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时尚女王:时尚大咖自爆圈内潜规则
47166300000042

第42章 穿衣之道:麻雀变凤凰(1)

在《佳人》,除了Eric之外,剩下的8位清一色全是女编辑。

有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暗战。何况时尚界还是一个最容易让人气短的行当。

女孩们每天以各色装扮在办公室里进进出出,表面上不露声色,暗地里却都下足了功夫,在“面子问题”上较劲。

在这一场较量中,卞琳的鞋子可是占足了优势,且不说她是国内几个最好品牌的VIP客户,单凭她打大学起不吃不喝攒下来的几双“Burbrry”、“Tiffang”,都是限量版,一拿出来就唬得女孩们只有绿眼睛的份。

鞋子上大家纷纷放弃了战场,包和首饰的竞争便变得格外激烈和白热化。若哪一天有谁穿了DIOR的鞋子,没隔几天便准保有另一位拎着LOGO更大、名牌身份更明显的CHANEL的新款皮包闪亮登场——哪怕为此付出一个月的泡面代价。施华洛施奇的水晶、菲格拉的墨镜……这些众人爱慕的大牌最新款,更是抢着在众编辑的身上、脸上出现。

甚至有一天,钟亦美把那款令中国人大惊失色的LM“雷人包”都请来了,扬扬得意地走进办公室,再把它往桌上最显眼的地方一放——不轻不重,刚好弄出点声响来的那种劲头。果然这一下众人的眼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这款包包是今年LM2007春夏发布会上MARCJACOBS的新款设计,外表跟经常现身于《中国大案录》抛尸现场的红白蓝尼龙包一模一样——除了多一个LM的LOGO。因为在国内争议颇多,所以背它的人很需要一点儿勇气。钟亦美这下便做了时尚的先驱者外加冒险者。不过她好歹勇气有限,相对低调地拣了该系列中的最小款来秀场。

编辑部里这下炸开了锅,两种对立版的评论立刻上演。

有编辑故作夸张地把包包拎起来说:“哇,历史上‘最荒诞可笑’的手袋呢!”

说话者是《佳人》带过来的资深编辑周佳,为人一向刻薄,又仗着资格老,和钟亦美时有不容。因此大无畏地说出了英国《独立报》里这款手袋的评论——跟这款手袋一样出名。

钟亦美马上伶牙俐齿地回击道:“《独立报》在时尚界里算哪根葱?懂时尚的人谁不认LOUISVUITON?”

周佳不甘在LOUISVUITON的大名下败下阵来,在便转移话题道:“话虽然这样说。不过它也确实太熟悉了些,活像民工过年回家的必备款。LM的抄袭也太没创意了!”

钟亦美翻了翻白眼:“巧合罢了!人家LM今年玩儿的本来就是这口:杂锦牛仔袋又缝补丁又露线头的、七彩扣子手袋的灵感来源是癞蛤蟆……这叫垃圾范儿,不OUT的人都懂!”

钟亦美说得头头是道,一边说,一边把最后一句话做重音强调,表现出对对方那种无知者无畏的不屑。

流行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谁的话听起来在理,谁就更权威。一时间钟亦美占了上风,对方悻悻地接不上碴儿来。

卞琳这边,围着包包左看右看,嘴里啧啧称奇,说外形上一模一样的东西,现在多了一个LOGO,果然感觉不一样,国际化的档次马上出来了。

大家被钟亦美一番话教训得很后怕,生被自己也被标记上OUT的嫌疑,于是顺着卞琳的话纷纷附和。说尼龙袋和LM外形相似,精髓不同,所以不具备最基本的可比性。

其实照郝多多看,多一个LOGO和少一个LOGO真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红白蓝相间图案,加上一组英文字母能改变什么呢。

她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刚想张嘴,想想自己现在的“时尚地位”,估计说了也是白说,于是也就作罢了。

说回刚才编辑部的一番争奇斗艳中,郝多多是唯一站在“战壕”之外的特例。她信奉的是“MONEY和消费成正比”,所以穿的衣服以ONLY和ZARA居多。觉得它们性价比高,款式也不落后,穿起来落落大方的。

多多按自己的生活观选择衣饰,却没有留意到得罪了一大帮子同事。

通常在时尚界,东西好不好,牌子说了算。牌子不响亮人便也跟着矮上三个头。哪一个踏进这里的人,不都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中度日,为的就是一个面子问题。

当所有人为这个问题吃尽了苦头,唯独郝多多坚持穿着被大家称为“三线”品牌的ZARA之流,进进出出的,样子还自若得很,难免同事们心情复杂。

人在江湖,就得照江湖的规矩行事,一个人举止若是脱离公认标准的话,必然会受到排挤。

这一天,郝多多在洗手间里,就听到了关于自己衣着的议论。

窃窃私语的是《佳人》的两位编辑。都是刚上完厕所,不知道“隔墙有耳”,这会儿边洗手,边就说说笑笑起来,叽叽喳喳地说起闲话来。

两人开始是抱怨创刊太辛苦,阮微又过于完美主义,每一个栏目都接近于吹毛求疵。然后一位编辑想起什么,用尖尖细细的嗓子说:“哎,我提议,我们这么辛苦,还不如直接增设一个‘变身’栏目好了,就请郝编辑来做最佳客串,叫座率一定百分之百!”

“变身”是时尚杂志的常设栏目,通过对不会着装的人进行包装,前后对比展现,强调出化妆和服饰的重要性。

多多听了挺难过,知道这是在讽刺自己老土。她不好开门露面,只好硬着头皮听了下去。

而另一个声音则来自以刻薄出名的周佳,她慢条斯理回复说:“增栏目太小儿科。不如杂志直接改名算了,叫作《好(郝)管家》——专门教导读者生活不易,要学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那种。”

“细嗓子”嘻嘻笑了起来,然后继续眉飞色舞道:“看看‘她’那一身打扮,估计就算用特大号放大镜,也找不到一个熟悉一点儿的元素来。我敢打赌,从上身到袜子,没有一个牌子叫得出去!”

时尚编辑99.9%都是品牌控,对品牌行道熟悉得很,判断大牌的标准早已经跳出了LOGO的最浅层次,而是从细节处寻真谛。比如同是牛仔裤,DIESEL会在裤兜旁来个侧“U”图形;李维斯用“V”型明线做区分……种种,都是编辑们心领神会的小秘密。

郝多多身上穿的是小牌子,当然没有诸编辑耳熟能详的那些神秘细节。周佳一眼就分辨出来了,欲贬先扬,她故意把话包装得含蓄了一些:“也别这么说——人家那好歹应该也从ZARA买来的货品,有出处的!”

ZARA在白领大众中受欢迎,而在时尚编辑中顶顶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着装上达不到独领风骚,自然会以穿ZARA为耻。

于是这头“细嗓子”就“扑哧”一下笑出声来了:“ZARA?国外的垃圾牌子,国内捧得像范思哲一样。讲白了还不是因为便宜,三四百元就可以搞定一身的!”

两个人说说笑笑,一路走了出去。

多多像不认识自己似的,在洗手间的镜子前照了又照。毕竟是女孩子,谁也不愿意自己被贴上“老土”的标签,多多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她打量着镜子里自己的一身行头,纳闷儿它们到底是哪里不好,怎么就悄无声息地得罪了众人。

带着“该不该坚持自我”的困惑,多多来到了国贸的CBD大厦。她在这里有一个采访任务,是要采访某家外企公司的高管。据说这位高管的时间非常忙碌,一周可能会在世界上的3个国家出现。

这样一位人物,时间自然珍贵得厉害,给郝多多留出的采访时间只有半个小时。

多多比预约的时间早到了5分钟,进了大门之后,前台便通知高管的助理出来接待。

助理是个小美女,眼睛又大又圆,皮肤白细得像软玉一般,只可惜是个冷美人。她一露面,马上毫不掩饰地把多多全身上下“扫描”了一番,然后板着一张脸,把多多领到了接待室。

冷美人用毫无感情但很客气的语调通知郝多多,让她稍等,说是高管临时有重要会议,可能得耽搁一会儿才能接受采访。

这一等等了不少时间,大约过了20分钟,助理又施施然把另一个女孩子领来了。

进来的人多多有些眼熟,仔细回忆一下,想到了是自己在PARTY上见到的郭眉眉。这一次郭眉眉没再拎Hermes,而是相对低调地拎了个圣罗兰的超大号MUSE。多多知道,这是今年包包的流行体积:岂止圣罗兰,爱马仕也把经典的BIRKIN增加到了半米多高的程度,且又超贵——多多一度怀疑人们买它是为了摆在家里当艺术品欣赏,而不是作日常使用。

郭眉眉不记得郝多多(或者是假装不记得),她进来之后,把“圣罗兰”在衣帽架上随手一挂,便懒洋洋地拉过一张凳子,坐了下来。

“冷美人”——这个称号显然该换掉了,这会儿封个笑美人倒挺适合:在殷勤有加地端来咖啡之后,郝多多以为她要离开了,人家却并没有这打算,围在郭眉眉身边没话找话:“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你头上的这顶帽子,据说是贝嫂最喜欢的呢。”——一脸的如沐春风,搞得郝多多很稀罕,心想,原来她的笑肌并没有僵化嘛。

郭眉眉一脸淡然:“是吗?”——谱摆得到位,小助理更佩服了,简直要崇拜起来,“你身上的这件风衣是哪个牌子的?我正好想买一件。”

郭眉眉淡淡地点了点头,说道:“Lancome”。

本来这牌子在国内习惯发中文,每个人都管它叫“蔻”。其中LANCOME的LAN 译为蓝,COME译为豆蔻年华的蔻,取音和意的谐音。大家也就这样叫顺了。可郭眉眉非用英文把它念出来,还不知出于什么习惯,非把后面的轻音M强调出来,听起来就是“兰蔻-M”听得郝多多心里直吸凉气。

其实,就像北京各种跟“门”相关的地名一样,有些地名带儿化音,有些地名不能带儿化音。比如“前门”“东便门”是必须带儿化音的;而“东直门”“西直门”一旦带了儿化音,就得让老北京人笑弯了腰。据说想分辨一个人是不是打小在北京长大,只要听他讲几个带门的地名就可以了。凭的全是习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同样道理,中国时尚界的品牌发音也如同北京的“门”字地名,有些发中文,有些念英文,没有规则,靠的也就都是大家的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 很多水浅的人不知道这个,只觉得凡是沾了英文的光就是洋气、就fashion了,其实反而暴露出“门外汉”来。

很显然小助理的道行比郭眉眉深不到哪里 她生怕不紧赶着话显得自己不够懂行,一脸行家里手的模样说“难怪呢,它们家的小黑瓶是还不错”。

就当郝多多完全不存在似的,接下来小助理谦虚地向郭眉眉请教各种流行趋势不算,并且问了郭眉眉的MSN又问QQ号,狂热劲儿很有点儿像粉丝苦等十年,终于见到了偶像。磨蹭了好几分钟,才消消停停地走了。

郝多多足等了半个小时,助理才重新进来。

她一进得门来就道歉说:“我们领导总共只给了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现在只剩下半个小时了。时间实在没法儿安排出来,所以你们只能有一个人采访。”她咨询两人的意见,问谁的采访能改期。

问明白了改期的时间后,多多一算自己已经安排了要去北戴河拍片,于是说道:“我那天正好有事……”

几乎同时,郭眉眉说:“我只有今天有时间。”

两个人的话音同时落地,郝多多和郭眉眉互相看了一眼,却谁都没有笑,空气很有些紧张。

郭眉眉显然不把多多放在眼里,她扬起眉头,瞪着多多,想给她一点儿威慑力。多多却完全没有退缩的意思,坚持地看向助理。她想自己的采访顺序排前,又已经在这里等了这么长时间,没有理由让自己再等下次的。

小助理有些为难,她看了郝多多又看了郭眉眉一眼,最后把眼光落在了衣帽架上两个人并排挂着的包上。

显然,正是这些包让助理打定主意,她扭过头,对郝多多挤出一点儿干巴巴的笑容来:“不好意思啊,这个时间点正好是郭编辑的采访时间,不然你先回去,下一次欢迎你的采访!”说完点点头,便逃也似的走了出去。

郭眉眉则跟着将自己的手袋从衣帽架上取下来。这是一个LV的手袋,上面通体LOGO,却又明显不是那款大众版的LOUISVUITTON的字母图案包,而是黑色漆皮手挽袋,还外带一个超大的金属铭牌,气场强大得很。她用既轻蔑又傲慢的眼神研究了一下郝多多的包,确定它身价平平之后,便跟在助理身后扬长而去了。

郝多多连受打击,晚上回到家里,拉开衣柜大门,发了好一会儿呆。她在想自己和同事、包括同行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从进入摩那之后,多多以为自己已经进入了时尚圈。可是眼看好几个月过去了,似乎时尚离自己又近又远,就像《哈里波特》里那根在第9站台和10站台之间的柱子,入门无路。

多多从小接受“心灵美”的教育长大,认为精神内涵重于一切,丰富的知识比光鲜的外表更重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她对于“时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解是:如果你穿一双拖鞋感觉舒服,那就比你穿一套香奈儿,又为不能去坐公车苦恼而来得更时尚。

而现在她意识到,自己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物质”都是时尚最直接体现——这就是时尚圈之所以成为“名利场”的原因,也是时尚的一个永恒定律。

在这个定律之下,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她的长节棍、青龙戟、屠龙剑和乾坤日月刀,每一次出场,都堪比一场华山论剑,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她在这个圈子里的江湖排名——这不仅仅是把选题做好就能够办到的。

多多悲哀地认识到,排名靠后者,甚至可能连一个合格的编辑都当不成。

多多小时候学过买椟还珠的故事,她一向觉得这故事是一个讽刺,可是现在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所在的圈子,就是一个椟比珠贵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