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时尚女王:时尚大咖自爆圈内潜规则
47166300000047

第47章 首席编辑:生命不息,竞争不止(1)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郝多多进入《佳人》已经快两年了。

这时候她已经由试用生转成了资深编辑,业务和EQ都有了长进。虽然做不到人情练达,但比初入职场时,还是提升了N倍不止。

这一天在食堂吃饭,钟亦美示意卞琳,特意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共餐。

两人坐定之后,钟亦美一脸神秘兮兮的表情,对卞琳说道:“阮微打算在你们中间提升一位‘首席’呢。”

‘首席’就是‘首席编辑’的意思,位置在编辑部主任之下,众编辑之上,是通往管理层的必经之路。钟亦美说的“你们”则是指《佳人》的几位资深编辑,这时候卞琳也已经是资深编辑之一。

卞琳一听马上两眼发光,这个机会她等了好久了。不过一会儿,她的眼神又黯淡了下来,颇有点儿酸溜溜地道:“人选都不用怀疑了:Eric业绩这么好,不提他就怪了。”

钟亦美想想也是,所有的资深编辑中,Eric的经验最足,时尚感又最强。所以至少在目前来说,是最有希望的候选人。

但她不甘心这个消息就此沉寂,作为最靠近阮微的下属,她总能时不时的卖弄一些内幕,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于是便装出不以为然的样子:“Eric业务是出色,可态度过于散慢;人又狂妄:好几次开会和阮微意见不和,都敢当场提出来。阮微现在是用人,所以不方便说什么,真到提升的时候可就未必了。”

这番话的前半段是实情,后半段却是来自钟亦美的主观推断。这主要是她自己不喜欢Eric。如果说郝多多让她感觉不顺眼,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不够圆滑,那Eric则干脆是不通人情世故:钟亦美自己没少从Eric那里碰过硬钉子,因此并不希望看到Eric升职。

因为她这一番话,是猜测多于分析,意愿多于可能,而卞琳因为太想坐到这个位置,不免把这种说法当成了救命稻草,于是一面沮丧,一面又希望真像钟亦美所言。于是隔三贫五向她打探消息。

卞琳心里着急,怎奈探不明阮微动向。钟亦美那边哼哼哈哈的,总是说:“还不确定呢,也不知道阮微怎么想的。”

卞琳也知道钟亦美说的是实话,却又恨不得消息马上能够确定下来,自己也好做下一步打算。她只好讪讪地说:“那就劳你多费心了。”

这日中午吃饭,卞琳又见到钟亦美,她还未开口,钟亦美已经冲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到上次的地方就坐。

卞琳心知自己日思夜想的事儿有动静了,心怦怦得要蹦出来似的。她也顾不得装从容,坐下就问:“怎么样了?”

钟亦美满脸不爽地道:“阮微今天找了Eric,谈了提升首席的事。”她的不爽来自于自己的判断失误:Eric虽然几次顶撞阮微,阮微当时也一脸臭眉臭眼的表情,可在提升这回事上,好像并没有因此受影响。

钟亦美是善于经营的人,她这不到30岁的小半生里,全在琢磨人际这回事。因此就算在阮微身边工作了好几年,也搞不懂自己的上司是怎么一回事儿。

其实阮微就是这么个性格:傲是傲,冷是冷,硬也是真硬。在她眼里个个都是工作机器——恐怕还包括她自己。可她一方面又非常爱才,所以并不会在工作上搞任何假公济私的手腕。因此对Eric她像对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奖罚分明,到了该提升的时候就提升。

因此她做了决定之后,就把Eric叫了进来,说起提升的事。阮微的声音是那种略带沙哑的女中声,又冷又低沉,估计她就算开除Eric用的也是同样腔调。

天大的好事,Eric一听,却马上摇头谢绝道:“我还是想待在原来的位置上,资深编辑更适合我。”

钟亦美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分析道:Eric懒散惯了,肯定是因为当首席之后要带新编辑,嫌累,所以才不接这活的。

卞琳被钟亦美带来的消息给弄得一会悲又一会儿喜,她由不得复杂地想到,还真叫人各有志呢,自己在这头削尖了脑袋想坐上这个位置,人家Eric却是连盹儿都没打就拒绝了。在她看来,带几个新编辑算什么,如果要带整个编辑部,那也是自己的志向所在!

卞琳一边在心里感慨万千,一边满怀期待地想:Eric是没戏了,这下总该轮到自己了吧。她笑眯眯地问钟亦美道:“那阮微怎么想?”

钟亦美听出卞琳的意思是向自己探问阮微的下一个人选倾向,她不由有些好笑,心想这卞琳也太逗笑了些,没消息之前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现在消息明朗了,倒开始矜持起来了。

她有心为难一下卞琳,便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又不是阮微肚子里的蛔虫。”

卞琳果然就急了:“怎么会呢?你可是她最亲近的人了,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哪一件事的YES和NO,不是你先决定的。”她意识到自己惹恼了主任,语调立马藏进去些马屁味。

钟亦美给奉承得很舒服,两手一摊:“阮微真没透露具体人名。不过——”

卞琳正要着急,她把头凑近一些,重又说道:“不是马上要举办季度选题赛吗,我看阮微那意思,是想从比赛中确定人选。”

卞琳一听忙拍脑袋,社里各个季度都会举办选题比赛,每次的主题都会不一样,可能是服饰类,也可能是妆容或生活类。她责怪自己一心盯着首席的事情,倒把这么关键的一环给忽视了。

好在为时未晚,甚至还可以说挺早。她忙问钟亦美这一次比赛的题目是什么。

关键时刻,钟亦美这一下倒真的摆起谱儿来了。她透露内幕总是这样的,铺垫的再多也不嫌多,到最关键的时刻戛然而止,每一个试图从她这里得到点帮助的人总是饱受折磨。

她一边敷衍地说“我不太清楚”,一边忙着低头吃饭,连夸厨子的手艺进步,又装模作样地抱怨说从去年底金融危机以来,食堂就没出现过一顿像样的饭。汤是凉的,肉是酸的,连素菜的分量都缩水了一小半——倒像是这老半天下来,才发现了眼前摆放着一堆美食似的。

卞琳是天底下最最识趣的人——换成郝多多就绝对想不到钟亦美这个突然的谱是为了什么。她陪笑着“跑题”道:“别人送了我一个MALO的包包,最新款的。不巧我又刚买了一个‘prada’。我看你的衣服还挺合适MALO的,不如帮我减少一次‘犯罪’好了?”

MALO虽是一线品牌,但在国内一直半温不火,包包更是名声平平。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它的品牌商:意大利时尚业巨头ITHolding上个月刚宣布破产,这一来MALO马上变得奇货可居。

钟亦美这才一面假推客气,又不忘记撑门面地说自己购进了好几个当季新款包(言下之意并不缺这类东西),一面答应回头帮卞琳打听一下比赛情况。

没过两天,钟亦美果然把内幕探听回来了。她在MSN上告诉卞琳,这一次比赛的主题是关于服饰的,以春装为主。

卞琳一听,马上一阵狂喜,心想天助我也。她原来还分析着,在这次的几个竞争对手中,以郝多多的实力最强,如果比赛内容锁定在生活版的话,自己就死定了。

钟亦美带来的消息使卞琳心定了许多,她问钟亦美:“事情确定吗?”

钟亦美显然不太高兴受到这样的质疑,遂进一步证实道:“16P,搭配类选题。也可以插入展示。你要是不放心,就做其他准备好了。”

卞琳忙赔笑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百分百确定以后,我好专心投入呀。”

得到消息之后,卞琳开始暗暗做起准备来。她深知“流行度”对于一个选题的影响,于是又查资料又四处打听,偏偏这些小动作还不能在公司里搞,只能每天晚上回到家里进行。

不过她觉得,虽然辛苦一些,这代价倒是相当值得的。只是千万祈祷钟亦美的消息不要出错。

卞琳把选题方方面面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公司才开始宣布比赛消息。果然钟亦美没有忽悠人,选题锁定在服装范围没错。

卞琳心里乐开了花,时间就是资本,她已经获得了巨大优势,再加上服妆这个主题——她看了看竞敌郝多多,心里送了她四个字:先天不足。

卞琳觉得自己真善良,简直要同情对面那位还未出场,已经失败的竞争对手了。

选题截稿之后,等待评选的几天时间里,卞琳心里很镇静,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这一次她定的主题是“在奢侈中优雅地怀旧”,品牌则选了香奈儿。因为今年是这个牌子进入中国市场的10周年,“香奈儿”这几个字红得发紫——卞琳敢打赌,一年之内都不会有比这更火的品牌了。

再加上最近它的传记电影《香奈儿》刚好进入亚洲;又逢有消息称,“时装界的“恺撒大帝”“老佛爷”卡尔·拉格斐,将准备在今年携带一部由他导演的与香奈儿相关的小电影进入中国……

诸多热点齐齐造势,这个噱头已经很了不得了。而卞琳在包装上又下了一番功夫,让模特模仿成可可.香奈儿本人的形象,再以不同年代的中国时尚之都上海为背景,展示出香奈儿每年的经典之作,既迎了时势,又讨好了品牌。不可谓不经典。

卞琳有把握,这个选题就算不列入年度经典,在这次季度赛上,排一个第一,也还是绰绰有余的。

因此看榜的时候,她有意比众人落后了一些时间,摆出准冠军身上那种胜券在握,才敢格外淡定的姿态。

果然在路上,卞琳遇到《Q》的主编马雨默——马雨默也是评审之一,她一看见卞琳,马上笑眯眯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表扬她道:“这次选题做得很不错啊。”

卞琳便尽量做出一副谦虚的表情,一边暗夸自己有大牌风范。

来到榜前,人群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因为没有悬念,卞琳几乎是漫不经心地扫了扫黑板,这一扫,她的眼神立刻定格了。

只见自己的名字倒是在上面,可它不是第一,郝多多三个字赫然排前,愣把卞琳的名字挤成了亚军。

卞琳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视觉,揉了揉眼睛,遂又看定去:可不正是郝多多那三个令她倍感厌恶的大字嘛。

卞琳觉得自己的血液都要凝固了。她心里正感觉窝囊着呢,偏偏周围还有认识的同事,不识趣地竖起拇指道:“卞琳,行啊,榜上有名!”

对方的赞美倒是真心诚意,可这会儿卞琳听起来却格外的刺耳,她一边在心里愤怒地想着“谁稀罕”,一边还少不得要强装笑意,挤出个干巴巴的表情来。

卞琳也顾不得维持大牌风范了,她快步朝离公司相反的方向走去。待走到一个没有人的空地上,狠狠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才觉得要爆炸的感觉好转了一些。

就像是互联网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一样,虽然说“亚军”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但在只有一个名额的首席编辑面前,就会变得屁都不是。

卞琳一边心里郁闷,一边愤愤地好奇郝多多到底交了什么狗屎运,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样占得,偏偏走在了自己前面。

卞琳并不相信郝多多的选题做得比自己好,“香奈儿”可是她花了很大一番功夫确定下来的,自信声势上无人能及。至于操作角度种种——这一行做久了,都知道不外乎就是那几样,变不出太多花样了,也因而不会占有太多的评判比例。

卞琳前思后想不得其解,又感觉不爽,真是分到一杆冲锋枪,却发现枪口已经锈掉的感觉。

好在本着让众人进步的原则,公司很快就对获奖的作品作出了点评——倒也没让卞琳受太久折磨。

“一号”评审师阮微向大家询问说:“今年对你们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几乎是话音刚落,答案就出来了:“金融风暴!”——竟然没有第二个答案,难得的异口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