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见,在“鱼目混杂”的茫茫人海中,练就一套高超的识人技巧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但要想真真正正地看透一个人,也是一项值得揣摩的技巧,荀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途径。
1.人不可貌相,识别庐山真面目
【原文】“长短、大小、善恶形相,非吉凶也。”
【大意】人的高矮、大小、美丑等形态相貌的特点,并不是吉凶的征兆。
荀子说:“长短、大小、善恶形相,非吉凶也。”人的高矮、大小、美丑等形态相貌的特点,并不是吉凶的征兆。因此,“识人”就不能被对方的外表所迷惑,而应由表及里,抓住他的实质,看准对方的“庐山真面目”。
看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据说有的人从走路方式和表情,即可判定一个人的性情。但如何择友用人这里头还真是有门道的。
如果你也有这种功夫,那么就不怕碰上心术不正的“坏人”了,不过那种看人的功夫不是谁都能学得到的,也不是几天就能学得到的,而且,你还不一定会有耐心去学。可是我们每天都要和许多不同性情的人共事、交往、合作,对“看人”没有一点能力还真是不可以的。
不过你若无研究,千万别把书上看来的那一套面相学搬到现实生活使用,因为这会使你看错人,把好人看成坏人,或是把坏人看成好人。把好人看成坏人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关系,但若是把坏人看成好人,那对自己的伤害可就太大了。
那么我们要如何来看人呢?
有位专家和我谈到这个问题时,向我提出这样的建议:用“时间”。来看人。
所谓用“时间”来看人,就是指通过长期观察,而不是在见面之初就对一个人的好坏下结论,因为太快下结论,会因你个人的好恶而发生偏差,从而影响你们的交往。另外,人为了生存和利益,大部分都会戴着假面具,你所见到的是戴着假面具的“他”,而并不是真正的“他”。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这些假面具有可能只为你而戴,而扮演的正是你喜欢的角色,如果你据此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并进而决定和他交往的程度,那就有可能吃亏上当或气个半死。用“时间”来看人,就是在初次见面后,不管你和他是“一见如故”还是“话不投机”,都要保留一些空间,而且不掺杂主观好恶的感情因素,然后冷静地观察对方的行为。
一般来说,人再怎么隐藏本性,终究要露出真面目的,因为戴面具是有意识的行为,时间久了自己也会觉得累,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会将假面具拿下来,就像前台演员一样,一到后台便把面具拿下来。假面具一拿下来,真性情就出现了,可是他绝对不会想到你会在一旁观察他。
用“时间”来看人,你的同事、伙伴、朋友,一个个都会“现出原形”。你不必去揭下他的假面具,他自己自然会揭下来向你呈现真面目,展现真实自我的。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用“时间”来看人,对方真是无所遁逃。
用“时间”特别容易看出以下几种人:
不诚恳的人。因为他不诚恳,所以对人、对事会先热后冷,先密后疏,用“时间”来看,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说谎的人。这种人常常要用更大的谎言去圆前面所说的谎话,而谎话一说多说久了,就会露出首尾不能兼顾的破绽,而“时间”正是检验这些谎言的利器。
言行不一的人。这种人说的和做的是两回事,但通过“时间”,便可发现他的言行不一。
事实上,用“时间”可以看出任何类型的人,包括小人和君子,因为这是让对方不自觉的“检验师”,最为有效。
至于多久的时间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性情真本质,如果是许多年,这似乎是长了些,但如果说就需一个月又短了些。那么到底多长的时间才算“标准”?这并不能做出规定,完全因情况而异,也就是说,有人可能第二天就被你识破,而有人二三年了却还“云深不知处”,让你摸不清楚。因此与人交往,千万别一头热,先要后退几步,并给自己一些时间来观察,这是最起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
在识人的实际过程中,有些管理者往往被下属的外表和漂亮的言辞所欺骗,委以重任,结果是“一块烂肉惹得满锅腥”。因此,不以表取人,而以才用人是每个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识人原则,否则你自己也是庸人一个。
不能以貌识人,难道就没别的方式可循了吗?因此,下面提供几条正确的识人的方式。
(1)听其言识其心志
潜在的人才大多尚未得志,他们在公开场合说官话、假话的机会极少,他们的话,绝大多数是在自由场合下直抒胸臆的肺腑之言,是不带“颜色”的本质之言,因而就更能真实地反映和表达他们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
(2)观其行看其追求
一个人的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追求。任何一个人,一旦进入了自己希望进入的角色,就会为了扮演这个角色而多多少少地带点“装扮相”,只有那些尚未得志的人才,他们既无失去角色的担心,又不刻意寻觅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一切言行都比较质朴自然。管理者若能在一个人才毫无装扮的情况下透视出他的“真迹”,而且这种“真迹”又包含和表现出某种可贵之处,那么大胆启用这种人才,十有八九是可靠的。
(3)析其能辨其才华
潜在的人才虽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有的甚至处在成才的初始阶段期,但并不因此而掩盖人才的真实才华。他们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略,或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品格,总之,既是人才,就必然有不同常人之处,否则就称不上人才。一位善识人才的“伯乐”,正是要在“千里马”无处施展腿脚之时识别出它与一般马匹的不同,若是“千里马”早已在驰骋腾越之中显出英姿,又何须“伯乐”识别。
(4)闻其誉察其品行
善识人才者,应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受“语浪言潮”所左右。对于已成名的显人才,不要一味地跟在吹捧赞扬声的后面唱赞歌,反而应多听一听负面意见;对于未成名的潜在的人才所受到的赞誉,则应留心在意。这是因为,人们大多有“马太效应”心理,人云亦云者居多,大家说好,说好的人越发多起来,大家说孬,说孬的人也会随波逐流。所以,人们对潜在的人才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所以用人者如果听到大家对一位普通人进行赞扬时,一定要引起注意。
2.会识人才能用对人
【原文】“身不能,知恐惧而求能者,如是者强。身不能,不知恐惧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亲比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
【大意】君主本身没有能力,但懂得这样很可怕,于是寻求有能力的人来辅佐,像这样的也可以成为强者。如果君主本身没有能力,又没有认识到这样很可怕而寻求有能力的人来辅佐,只知道任用阿谀逢迎的人和左右亲信,像这样的国家就会危险削弱。
荀子说:“身不能,知恐惧而求能者,如是者强。身不能,不知恐惧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亲比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君主本身没有能力,但懂得这样很可怕,于是寻求有能力的人来辅佐,像这样的也可以成为强者。如果君主本身没有能力,又没有认识到这样很可怕而寻求有能力的人来辅佐,只知道任用阿谀逢迎的人和左右亲信,像这样的国家就会危险削弱。可见用人就像用马,如果得到千里马却不认识,或者即使认识了,却不能充分发挥它的能力,那当然就只会喜欢那种衰弱无力的马,而抛弃雄壮剽悍的骏马了。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凡是具一技之长的人都要广为延揽,而在使用时则小心谨慎,尽可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量才录用,扬长避短。
慎用人才的一个基本内容是量才器使,才尽其用。要真正做到量材器使,首先就得去认识人。“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辞,初非当日预定之品。”在这里,把有一定能力或有一定成就的人誉为“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甚至神化,无疑是认识人才上的一种片面性。因此,衡量人才要不拘一格,判断事情要不苛求,不因木材腐朽就弃置不用,不频繁撒网有失去捕抓大鱼的机会。重要的是善于去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可苛求全才,“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才”。有材不用,是浪费;大材小用,也有损于事业;小材大用,则危害事业。古人说:“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阁;千金之剑,以之斩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故世不患无才,患有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以良药不适于病,梁丽之材用于窒穴,嫠牛捕鼠、良马守门等比喻,批评用人不当,指出对于人才必须“器使而适用”,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而造成这些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识人不够透彻。
据说,每有赴军营投效者,曾国藩先发给少量薪资以安其心,然后亲自接见,一一观察:有胆气血性者令其领兵打仗,胆小谨慎者令其筹办粮晌,文学优长者办理文案,讲习性理者采访忠义,学问渊博者校勘书籍。在幕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使用,感到了解较深,确有把握时,再根据具体情况,保以官职,委以重任。为了使贤才学用一致,他十分重视幕僚的工作安排。对长于治军者,便安置到营务处,使其历练军务以为他日将才之备;对精于综核者,便安置到粮台、转运局、筹饷局等机关,使其学习筹饷理财、运输的工作;对善于创造者,便安置到制造局,做造舰制炮工作。务使人人能尽其用,用尽其才。
识人、知人是对人才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识人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激励人才奋发进取的有效措施。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阳武(今河南省阳武县)人。家境清贫,好读书,初事魏咎,继事项羽后归汉。他通过魏无知推荐得见刘邦。刘邦跟他谈话,见他有才智很高兴,问:“子之居楚何官?”陈平答:“为都尉。”当天,刘邦就任陈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知道了都为之哗然,说:“大王一旦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刘邦听了,更加厚待陈平。
过了一段时间,周勃、灌婴等大将也对陈平有意见,认为刘邦如此信任陈平不当,都谗毁陈平说:“平虽美丈夫,如冠王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等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刘邦听了也起疑,便叫魏无知来,责备他为何推荐陈平这样的人,无知说:“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拒,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刘邦也叫陈平责备他说:“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固多心乎?”平答道:“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巨禄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巨画有可中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刘邦见他说得有道理,便向他道歉,厚加赏赐,擢升为护军中尉,监察全体官兵。从此,诸将不敢再谗毁陈平。
刘邦能取得天下最关键的因素是善于知人用人,敢于从基层中提拔人。在楚汉相争中,刘邦为何能用人之长,而项羽则不能?这是因为刘邦没有满足于自己的长处,也不认为自己的计谋超过人,更不以为自己有军事天才,正因他有自知之明,故能虚心听取张良、陈平等的奇谋深策,放手让韩信、英布、彭越等猛将去独当一面各自作战,也就是说他能用谋臣武将之所长,为他打天下:项羽则自恃深懂兵法,又有力可拔山举鼎之勇力,认为比谋臣武将都高一等,也就不能用他们的长处,既不听谋主范增的计谋,对于韩信、陈平的献策也不屑一顾;有猛将也视而不见,有也不信任,致使范增气得辞职,韩信、陈平等天下奇才和猛将英布离楚归汉。结果是:刘邦能用众人之长成己之长,项羽不能用人之长而致成己之短,谁胜谁败,大局则定。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惟尽知己之所短而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入之长。”
在这里,魏源辩证地论述了用人的长短关系,把能否识人之长短作为能否用人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他强调:“惟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入之长”,是很有见地的,他揭示了能否识人是与善于用人的关系。
在汉朝开国不久,刘邦和韩信等群臣曾经议论过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韩信说:“你看我能不能统率百万大军呢?”韩信说:“不能。”刘邦又问:“那能否统率十万大军呢?”韩信说:“不能。”刘邦生气地问道:“依你说,我能带多少兵呢?”韩信毫不客气地回答说:“至于我么,带得越多越好(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刘邦既不解又气愤地问:“那为什么我做皇帝,你只能做将军呢?”韩信又回答说:“陛下虽不善将兵,却善将将。”
的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不如张良;输粮草、保供给,治国安民,刘邦又不如萧何;亲临前线,挥兵杀敌,刘邦又不如韩信。但刘邦的长处就是能把这些人聚拢起来,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能力和长处,为自己服务。
刘邦确实是一个善于“将将”的人。韩信明知刘邦是这样一个人,却也逃不出刘邦的手掌。
唐太宗能用别人之长,隋炀帝则不能,其原因也如此。唐太宗是个文武全才的英明之主,但他不满足于己之所长,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故能虚心听谏纳谏,用人之所长以补己之不足。故其身边,有所长的人才济济,能成就大业。而隋炀帝自恃其才高过人,他说的话都是对的,不容许别人反驳;他做的事都是对的,不允许别人违背。而顺之者则可升,违之者则杀头,故不能用人之所长,只能用人之短,即不能用有才能的忠直之臣,只能用一些阿谀奉承的佞臣,结果,众叛亲离,最后被他认为身边的“心腹”之臣所缢死。
毛泽东也是一位识人,知人的能者,在革命战争中识人、知人、用人,在和平年代中也择人善用。
毛泽东十分强调知人,首先在于他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重视人才,因而能够吸引五湖四海的俊才。其次他不要求“完人”和“全人”,他善于抓住人的品质个性的优点,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安排干部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许多有用之才总是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