到以最低价买入黄金并一路持有。

从实证角度看,黄金作为一种无利息商品,长期投资并不能抵御通胀风险,只不过现在因为它涨得厉害了,人们喜欢讨论它的避险功能,而这恰恰是投资黄金当前最危险的方面。作为一种贵重金属,黄金除了作为装饰和货币储备之外,它的实用功能很小,所以它的价格会相当不稳定。历史上在198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黄金本位制)崩溃后,黄金一路飙升到每盎司850美元的高位,然后一路跌到1999年才见底回升,这次再创历史新高的行情随时会逆转。届时不知黄金又会套住投资者多少年。

可见,在不了解投资内情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跟风,我们一定要找人少的那条路走,大家都“扎堆”而去的地方未必是好地方;投资也不能跟风盲动,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股市是“羊群效应”的多发地。股市的财富效应,让许多人觉得遍地是黄金,关键就是你的眼光和信息准不准,于是“宁可犯错,也不能错过”成为许多散户共有的心理。他们一是推崇身边的投资高手,二是盲目迷信各种来源的小道消息。

但事实上对于处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劣势的散户来说,要想成功地连续跑赢机构和大盘并不那么简单。很多在公开场合经常吹嘘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的人,往往挑选的是自己一部分成功投资的“亮点”在大家面前炫耀。有的人有过一些成功投资的经历,但是对于自己投资失败或是不足的经历,他们就很少向朋友和同事们透露。

因此,你要想成为理财高手,必须要注意克服掉爱攀比、好面子、趋同的社交“毛病”,克服自己的从众心理,在日常消费中时刻注意,让自己的理财能力体现在生活中的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