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时尚女王:时尚大咖自爆圈内潜规则
47166300000017

第17章 顶替采访:潜流暗涌(2)

她一下子想不出如何描述,费力地找着形容词。

陈越笑着帮她总结:“阿甘似的。”

多多马上说:“对对,就是阿甘似的!”她颇有些惭愧地看着陈越,觉得自己还号称编辑呢。

陈越仿佛猜到多多在想什么,他笑着告诉多多说,其实自己最喜欢的也是这位不着调的MP.R先生。

有了音乐和MP.R做前提,别扭的气氛开始渐渐松弛,郝多多下了很大决心,看着陈越,说道:“我说,那个——”

她想解释一下火车上的事,觉得这样心知肚明地藏在心里更别扭。

陈越猜到她想说的是什么,眼看多多光顾着面红耳赤续不上话,他笑了笑,干脆接话道:“没什么呀——被人称作钻石王老五的感觉挺好的。”

说完他看多多继续红着脸,便补充说:“只是你们那位同事要是看见这辆车估计得失望了,克拉非得从10降到3不可——还是个瑕疵品。”

陈越开的是辆别克越野,虽然和宝马、奔驰不是一回事,可也没他说得那么不堪,多多知道他是在逗自己呢,于是跟着嘻嘻地笑了起来。

原本挺尴尬的一件事,就这么着给抹平了。两人再也没提这茬儿。

陈越看着车厢后座用大包小袋包装好的各种产品,发表感想:“这一大堆衣服又借又还的,还得你们自己亲自跑腿,编辑的工作比我想象中辛苦多了。”

多多笑着说:“可不是嘛,我们的工作不过是表面光鲜——都以为编辑的工作只是负责和华服珠宝打交道,然后再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参加发布会。其实我们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者,比其中任何一种都辛苦受累的。”

多多接着说:“如果我是主编,在招聘条件上先不说别的,首先得有副强壮的体魄,然后才加上风花雪月的内心——这叫体力决定精神!”

多多个子长得瘦小,她说到“强壮”几个字时,便把右手握成一个拳头,以示力量。陈越笑眯眯地看着她,几乎忍俊不已。

陈越逗她说:“那待会儿搬东西以你为主力军了,我可以袖手旁观了?”

多多回答得倍儿干脆:“我看行!”

多多说到做到,下了车以后,尽管陈越一再申明刚才不过是玩笑,可她还是左右手齐上阵,拎上了两大件物品。

其实多多倒不是逞强,而是觉得这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她觉得让陈越送自己回来已经很麻烦人家,因此丝毫没打算因为多了位壮劳力而偷懒。

陈越阻止不了,只得由着她,同时自己也拿起了几件东西,跟在多多身后。

他一路嘱咐她说:“你小心些啊。”

多多在前面脚不停歇:“没事的。我平时拿的东西可比这个重多了呢。”她一边悄悄活动了一下拎着塑料袋的手臂。

紧跟着,多多只感觉自己鞋跟一崴——原来一个不留神,生生被大堂门前的台阶杠到了:差一点儿没摔倒。

待到顽强地站稳之后,多多觉得狼狈极了,马上回头看跟在后边的陈越。

她努力威严着,本想用笑来化解尴尬的,结果挤出了一个比哭还苦巴巴的笑容。

多多满脸通红。陈越在后面的表情,已经由最初的紧张变成了强忍微笑,到最后简直有些乐不可支了。

多多觉得连钻地缝的心都有了,最后还得涨红着一张脸,装得跟没事人一样地和陈越告别。

基于每次见到陈越都搞得特别狼狈,她一边说着“再见”,一边懊恼地想着,唉,还是“再也不要见了”比较好!

多多完成手头的选题之后,又花了不少业余时间,做了份增栏提议。

分部的编辑每个月到北京一次,进行区域栏目的清版和校样。趁这个机会,她把提议方案交到《Q》的主编郑扬手里。

多多对郑扬解释道:“有创意的东西在消费者中的欢迎度非常高,在国内也越来越多,但是它们规模小,又没有聚集性,只能分散在各个地方。很多人都对它们有兴趣,却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

这是她从品趣得到的启示。她观察到这家公司的产品销量很大,又联系到自己发现它纯属巧合,散落在“民间”的还不知道有多少类似商家。多多便想到,不妨在杂志上增个栏目,每期一个主题,为读者推荐各种以创意为主的东东。

郑扬则随手翻了翻,同时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多多的讲解,神情很是敷衍。

要说起这郑扬,其实也委屈,按说辛辛苦苦把杂志内容撑得不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因为广告跟不上,业绩全都被抹杀了。每一季的销量总结会上,还总被社长话里话外敲打,郑扬心里窝火得很。时间一长,他就失去了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想着反正做好做砸一个样,索性就懒散下来。有一搭没一搭地领着手下众生混日子。

郝多多初来乍到,刚进这本杂志,也没有学会像其他编辑一样混成老油条。这会儿她不仅满腔热情地做着解释,还汇报说自己连题目都想好了,就叫“找趣”一类。

郑扬听得实在不耐烦,便干脆打断多多道:“这个想法蛮好,挺不错的。这样吧,我们研究研究再说——你先回去吧。”

多多张了张嘴,还未说出什么,正好有电话打进来了,是聊股票的。

郑扬随手把多多用一周夜晚做出来的策划方案放到一边,自己则热火朝天地跟人谈起了几涨几落。

多多站在一旁,颇感无奈,又别无他法,只好讪讪地退了出来。

话说虽然分到了全社最差的杂志,郝多多总算是天性乐观的人,再加上对人际关系不敏感,对古莉兰们的几次“墙头草”都没有觉察,仍旧该咋咋地做好分内事,半点儿抱怨也不带。至于发布会种种,她觉得也没啥,每次照样乐呵呵地去参加,再认认真真地回来给人家写稿、发稿。

可眼下真正令郝多多感觉痛苦的,是自己的直接上司、《Q》主编郑扬的这种态度。

多多想到自己刚进摩那不足半年,又是在公司分部,学东西的机会本来就少,主要的一块是来自上司传授。虽然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可在职场上,没有个好前辈作指点的话,恐怕路还没开始走,就连方向都搞不清了。

而郑扬现在的态度很明显,他并没打算给新人什么指点,图的就是个你混我混大家混,不出乱子就差不离了。

看明白了自己境况的郝多多,再也乐观不起来了。她从主编室出来后,呆呆地站在过道上,一时之间,感觉非常茫然。

卞琳正好从过道另一端经过,她看到这一幕,觉得实在解气。她庆幸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日本培训的最后一堂课前,她找了个郝多多不在的机会,从她的桌上翻到笔记本,并且把写有采访提纲的偷偷撕了下来。卞琳承认多多的采访提纲写得不错——甚至比自己还深刻,但她觉得这没有用,职场上是一个斗智斗勇,谁的EQ占上风,谁才会笑到最后。

比如眼下,卞琳觉得,只要坚持让郝多多在这个灰不溜秋的环境下待上个半年,什么业绩也出不来,杂志炒不炒人是一回事,学不到东西的话,估计那郝多多也得自动递上辞职申请。

因此卞琳这段时间心里一个舒坦啊,真不是盖的。不仅郝多多这颗眼中钉算是半铲除了,“她”选题又报批通过,阮微同意把一些重要的选题分派出来,这意味着阮微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和信任在增强,卞琳甚至觉得,自己离资深一职已经不远了。

这个时候卞琳正在拍摄一个服装选题,模特看她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找话说:“你最近好像挺忙的?”

卞琳马上叹口气,恨不得多出一副手脚的样子:“可不是!《服·妆》工作量大,质量要求又高,每天都忙得天旋地转就是了……过几天还要采访王亦非,我都没抽出时间准备呢!”

模特听罢,眼前一亮:“王亦非——‘自在’美容集团的老总?”

卞琳点点头:“就是她。”心里暗暗得意。王亦非是现在的热点人物,一般这类重量级角色都是总部的资深编辑才有资格采访,但因为王亦非的公司地点是广州,阮微又想让新编辑锻炼一下,所以才把采访的权限下放出来。

模特心领神会道:“她们公司的S-I美白精华现在火得很呢。一翻开杂志或打开电视,每过5分钟准会看见‘完美七天’(S-I祛斑精华的广告词)在上面晃动。”

卞琳说:“那可不是,中国人永远都在追求‘白’,S-I打的是七天美白的速效招牌,想不心动都难。”

说到皮肤问题,两人少不得就保养种种交流一番。

这模特是广州本地刚红起来的小模特,每天走秀种种,工作也不轻松,她感同深受地提醒卞琳要注意保养,说道:“工作越忙,就越要预防皮肤衰老!”

卞琳一听有些紧张,马上问一旁笑嘻嘻听着她们对话的摄影师,自己的皮肤变差了没有。

摄影师假装左看右看,开玩笑地说:“是啊,老了很多呢,都开始具有杜格拉斯般的魅力了……”

卞琳翻个白眼,不再理他,再问皮肤嫩得快要出水的模特说:“你有什么保养诀窍吗?”

模特凑近卞琳耳边,说了几句话。

模特强调道:“真的很有效呢,我身边不少人都用这方法!”

卞琳看看模特娇艳如花的皮肤,立刻心生向往。她不愿意显得自己外行,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说道:“哦,这个方法呀。我早就在大S的书上看到过相关介绍的。”

模特本来还有话要说,一看卞琳假充内行,马上没劲地住了嘴,说道:“也是呀,你可是时尚编辑呢。”

过了一天,卞琳早上一睁眼,还顾不得洗漱,马上一把抓过床头的镜子。她期待着一个倾国倾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