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47096200000014

第14章 提升自我境界(1)

一生做好一件事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有一个收藏佛像的爱好,他的这个爱好很有些与众不同。

他在决定收藏佛像之前,就立志做一个不同一般的收藏家。所以,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把木刻的、石雕的、泥塑的佛像一起收藏,而是选择了只收藏铜佛像,其他的一律放弃。表面看来,只收藏铜佛像,很难和什么佛像都收藏的人相比;和其他什么古董都收藏、琳琅满室的人比起来,好像更加单调、贫乏。但是,很快,事实证明了蔡先生选择的正确。他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就收藏了1000多尊铜佛,到现在已收藏了2011尊,特别是所收藏的中国宋元明清的佛像,已具世界一流水平了。

很多人收藏古董,花十几年、几十年,有的甚至花了一辈子的时间也没有搞出这么大的名堂。这就得益于蔡先生的“舍”。他敢于舍弃其他,才使他的金钱、心力发挥了最大的边际效益。如果他没有作这种舍与取的选择,而是见猎心喜,漫无目标地收藏,那么各种收藏一定都只是一些皮毛,他也难以成为世界级的收藏家。

一般人只学会了取,却没学会舍,于是便取得很有限,取得不多不精。那些表面看起来什么东西都抓在手里的人,由于他两手抓满了很多不见得那么需要的东西,因此在碰到他真正喜欢或需要的东西时,他不是茫然不觉而错失机会,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手去掌握了。

联合利华前首席执行官佛罗里斯·梅尔杰斯说,在每个方面都杰出不是一个可行的目标——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一点。

“教而优则仕”在教育界很普遍,美其名曰“内行领导内行”。几年前,某报就此现象展开讨论,结果肯定方占优势。虽然我知道,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练;一个世界冠军做了教练,不一定能训练出世界冠军来。但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内行领导内行的好处,我很清楚。但我还是想对骨干教师说,最好“教而优不仕”,这是因为中国人有着深刻的“教而优则仕”的做官情结,这种情结越深,对教育研究越有害。

两千年来,中国文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所谓的“黄金屋”,不是经济社会的下海经商,而是做了官,黄金滚滚来。中国人历来看重的“衣锦还乡”大都指做了官风风光光还故里。只有做官才算真正的光宗耀祖,在这一畸形的心理文化下,“教而优则仕”显得极有市场。于是乎,教育研究异化为谋得一官半职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式。

“教而优则仕”源自《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的“优”,一直被人误解为“好,杰出”之意,这句话的意思也被曲解为“学问好的人可以做官”,其实,这种解释一放到原文,我们就会感到错得可笑。原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以此来解释前半句,不就成了“做官的人做得好,就去学习”吗?“优”,其实指的是“有余力”,整句话是说“做官有余力就进行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因此,真正意义的“教而优则仕”,是指教学上游刃有余、有余力的教师,再做点行政管理。

然而,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科学家一辈子的研究也不能穷其尽头——哪个科学家说他的科学研究做到顶了?一门艺术,艺术家一辈子的实践也不能穷其尽头——哪个艺术家说他的艺术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一个教师,穷其一生的精力,不大可能做到“有余力去做官”。就语文老师来说,研究了阅读教学,是否研究了作文教学;研究了作文教学,是否研究了识字教学;研究了识字教学,是否研究了写字教学;研究了写字教学,是否研究了课外阅读;研究了课外阅读,是否研究了练习教学;研究了练习教学,是否研究了试卷命题……可以说,以上每一项,都足以让一个语文老师为之付出大半生乃至一生的精力,要把以上各个方面都研究透,几乎可以下“不可能”的论断。

我们知道,学校虽小,却五脏俱全,教育牵动全社会,学校管理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安全要与警察打交道,卫生要与医院打交道,宣传要与报刊社打交道,建设要与建设部门打交道,资金周转要与银行打交道,军训要与部队打交道,看电影要与电影院打交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与老百姓打交道……在中国,教育管理是个繁琐得不能再繁琐的行当,对一个有志于教育研究的老师来讲,实在不值得为之耗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青年教师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后,教育研究便止步不前,这固然有自身不钻研的原因,但教育行政管理挤占了大量的时间,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说过,他“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天下美妙的事情不多,数学就是这样美妙的事之一。陈省身的这句大实话,表明了他拒绝社会上各种诱惑,确定一生只做好数学这件事的信条,终生潜心于探索数学之美,使他拥有了完美的人生,最终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句话对我们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必要的提醒。

真实的遗憾比虚假的完美更动人

一个失落一小片的圆想找回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失去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由于它有缺口,经常被卡住,从而在困难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终于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时节,忽略了虫子……,以致于失去了许多许多……。

与此类似的是,我们知道,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维纳斯的这种特殊的美丽,启发着我们的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真实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优秀的教师都能很坦率地以“真实的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面前他首先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人,走下讲台,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设身处地地去处理每一个问题。反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也因此爱听他们的教育。走到教师的内心深处,回看他们曾经跨越的沟沟坎坎,能得出一个结论:好教师都是真实的,透明的。心灵平等的道理耳熟能详,可对于教师来讲做到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教师还是习惯于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令学生须仰视才见,确切地说,是习惯于自己罩着的那层神秘的面纱,在古圣先贤的陪伴下,做个虚幻的圣人,殊不知在虚幻的更迭中,将越走越远,最终游离于学生之外,这时的教师在学生的眼中已经不是血肉丰满的人,而蜕变成了一种职业。

老师放下自己的架子,从情理的角度去与学生沟通,和他们达成一致的意见,即使老师失去了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可他却可以收获做人的真实,体会到活生生的心灵的震撼。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他(她)闪光的一面,当你看到他们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舒展枝叶拔节生长的时候,你会收获他们由衷的信赖。假如老师能够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那时的课堂,会变成学生的乐园,因为那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知识的交流,是老师站在较高的角度去把握学生生动的感知的结合,学生会因为老师对自己的尊重而对老师更加信服,这就是常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位叫孙宝军的老师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课堂教学中应该追求真实,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和教师民主平等、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中的完美,而忽略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而忽略了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不能满堂的表扬,而不敢做出善意的提醒。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说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数学课堂的真实性:

一、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真实情境的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生活经验,选择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素材,设计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例如:在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元、角、分”之前,大多数同学不仅对元、角、分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些还会使用和换算,许多同学或多或少都花钱买过东西。这节课如果还把教学的起点定在“认识元、角、分”,显然不符合学生实际。因此,可以把教学起点调整为“用元、角、分纸币、硬币换算”,设计和现实生活接近的换币、买卖的教学情境,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相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使认知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提高,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态生成式教学,充分展现学生的真实的学习过程。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对叶澜教授的这段话的理解是,数学课堂是学生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天地,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数学课堂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动态生成的过程,不是机械的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人。所以我认为,真实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交往,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有这样一则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案例:

在教学完乘法分配律以后:

生1: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那么三个数的和去乘一个数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即:(a+b+c)×d=a×d+b×d+c×d成立吗?

生2: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是不是等于被减数乘这个数减去减数去乘这个数,即:(a-b)×c=a×c-b×c,这样可以吗?

生3:如果是一个数减几个数的差去乘一个数符合这样的规律吗?比如:(a-b-c)×d=a×d-b×d-c×d成立吗?

(教师把学生的提出的猜想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刚才的几位小朋友提出了一些猜想,它们到底能不能成立呢?下面我们分组进行验证。

(学生分组进行举例验证,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验证后交流。)

生1:我们组举了很多例子,发现(a+b+c)×d=a×d+b×d+c×d是成立的。我们还发现,如果再多几个加数,这个规律也是成立的。

生2:我们组通过验证,发现(a-b)×c=a×c-b×c也是成立的。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这个规律是不是也叫“乘法分配律”?

师:(点头表示同意)这是乘法分配律(a+b)×c=a×c+b×c这个基本形式的变式。不过,这是你们小组验证的规律,可用你们组的名称来命名这个规律的名称大家说好不好?

从这一则案例中可以看出,这里学生的大胆猜测,是教师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但教师并没有机械地执行教案,而是将学生生成的问题又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验证猜想的探索活动中去,最终通过分组合作探究证明了自己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探究的欲望等得到了满足,这里的教学是真实而生动的。

我在课堂上力求真实而生动地教学。我更愿意在学生面前表现最真实的我,我和他们一样有喜怒哀乐。运动会上,当孩子们拼搏时,我为孩子们疯狂地加油,与失败的学生一起掉眼泪,与成功的同学一起狂叫,甚至忘记纪律的存在,虽然没有了淑女的风范,却拥有与学生真心的拥抱。

学习中,我对着我的学生哭过。一次关键的考试,我班的柴晓丽成绩不理想,由于失误和近段学习的放松,考到20名之后,分层培训时她进入起点较低的组,这个组的教学内容要照顾到许多基础落后的同学,因此对她发展很不利,但为了给她一个教训,我决定让她尝尝苦果。通过一次一次的观察,我发现她并没有意识到这对自己是多么不负责任,不紧不慢地懒散学习,我气坏了,这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说得更确切一点,是心疼。自习课后,我边批评她,边哭,说到“我心很疼”时,再也说不下去,哭着走出教室,而晓丽也泣不成声,以后的表现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教师的眼泪是最好的教育,因为它真情流露,拨动学生的心弦。我也曾暴跳如雷……正因为我的感情投入,才有学生做任何事的倾情投入,才让学生懂得什么叫热情。我有优点、缺点,我也会犯错误。总之,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真实,有血有肉,真情的人,这是你亲近学生的法宝。

教师要坦率地以“真实的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孙老师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是以这样的理念去与学生沟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心灵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