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凉血清热消瘀方:生地黄12g,丹皮6g,黄芩3g,黑山栀、连翘、赤芍药、紫丹参、决明子、蒲黄炭(包煎)各9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伤血络之出血。
(5)宁血复明汤:白芍、连翘、白茅根各20g,丹皮、茜草根、旱莲草各12g,生地、藕节各15g,当归、女贞子各10g,川芎4g,三七(冲服)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血热妄行的急性出血期。
(6)和血明目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热伤血络之出血。
4.气滞血瘀证:自觉视力骤降或眼前黑花,玻璃体呈点状、条状、块状红色混浊,视网膜上有出血灶,重者则可使眼底的红光反射消失;或情志不舒,胸闷胁胀,口苦。舌有瘀斑或紫暗,苔黄,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
基本处方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牛膝、柴胡、枳壳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出血停止,气滞血瘀者。
(2)三七粉,每次2g,每日2~3次,口服。适用于气滞血瘀或各种原因的玻璃体积血。
(3)血塞通片剂:每次50~100m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4)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0~20ml,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出血停止,气滞血瘀者。
(5)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0天1疗程。适用于出血停止,气血瘀滞者。
(6)葛根素注射液:每次0.4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0天为1疗程。适用于血管阻塞所致玻璃体积血。
(7)川芎嗪注射液:每次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0天为1疗程。适用于血管阻塞所致玻璃体积血。
(8)丹参、川芎、三七之类注射液:作电离子导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疗程。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警示
玻璃体无血管和神经,新陈代谢缓慢,玻璃体一旦发生病变,其混浊物在短期内难以吸收,部分还导致失明。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对玻璃体积血保守治疗不吸收,可选择手术治疗;眼球穿孔伤引起的严重玻璃体积血,或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再用中药巩固疗效。
§§§第二十三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端组织改变为特征的闭角型青光眼。为老年人常见眼病之一,多发生在40岁以上,50~70岁者最多。多为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与遗传有关。本病如能及早预防和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或保持一定视力;若误治或失治,则易导致失明。本病属中医学“绿风内障”范畴。
诊断要点
1.视力急剧下降。
2.眼压突然升高,眼球坚硬如石。
3.眼局部可见混合充血。
4.角膜雾状水肿,前房极浅。
5.瞳孔呈竖椭圆形散大。
6.伴有剧烈的眼胀痛、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
辨治原则
主要以清肝泻火、降火逐痰、疏肝解郁为治法。临证治疗时,还应注意收缩瞳孔,开通玄府,尽快消除瘀滞,改善症状,保护视力。
处方
1.风火攻目证:发病急剧,头痛如劈,目珠胀硬,视力锐减,胞睑红肿,白睛混赤肿胀,黑睛雾状水肿,前房极浅,黄仁晦暗,瞳神中等度散大,瞳内呈淡绿色,眼珠变硬,甚至胀硬如石;全身可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肝熄风。
基本处方黄芩、玄参、知母各10g,车前子(包煎)15g,茯苓10g,大黄6g,防风、赤芍、知母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绿风安:芦荟、丁香、黑丑各50g,磁石100g。共研细末,混均,装入空心胶囊内,依病情,每日早晚各3~5粒,重者2~4g,饭后1小时服用。适用于风火痰饮上犯者。
(2)羚羊钩藤汤:羚羊角片4.5g,钩藤(后下)、桑叶各6g,川贝12g,生地15g,菊花、生白芍、茯神各9g,生甘草2.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极生风者。
(3)羚羊角胶囊:每服1~2粒,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风火攻目者。
(4)羚羊角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风火攻目者。
2.气火上逆证:头痛如劈,目珠胀硬,视力骤降;眼压升高,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角膜雾状混浊,前房浅,瞳孔散大;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疏肝,降逆和胃。
基本处方丹皮、山栀、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10g,薄荷(后下)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泻青丸:每次2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郁化火者。(2)逍遥丸:每次5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者。(3)丹栀逍遥丸:每次5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郁化火者。
(4)加味逍遥丸:每次6g,每日2~3次,口服。适用于肝郁化火者。
(5)左金丸:每次2~3丸,每日2~3次,口服。适用于肝郁化火者。
3.痰火上壅证:头眼胀痛,视力锐减,眼压升高,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前房浅,瞳孔散大;动则眩晕,呕吐痰涎,胸闷不爽,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降火逐痰,平肝熄风。
基本处方大黄、黄芩各10g,陈皮6g,法半夏、天麻、僵蚕各10g,白芷、薄荷(后下)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半夏羚羊角散:羚羊角、薄荷(后下)、羌活、半夏各4.5g,白菊花、制川乌、防风、车前子各10g,细辛3g。每日1剂,加水煎服。方中羚羊角为末冲服。适用于风热痰火所致者。
(2)温胆汤:陈皮、半夏各9g,茯苓12g,甘草3g,竹茹10g,枳实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痰热阻滞者。
(3)礞石滚痰丸:每次9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痰火郁结者。
(4)二陈丸: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痰湿郁结者。
(5)涤痰丸: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痰湿郁结者。
警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应迅速收缩瞳孔,降低眼压,及时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前、后用中药配合治疗,对减少手术反应和保护视神经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必须进行紧急处理,其处理程序是:先用缩瞳剂、毬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及碳酸酐酶抑制剂或高渗剂等迅速降低眼压,使已闭塞的房角开放;待眼压下降后及时选择适当手术防止再发。
§§§第二十四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一种由眼压升高而致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后导致失明的眼病,其主要特点是眼压虽然升高,而房角宽而开放,即房水外流受阻于小梁网Schlemm系统。本病病情进展相当缓慢,且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故不易早期发现,部分患者直到视野损害明显时才就诊。多见于20~60岁的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多为双眼发病。本病属中医学“青风内障”范畴。
诊断要点
本病多无自觉症状,在早期极易漏诊。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健康体查来发现。其主要诊断指标为眼压升高、视盘损害和视野缺损,此三项指标中,只要其中二项为阳性,房角检查为开角,诊断即可成立。
1.眼压升高(Goldmann眼压计)曒24mmHg,或24小时眼压波动幅度差>;8mmHg。
2.典型的视野缺损,有可重复性旁中心暗点和鼻侧阶梯。
3.视盘损害:C/D>;0.6,或双眼C/D差值>;0.2。
4.房角检查为宽角,永久开放,不随眼压高低变化。
辨治原则
多因情志抑郁,气郁化火;或脾虚生痰,痰郁化热生风;或久病肝肾亏虚,目窍失养而致。治宜疏肝清热、清热祛痰、补益肝肾为主。中医辨证论治,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处方
1.气郁化火证:常在情绪波动后出现头目胀痛,或有虹视,眼压升高;情志不舒,胸胁满闷,食少神疲,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治宜疏肝清热。
基本处方丹皮、山栀、当归各10g,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白术10g,薄荷(后下)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活血减压汤:地龙12g,红花10g,赤芍15g,茯苓30g,益母草、车前子各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气滞血郁者。
(2)平肝健脾利湿方:生石决明15g,茯苓12g,猪苓6g,泽泻9g,白术、苍术各6g,杭菊花9g,陈皮3g,楮实子9g,桂枝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郁脾虚湿泛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2.痰火升扰证:头眩目痛,眼压偏高;心烦而悸,食少痰多,胸闷恶心,口苦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宜清热祛痰。
基本处方陈皮6g,半夏10g,茯苓15g,甘草6g,竹茹、枳实各10g,黄连3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温胆汤:陈皮、半夏各9g,茯苓12g,甘草3g,竹茹10g,枳实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痰热阻滞者。
(2)二陈丸: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痰湿郁结者。(3)涤痰丸: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痰湿郁结者。3.阴虚阳亢证:劳倦后眼症加重,头痛目胀,眼压偏高,瞳神略有散大,视物昏朦;心烦面红。舌红,少苔,脉弦细。治宜滋阴潜阳。
基本处方石决明(先煎)20g,龙骨、牡蛎各15g,白芍10g,五味子5g,夏枯草10g,车前子(包煎)15g,泽泻、牛膝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平肝潜阳汤:石决明、磁石、珍珠母各20g,天麻、钩藤各10g,熟地30g,枸杞10g,白菊花6g,山萸肉、泽泻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阳上亢者。
(2)泻肝利水方:黄芩、龙胆草、车前子、泽泻、白芍、白茅根、女贞子各10g,枳实6g,大黄4g,甘草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滤过性手术后前房延缓形成,辨证为肝胆火炽、阴虚火旺者。
(3)天麻钩藤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
4.肝肾两亏证:病久瞳神渐散,中心视力日减,视野明显缩窄,眼珠胀硬;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面白肢冷,精神倦怠,夜间多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补益肝肾。
基本处方枸杞子15g,菊花6g,熟地15g,丹皮、泽泻各10g,茯苓、淮山药各15g,山萸肉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滋阴地黄汤加减:黄芩10g,生地、熟地各30g,地骨皮、山萸肉、五味子、当归、柴胡、枳壳、天冬各10g,甘草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阴虚损者。
(2)六味地黄丸: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3)杞菊地黄丸: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4)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5)一贯煎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6)明目地黄丸: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7)石斛夜光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8)复明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早、中期肝肾阴虚,虚火上火者。
(9)金匮肾气丸:每次9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警示
病初症轻,病势缓,极易忽视。在防治过程中,加强各项检查,随访追踪,尽早尽快确诊。
本病若通过药物能使眼压控制在安全水平,视野和视盘损害不继续加重者,可不行手术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长期用药者,须手术治疗。
§§§第二十五节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因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主干或其分支阻塞后,引起其所供应的区域发生急性缺血,而致该区域的营养中断,从而引起极度的视功能障碍。本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心血管病的老人。多为单眼发病,左右眼均可发生,双眼发病者少见。发病急重,常表现为突然视力严重减退或完全丧失,是造成失明的严重眼病之一。属于中医学“络阻暴盲”的范畴。
诊断要点
1.中老年发病,突然视力下降或丧失。
2.视网膜动脉极细,血柱呈节段状。
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后极部广泛性灰白水肿混浊,黄斑樱桃红点。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辨治原则
以活血化瘀、通络明目为基本治法。
处方
1.气血瘀阻证:外眼端好,视力骤失,眼底可见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改变;或见情志抑郁,胸胁胀满,头昏头痛、眼胀、胸闷等症。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治宜理气活血通窍。
基本处方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泽泻各10g,车前子(包煎)20g,地龙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