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47096200000011

第11章 扫除心灵的障碍(2)

作为骨干教师,一定要记住,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尽管“成功教育”“欣赏教育”被吹得神乎其神,我依然要说,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请记得,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

重要的是坚持下去。你应该知道,种在泥土里的花,一些在春天绽放,一些在夏天绽放,还有一些在秋天绽放,这个时候你或许担心了,冬天马上就到了,我的花怎么还没开呢?你知道吗,你种的是梅,只有到了冬天,才会绽放她傲雪的丰姿。

失败是一笔人生财富,失败,使我们有了经历,经历本身说明我们走在事业之路上。99%的成功者都经历过失败,只是他们懂得,失败之后自己没有贬值,失败100次,第101次成功了,这个生命就有了意义和价值。

培根说:“我主要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而是你对失败是否甘心。”骨干教师们,在实现教育人生价值的路途上,我想请你记住一句话:不要拿失败来惩罚自己。

一个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一个没有经受失败煎熬和挫折折磨的人,不可能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没有优良心理品质的人,不可能经得起漫长人生路上的各种压力和考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在失败的熔炉里冶炼了,因为他们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困境,因为他们懂得困境后的“五分钟”就是光明和温暖,他们跌倒在地,总能拍拍灰尘,说:“再来。”

一个没有经历失败考验和锤炼的人,即使获得成功,也难逃“偶然”之说,难逃最终的低落和失败。此刻,或许你正处于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困境乃至失败之中,那么请你记住,这是上苍对一个成功者必然的垂青,这是让你在考验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跨过这一道坎,你将处事不惊,你将从容优雅。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是在失败的搓揉中诞生、增强的,就像面粉,要揉成具有韧性和柔性的面团,放上水后搋,搋一遍两遍不行,须再搋,再揉,搋上百遍,揉上百遍,它就不散了,有凝聚力了。

年轻的你看到教育界的名师在大型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没有丝毫紧张与慌乱,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走近他们,如果你能深入了解他们,我相信,每一位名师都历经失败的痛苦的搓揉。小学语文界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好几次课上下来,脊背上全是汗,衬衣都湿了。正是这种锻炼,使他的课越来越充满慧心与睿智。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成功者的脚下,都由失败的基石垫起,他们之所以伟岸,因为他们站在了那些我们不愿意站的“基石”之上,我们看到他们成功的风光,却不曾想,他们的脚下曾经和你我一样泥泞不堪。

我的一位朋友参加了一次很重要的赛课,他失败了,很灰心。我告诉他,这是你必须承受的,不经受这样的阵痛,你不会真正成长。我说,在你成功之前,你会很孤单,没人能帮你,没人注视你、崇拜你。要真正成功,只有靠自己。因此你绝不要拿暂时的失败来惩罚自己,向前看,朝前走,失败无法阻挡我们追求阳光的步伐。

用失败惩罚自己的人,到最后会把所有的自信摧毁,会对以后的教育人生抱着无所谓、麻木的态度。这种惩罚将使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从优秀人生的大部队中被淘汰,陷入人生的泥潭。你也许会说:“我受不了那些嘲讽的眼光和讥讽的话语。”但伏尔泰说:“被几只苍蝇咬几口,绝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

失败已经给了我们珍贵的经验与教训,失败将成就你这匹未来的骏马,在失败这条路上,你已经知道哪个地方有坎,哪个地方有坑,下次怎么走,你将胸有成竹。经历失败之后,你已成长了许多。只是你一直在懊恼中,无从感觉。你玩过篮球吗?先玩近投,再玩远投,远投时的准确率低了,看似退步,其实进步了。你别忘了,你从近投走向了远投啊。事业挫折,也是这么个简单道理。你把一堂重要的评优课上砸了,你心情很糟,你几乎没有奋进的勇气了,但你是否想到,以往你只在学校上研讨课,能到这个大场合来,就是了不起的进步啊。“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也,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再往前走一步,枯木逢春的时刻就到了。

记住,失败面前,全世界都可以指责你,唯独你不要指责自己;全世界都可以放弃你,唯独你不可以放弃自己。

莫让愤怒灼伤心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敌对的反应。心理学家齐尔曼认为,愤怒是“对一连串刺激引起的反应,而且这每一个刺激引起的兴奋反应一时间是难以消散的”。大脑高度的兴奋“产生一种力量和不可战胜的错觉,这又助长了人们的攻击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有怒气顿生之时。有时学生并非恶意的一个举动、一个恶作剧或一句戏言,有可能使教师致“怒”致“气”。如若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恶化师生关系,更可能产生教育悲剧。最近几年,在媒体曝光的教师伤害学生的事件,都是教师在盛怒之下失去理智的行为所致。所以,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发脾气要适度”,因为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带来更大的麻烦,“事情常常从愤怒开始,以羞辱结束。”

当教师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人际交往中,或者在教育教学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愤怒通常源于我们的非理性信念,只有将我们的非理性信念作为中介,他人才会使我们发怒。所以要控制教师的愤怒,首先要根除教师的非理性信念。如果你认为是他人引发了你的愤怒,那么无论如何你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愤怒情绪负责。

一个极易被激怒的人不会关注愤怒的内部原因,他往往把愤怒归为他人的行为。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张老师正在耐心地讲课,并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有个男生要发言,张老师请了另外一个学生发言,那个男生就和座位周围的学生大声地讨论,影响了课堂纪律。张老师再三提醒那位学生不要讨论,谁知他们正讨论在兴头上,停不下来。张老师生气了,大声喊着那位学生的名字,请他走出教室去,并报告班主任,扣除他的纪律分。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张老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引发愤怒的原因,却把那位学生看成了问题的根源,因为学生没有保持安静,让他能把课上成他原先设想的样子。张老师的非理性信念包括:“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话,随时按照我的要求发言或者不发言。这样才像个学生的样子。要是学生不听我的指挥,就是不尊重教师,我是无法忍受的。学生应该听话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

有一些错误的观点强化了我们关于愤怒的非理性信念。

错误观点一:愤怒是外界的事件、情境和他人的行为引发的,它们是外部的因素,因此人们不可能控制自己的愤怒。

正确观点一:不管是愤怒的起因还是对愤怒的控制,我们都负有主要的责任。如果我们认为不应该对自己的愤怒负责,那么,愤怒就会控制我们。

错误观点二:把愤怒发泄出来是健康的。我把愤怒发泄出来后,感觉好多了。

正确观点二:不管我们是否发泄愤怒,它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有时候,当我们发泄愤怒之后,确实会有一些轻松感。愤怒掩盖了我们受到伤害、遭到拒绝时的无助和痛苦,使我们暂时感到了某种勇气、力量和控制力。当我们发泄愤怒的时候,通常会认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实际的问题。事实上,一个容易被激怒的人,不仅会受到愤怒的困扰,而且也会因为愤怒而导致更大的痛苦。

错误观点三:对于愤怒,我只有两种办法,要么发泄,要么压抑。

正确观点三:逐步降低或者减弱你的火气,而不是发泄或者压抑它。发泄愤怒并不能真正摆脱愤怒,发泄愤怒的过程会使你将来遭到挫折和压力时更倾向于发泄愤怒。

错误观点四:发泄愤怒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样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其他人就不可能占你的便宜。人们应该面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也应该受到教训。

正确观点四:强烈地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或者以发怒来要挟,确实可以使你得到想要的东西,但一般不会长久地奏效。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发泄愤怒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破坏,并且也使愤怒变成报复。怒火会产生愤恨和痛苦,加大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愤怒会引起更强烈的愤怒。

只有理智地控制自己,正视现实,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发怒的原因,剖析发怒可能带来的“利”和“弊”。例如,你面对没有多少权利的学生发泄愤怒,你可能不太容易看到学生以愤怒的方式回击。但是,学生肯定会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无声的方式对你进行报复,如不合作、对你冷漠、上课不听讲、作业马虎、毕业以后不再与你联系等。一时的痛快,会使你失去更多的东西。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情感迁移来转移自己的愤怒。

前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竞选演讲中,正侃侃而谈,突然一个捣乱分子大叫:“狗屎!垃圾!臭粪!”威尔逊先是一惊,但是没有发怒,而是不慌不忙,宽容地笑了笑说:“这位先生,我马上要谈到你所提出的环境脏乱问题了。”听众不由得为他的镇定、机智、幽默而喝彩,演讲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与其说威尔逊以幽默机智感染人,毋宁讲他是以高超的息怒技巧征服人。转移目标,迁移大脑皮层兴奋点,正是平息怒气的有效方法。美国总统林肯的息怒妙法是写信。他说:“当你花了许多时间把信写好时,不消说你的气已经消了,也就心平气和了。”如若不信,还可以写第二封,直至怒火全息。拥有这种转移息怒法的智慧的教师可以创造奇迹,征服学生。

这天,刘老师很高兴,他准备提前到教室与学生小聚。可他一进教室,却发现黑板上贴了一幅漫画,画的正是他自己,而且把他的缺点夸张得淋漓尽致。他不由得转喜为怒,原本愉快的心情一扫而光。凭直觉,他知道这是昨天受批评的一个学生的杰作。这位老师心想,这学生真不像话,竟然还搞恶作剧,这次必须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但转念一想,惩罚必然引起更严重的师生冲突,自己生气不说,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啊。于是,这位老师决定试用“软方法”处理。他平静了一会儿,若无其事地拿下漫画欣赏了一番,对大家说:“你们别说,还真有点像,我长这么大,还没人给我画过肖像呢。我要把这幅画留作纪念,作者要是不介意的话,下课给我签个名。现在上课。”几天后,那位“肇事”的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了沟通。

这位教师的境遇告诉我们,教师制怒是一门学问。在处理师生矛盾时,教师拥有奖惩权,那么如果教师对权力运用不当,就可能成为师生冲突、阻碍师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诱因。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处理问题。上例中,面对学生故意的对抗行为,那位教师可以批评、训斥漫画的作者,以宣泄心中的消极情绪,甚至可以让学生站到教室外面,以显示教师的权威;也可以在课后把学生留下来,进行处罚;还可以请学生家长,让家长处理。然而,那位教师调整消极情绪,运用教育机智,不仅避免了师生冲突,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使学生主动承认了错误,并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真可谓一举多得。

走出抑郁的阴影

有一位骨干教师曾这样描述自己:

我一向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在同事中有较高威信。校长出于对我的信任,提拔我做了高中部的副校长,让我抓教学,但我觉得力不从心。面对一大堆事情,不知如何调度,我辜负了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期望。回到家也显得呆头呆脑的,往床上一躺,不想做任何事情。看到妻子忙碌不堪,但我无法进行帮助。我有一个可爱的三岁小宝贝,过去我经常逗着他玩,现在却讨厌他了。他一看到我回家,就问这问那的,还要我讲故事,我却莫名其妙地对他发脾气。家里人劝说我思想放开些,不要为学校的工作过分劳累,要我看看电视、外出散散心,但我都不感兴趣,只想一个人待着。有时心里着急,就在房内徘徊,不知为什么心定不下来。这样下去怎么办呢?我对不起学校,对不起学生和家长,也对不起妻子与孩子,真想早日离开这个世界,但又怕让他们伤心。整日想躺在床上却又总是睡不着,晚上两三点钟醒来就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吃饭真像在完成任务,看看人也逐渐消瘦下去,我在世不长了,希望有一夜我长眠不再醒来。

无疑,这位教师是得了抑郁症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这是每个抑郁症病人都必然具备的,而且这种情绪低落的出现是莫名其妙的,病人本人也奇怪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出现情绪变化。

仰郁症由于“神志”很清醒,讲话也不混乱,又常常克制自己,因此,别人看来总认为他没有什么疾病,或认为是有思想问题。抑郁症患者到其他临床科(如内科)去诊治,多数被认为是神经衰弱,所以病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内心非常痛苦。

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有下面几方面:

①情绪抑郁:有诱因或无诱因地出现情绪低沉,患者感到整个人已经垮掉了。他们郁郁寡欢,唉声叹气,即便听到愉快的消息,也不但不快乐,反而从消极方面去考虑“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他自己也很清楚主要不是身体没有力气,而是精神上丧失了动力,做什么(包括自理生活)都需要别人催促或推他一把,否则就根本不想动。不少患者挣扎着想振奋起来,但总是坚持不下去。他们对工作、学习、生活、前途丧失了信心,悲观失望;对自己微不足道的过错加以夸大,认为自己犯了弥天大罪;对诸事兴趣索然,严重时出现消极观念及轻生行为;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不是某种生活方式没有意义,而是人生从根本上说就没有意义。甚至有人认为生活不仅没有意义,活着简直就等于受罪,生不如死。病人常有自杀观念,甚至实施过自杀行为。

②思维迟钝:思路如塞住一般,运转失灵,对他人的话理解困难,尤其不能作出敏捷反应,于是患者怕接触人而选择回避,自感“我真不知如何去应答”。他们书写困难,有时写一封家信也不知从何写起,写了几句继续不下去了就撕了重来,如此反复多次,迟迟不能完成,最后只能作罢,长叹“我真无能”。由于思维迟钝,因此讲话也很少,甚至终日沉默不语。

③行为减少:病者不思动弹,衣着随便,不事梳洗,行动迟缓,严重时整日呆坐不动,呈僵硬状态。

以上是抑郁症的三大典型症状,但并非每个病人都具备,下面几点也多见于抑郁症病人:

①睡眠障碍:典型的是早醒,醒来后睁眼等天亮,有的也可以是入睡困难,或通宵失眠,少数人睡眠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