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否谦虚,能衡量出他品格的高下。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就像母鸡下蛋一样,大嚷大叫,唯恐别人不知道。然而,也有些人,即便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也不声不响,像登山队员似的,登上一座山峰,又朝更高的山峰攀登了。
顾炎武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近代著名大学者,他就认为天下的学问是无穷无尽的;昔日之所得,不足以自矜,后日之所成,又不容以自限。他虽然从小就在家庭的熏陶教育下打下了扎实的知识根基,后来又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学者,但他不自满自傲而是虚怀若谷,向师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做教师,尤其是想做一个“教育家”型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谦虚的人。要懂得人生无止境,事业无止境,知识无止境。
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我们提倡教师要有“空杯”心态,要以谦虚的胸怀向别人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是在“装”别人的东西,只是在抄袭、模仿别人,而是说我们要善于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走个性化发展之路,最终超越别人。
北大附中的特级教师程翔说过:“我们必须以自身为基础来吸取消化别人的先进经验。”学习于漪,并非把自己变成于漪;学习魏书生,也并非把自己变成魏书生。教师要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更应该善于保护自己的个性。
个性,简单说就是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过去一谈个性就谈虎色变,认为个性就是个人主义,我们应当冲破这个思想禁区。个性和个人主义是两回事。个性发展完全合乎人才成长的必然规律。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对于学生我们讲究个性化,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也要走自己的个性发展之路。
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是根据教师自身的规律特点,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追求,塑造不同的个性,“没有个性的老师,就没有个性学生”。在以人性化教育促进个性化的发展中,教师不仅要有独立的人格,更要有独特的个性,它不仅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1.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个体是有差异的,这是个性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个体因为存在着差异,才有实施个性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个体差异主要指人的心理差异,即人们在性格、兴趣、气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它如生理、社会的差异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相同心理发展阶段上的人,虽存在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征,但由于受个体高级神经系统发展程度及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社会实践不同的影响,故他们在心理因素的各个方面如意识、需要、兴趣、动机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都带有个人色彩,存在着许多差异。人的个性就由许许多多的差异所构成。所有这些差异反应到教育上,从教学的角度看,就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兴趣爱好的差异”“生活经验的差异”等。这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的。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的,每个教育者自身也有着千千万万的差异,表现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因此,从客观存在来讲,教育是不能无视更不能抹杀个体差异的,承认差异是发展个体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身体与心理两大方面。身体的发展主要是指身体各器官的结构与机能以及机体系统结构与机能的生长发育、成熟、退化等变化。心理的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包括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个体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能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从这个实质意义上说,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就是促进个体实现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即不仅要兼顾身体的发展,更要关注心理的发展,要帮助个体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个体形成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水平提高到自觉水平,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这是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任务。
现代社会竞争的核心已变成人才素质的竞争,而人才素质的关键则是人才的个性。显然,教育的质量能否得到社会的公认,学校在知识经济中是否具有生命力,关键取决于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否具有个性。缺乏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的书呆子,在当今社会毫无疑问是要被抛弃的。因而,无论是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还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教育教学必须要进行改变,学校的学习必须趋向个别化,教学要综合化。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使个性教学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教学的结合,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得以发展,并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这使得班级教学和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教学也必然发生革命,即走向个性化教学。
从现代人自身的意识和观念来看,现代社会的人逐渐关注自身,希望发展自身的个性。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随着社会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因而会更强烈地要求教育关注人本身,要求教育更好地促进入的发展,而不是扼杀人的个性。因此,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求教育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个性教学。只有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个性,注意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和谐全面的良好个性的教育教学,才是人根本需要的。
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问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新潮流。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当代哲学、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个体之间发展的根本就是差异性和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提供与个体差异和个性相一致的实践形式。国外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非常重视个性教育的研究了。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改的第四次报告明确地将“重视个性的原则”作为教育改革的最基本的原则;苏联教育改革家主张“个性的民主化”,认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教育的目标,合作教育学应该成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而不仅是智力发展的教育学。我国虽然起步较晚,然而近些年来提出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全面发展教育都有着丰富的个性教育思想。尤其到了今天,个性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改革家和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的重视,我国的教育教学正从历史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自身的个性。许多教育名家不仅十分关注个性教学,而且身体力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个性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宝贵经验。随着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个性教育将最终成为教育的主流。
2.教学机智的个性化
现在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在强调教师的教学机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案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过程要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引导、指导、点拨的具体方法,体现教师教学机智的个性。又如,用“降”字组词,一个学生说“降龙十八掌”引来哄堂大笑;用“毒”字组词,一个学生说“毒品”引来一片茫然。此时教师不应该视而不见,而应该以自己的个性化方式进行处理。
请看《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一课时的机智教学案例:
生:人们能用煤、石油、天然气做原料人工合成橡胶,橡胶是合成材料(教材原文)。那么,做房子用的预制板是由钢筋、砂子、水泥为原料做成的,预制板也应该是合成材料。
师:我们把已损坏的预制板用铁锤砸碎,你们能看到里面的钢筋、砂子和水泥吗?(教师让学生看预制板碎片)
生:能看到。
师:我们把合成橡胶用刀切开,你们能看到里面有煤、石油、天然气吗?(教师切开合成橡胶让学生看)
生:看不到。
师: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预制板是不是合成材料呢?
生:预制板不是合成材料。
师:加工材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讨论)
生:加工材料是把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的,没有变成新材料。
师:对,那么合成材料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合成材料是用几种不同的材料变成一种新材料。
师:总结得很好,你们以后就根据这些特点去给材料分类。
教师发现学生能讲出很多材料的名称,却难以给这些材料分类,特别是对“合成材料”的归类更是模糊。教师针对这种情况,灵机一动,借事解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教学语言的个性化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是由“对自己所教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语言修养的问题”三个方面构成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修养的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成了我们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已经有25年了。”最后苏霍姆林斯基得出结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所以,对教师阅读教学的评价应该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的教师语言幽默,有的教师语言精练,有的教师善于抒情,有的教师长于阐理。教师的语言应该在博取百家之长的同时,正视自己的“专长”,实现自身发展的个性化。
教师的个性是教师知识、技能、素养的综合表现和情感、意趣、人格的集中展示,是不墨守成规的探索,不人云亦云的创造,是对现实的强烈追问、对保守的透彻批判,是对困惑坚韧的思考、对体制顽强的挑战,是对现状踏实地开拓、对理想执著地攀登。其核心价值表现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其终极目标表现为一种破中有立的建设。教师的个性应该是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建立在教师良好的品德、人文素养的基础上的,是不过分计较得失、不轻易畏惧强权、动摇屈从,保持独立人格和尊严、捍卫和发展真理的。
因此,张扬个性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我们要学会在张扬中保护,在保护中张扬,要让个性转化为成长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