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时尚女王:时尚大咖自爆圈内潜规则
47166300000049

第49章 美食选题:圈子圈套(1)

人逢喜事精神爽,高升后的卞琳心里那叫一个美呀,不用点实际行动来表达简直就是罪过。

她跑到燕莎狂购一通,直到第五张信用卡掏出来,被收银员退回说“余额不足了”,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抱着一大堆战利品回家了。

卞琳捧着一大堆华丽锦衣,心满意足地想着,这样的人生简直就要接近完美——如果抛除钱的问题不用考虑的话。

由于血拼过了头,卞琳第二天一觉就睡到了快下午。醒来时想到阮微出差在外,便也不怎么紧张。她消消停停来到了办公室,众编辑都已经出去拍片,就钟亦美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皱着眉头。

原来负责拍“搜店”栏目的编辑患了急性肠炎,据说这会儿正在医院里打点滴,估计三五天好不了。而杂志的最后截稿期就在这两天,钟亦美挺郁闷地嘀咕说:“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这个时候大家都忙得一团转,谁有功夫顶替她的选题呀。”

卞琳便顺口问了句:“她还差什么选题?”

钟亦美苦笑着回答说:“还有什么,《好地方》呗!”

卞琳这下明白钟亦美郁闷的原因了。《好地方》几乎是整本杂志最吃力不讨好的栏目,以推荐消费场所为主旨。两页纸的版面,平均要拍上三四家店。版面小、活碎且不说,这拍摄上的讲究还非常之多。

首先,在时间上,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否则都会影响光线效果。而光线最好的时候往往又是店家营业时间,别说人来人往的拍摄不方便,店家也不乐意被影响到生意。于是拍《好地方》往往就只能集中在早上8:00-11:00、下午3:00-5:00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店家正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时候。而摄影师光做准备工作就得半小时左右,再加上每拍完一个细节,就得重新变换角度,来体现出店家的丰富和全面。

因此拍《好地方》是既匆忙又辛苦,按杂志惯例,这类栏目都由新编辑来完成,卞琳和郝多多当初在广州的时候,可实在没少做这栏目。

卞琳眼看钟亦美一副头痛的样子,一来想到自己手头的选题完成得差不多了,而更主要的,她琢磨自己刚升了职,还是很有必要表现一番的。又听钟亦美说那编辑已经把各方面资源都联系好了,卞琳便在心里迅速掂量了一下,觉得剩下的步骤还算轻松。

于是她做出爽快的样子,自告奋勇替下了这个活儿,把钟亦美高兴得够呛,直夸她具有雪中送炭的难能品质。

第二天一早,卞琳带着摄影师、助理,以及拍搜店必需的一大堆若干沉重器材,气势浩荡地出发了。

摄影师事先已经知道这期的拍摄主题是“创意餐厅”,于是抓紧在路上和卞琳沟通第一家店的特色。

卞琳告诉他说:“FUSION。”

摄影助理在一旁听得有些发愣,插话道:“FUSION?”

卞琳点点头,看看摄影师也一脸茫然的样子,她得意地说:“OUT了吧?FUSION是现在流行的一种吃法。就是以中国菜为核心,再把国际上各种不一样风格的东西混和在一起。什么‘芝士鲑鱼馅饺子’‘奶油焗烤回锅肉’……总之,味道越风马牛不相及,就越‘FUSION’。”

摄影师觉得这些菜名实在唬人,他总结说:“哦,那讲白了就是混血,把八杆子不着边际的东西搅合在一起,然后再生出一堆国籍不清的‘孩子’。”说完之后,摄影师有点儿困惑,他问卞琳:“这能好吃吗?”

卞琳却也没有品尝过传说中的“FUSION”,可是她觉得不能让摄影师们看出这一点,FUSION可是现在的一种流行吃法,时尚编辑是不允许在流行线外的。于是她含含糊糊地说:“管它好不好吃呢,吃的就是一个文化!也叫中西合璧!”

一路说着,三人来到了建国门,传说中的FUSION的代表酒家“I爱YOU”就在这里。摄影师一看见店名就直接被雷倒,惊叹这合璧合得大胆,果然有FUSION的特质。

一边说,摄影师和助理同时摆开三角架种种,抓紧先拍了个“I爱YOU”的特写。然后再待拍摄完酒店装潢和几样特色菜之后,时间已近中午。

店家陆陆续续来了客人,卞琳眼看摄影师也拍得差不多了,于是招呼着收工。

卞琳们收拾着器材种种,酒店的女领班这时候走了过来,殷勤地招呼卞琳说:“正好已经是午餐时间了,三位在我们这里用过餐再走吧?”

拍美食的时候,若赶上就餐时间,店家往往都会免费招待一顿饭,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行规。卞琳却不太喜欢这个规矩,总觉得江湖气太重,有损时尚编辑们烟火不食的优雅形象。于是她按惯例拒绝,说:“谢谢。不过不客气了,我们还有下一个场子要赶。”

店家却又诚恳地继续邀请道:“要赶场也需要吃饭的,还是用了餐再走吧。”

眼看卞琳继续推辞,拿时间做幌子,店家于是求助地看了看摄影师。摄影师开口对卞琳说:“陈小姐(领班姓陈)这么热情,别扫了兴。我看恭敬不如从命好了。”

摄影助理在一旁早忍不住了,帮腔道:“就是,都来到这里了,好歹尝一尝‘奶油焗烤回锅肉’跟传统回锅肉有什么不同呀。”

卞琳想想也是,拍FUSION却不知其味,到时候写起稿来总有点儿雾里看花的感觉,于是犹豫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整个吃饭的过程,卞琳觉得可以用“痛苦”来形容。除了她知道的那两道菜之外,摄影师和助理还狮子大张口,点了“豆鼓牛排”“梅菜三文鱼”,以及“泡菜馅面包”等若干“FUSION”,大碟小碟摆满了桌面。模样看起来倒是不差,装点得花里胡哨的,能入得了口的却寥寥无几。

摄影助理手里抓着一块“泡菜馅面包”——确切地说,应该仅仅只是面包了,因为他把面包中间掰了个口子,然后再把里边的泡菜全部拣了出来,扔到盘子里。助理很得意于自己的创意,一边大口吃着无馅面包,一边小声嘀咕:“这味道简直让人食不下咽。”

摄影师以同样痛不欲生的表情说:“就是,也不知道从哪里请来的大厨?把好端端一堆材料全给糟蹋了!”

卞琳吃得也很郁闷,她艰难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对付着面前的芝士鲑鱼馅饺子,同时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要流露出外行的模样。卞琳以非常老到的口吻告诉两位说:“FUSION的厨师们可都是从国外请来的。虽然刚开始有些吃不惯,不过对于国际化,总会有个适应过程的。”

摄影师性子直接,立马蹦出一句:“什么国际化,我看这创意整个就叫一‘抽风’!”

好容易吃完了这顿“国际化”,三个人用餐纸擦擦手,准备离开。出于礼貌,卞琳让侍应生唤一下领班,想跟她道一个谢。

谁知道领班还没过来,侍应生倒先递过来了一个账单:888元。数字居然还特吉利。让卞琳三位面面相觑。

助理小声问摄影师说:“不是免费的吗?”他跟着摄影师出入好多次美食拍摄场合,这还是头一回看到吃完饭要埋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