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39

第39章 创先争优当先锋一心为民葆本色

第39章 创先争优当先锋一心为民葆本色——记华亭县东华街道党工委书记白志平

〔组织点评〕

白志平同志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街道社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坚持把服务居民、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贯穿始终,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增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提高。

——中共华亭县委员会

〔个人感言〕

服务居民、改善民生是街道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煤城展新姿,社区党旗红。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有这样一位在基层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党员领导干部,他用实际行动和显著的成绩诠释了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华亭县东华街道党工委书记白志平。

创新思路谋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拓宽思路。白志平始终把街道社区工作摆到全县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带领班子成员和社区负责人到兰州、宝鸡和周边县区的街道社区考察学习,深入社区走访调研,广泛听取社区干部、老党员、老干部、居民代表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破解街道社区发展难题。他认为,街道社区工作科学发展是主题、创先争优是统揽、和谐社区是目标、服务民生是根本、共驻共建是动力、集中突破是抓手、加强党建是保证。在工作实践中,他坚持班子建设抓能力,工作机制抓创新,重点工作抓突破,队伍建设抓素质,探索形成了“加强建管、服务民生、创先争优、维护稳定,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的街道社区工作新路子,在他的努力下,解决了街道社区办公场所问题,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留守儿童之家等一批项目启动实施,培育了共驻共建、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服务民生直通车”等一批工作典型,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甘肃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市级文明社区、“平凉平凉”建设示范点、全市模范职工之家、平凉市残疾人之家等荣誉,为开创街道社区工作新局面拓展了舞台。

心系百姓显真情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心系千家万户。白志平常说:“服务居民、改善民生是街道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从转变服务方式入手,实施了“服务民生直通车”工程,推行了“干部下访”、“民情恳谈”、“民情日记”等工作方法,建立了民情联络站、民情信箱、民情连心卡和民情信息员队伍,及时察民情、解民忧。同时,建成了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整合服务资源,实行服务承诺制,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在一次民情恳谈会上,一位居民说:“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花几天时间,现在到社区半小时就办好了,确实方便多了,‘服务民生直通车’就是好。”

贫困居民的生活是白志平一直牵挂的大事,无论多忙,他利用下班或双休日,每月都要对辖区的特困户、残疾人进行一次上门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在街道社区开展的“民情访谈”活动,架起了街道社区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落实低保、医疗救助、租廉房等惠民政策提供了依据。白志平在干部下访活动中得知辖区居民杨婷伟的父亲身患癌症,家庭负债债累累,当即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为她申请发放救助金400元,并协调为他们办理城市低保,缓解了他们的困境。社区居民杨红娟家庭由于丈夫做生意欠下外债和几万元银行贷款后失踪,家庭失去生活支柱和经济来源,生活很困难,她到街道办反映情况,白志平热情接待,亲自上门调查,按程序为她申请了低保和廉租房,让杨红娟一家很受感动。

促进和谐聚民心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他经常说:“维护稳定是街道社区两级领导班子的重要职责,化解矛盾纠纷也是为居民群众服务。”他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用先进文明的思想理念凝聚人、教育人,积极探索改进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途径,建立了“市民化、亲情化、人性化”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创建了社区流动儿童之家,发展了7支社区文体团队,举办了“和谐社区杯”文化艺术节,多层次的宣传教育,营造了和睦的人际关系。他十分关心重点管理人员的生产生活,有空就上门走访,宣传政策,解决困难。在他表率作用的带动下,经过街道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街道社区推动发展、服务居民、凝聚民心的作用得到充分发展,讲文明、讲团结、讲互助蔚然成风,构建了社区的安宁与和谐。

白志平同志获奖情况

2009年,被评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省级“先进个人”;

2010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9年、2010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工作者”;

2010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1年,被评为“全县学习型党组织先进个人”。